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九 (1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九 (18)

1. 具列一十二人形共計二百九十穴

前谷二穴者。水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陷者中。是手太陽脈之所流為營也。刺入一分。留三呼。灸三壯。主目眩。淫淫膊胛。小指痛。

陽谷二穴者。火也。在手外側腕中。兌骨之下陷者中。是穴。手太陽脈之所行為經也。主癲疾狂走。熱病汗不出。脅痛頸腫。寒熱。耳聾耳鳴。牙齒齲痛。臂腕外側痛不舉。吐舌戾頸妄言。不得左右顧俯。瘛瘲頭眩。眼痛。針入二分。留寸呼。灸三壯。

飛陽二穴。一名厥陽。足太陽絡。在外踝上七寸。別走少陰者。是穴。針入三分。留寸呼。灸三壯。主目眩頭痛。

束骨二穴者。木也。在足小指外本節後陷者中。是穴。足太陽脈之所注為俞也。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主頭痛目眩。身熱。肌肉動。

湧泉二穴者。木也。一名地衛。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是穴。足少陰脈之所出為井也。主小便不通。心中結熱。腳底白肉際不得履地。刺風胗風癇。灸亦得。然不及針。若灸。廢人行動。不可傳之於後。針入五分。留三呼。得氣即瀉。

膝眼四穴。在膝頭骨下兩傍。陷者宛宛中。是穴。針入五分。留三呼。瀉五吸。主膝冷。疼痛不已。禁灸。

白話文:

前谷穴有兩個,屬性為水。在手的小指外側,第一指節前方凹陷的地方,是手太陽經脈氣血流注的部位。針刺入一分深,留針約三次呼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次。主要治療眼睛昏花、肩胛痠痛、小指疼痛。

陽谷穴有兩個,屬性為火。在手的外側,手腕處,尺骨末端下方凹陷的地方,是手太陽經脈氣血行經的部位。主要治療癲癇、狂躁亂跑、發熱不出汗、脅肋疼痛、脖子腫脹、忽冷忽熱、耳聾耳鳴、牙齒蛀痛、手臂外側及手腕疼痛無法抬起、吐舌頭、脖子僵硬、胡言亂語、無法左右轉頭或低頭、抽搐、頭暈、眼睛痛。針刺入二分深,留針約一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次。

飛陽穴有兩個,又名厥陽,是足太陽經的絡穴,在外踝骨上方七寸的位置,另外還會分支走向足少陰經。針刺入三分深,留針約一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次。主要治療眼睛昏花、頭痛。

束骨穴有兩個,屬性為木。在腳小指外側,第一指節後方凹陷的地方,是足太陽經脈氣血流注的俞穴。針刺入三分深,留針約三次呼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次。主要治療頭痛、眼睛昏花、身體發熱、肌肉跳動。

湧泉穴有兩個,屬性為木,又名地衛。在腳底中間凹陷的地方,腳趾彎曲時會出現凹陷的地方,是足少陰經脈氣血發出的井穴。主要治療小便不通、心中煩熱、腳底肌肉無法著地行走。可以針刺治療風疹、風癇,也可以艾灸,但效果不如針刺,若艾灸反而會使人行動不便,所以不建議後人使用艾灸治療。針刺入五分深,留針約三次呼吸的時間,得氣後即可瀉法。

膝眼穴有四個,在膝蓋骨下方的兩側,凹陷的地方。針刺入五分深,留針約三次呼吸的時間,瀉法使用五次呼吸的時間。主要治療膝蓋發冷、疼痛不止。禁止使用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