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九 (3)

1. 針經序

又云:夫针之者,不离身心,口如衔索,目欲内视,消息气而不得妄行针。针入一分,知天地之气;针入二分,知呼吸之气;针入三分,知逆顺之气。针皮毛者,无伤肌肉;针肌肉者,无伤筋脉;针筋脉者,无伤骨髓;针骨髓者,无伤诸络。东方甲乙木,主人筋膜;南方丙丁火,主人血脉。

西方庚辛金,主人皮毛;北方壬癸水,主人骨髓;中央戊己土,主人肌肉。针伤筋膜者,令人愕视失魂;针伤血脉者,令人烦乱失神;针伤皮毛者,令人上气失魄;针伤骨髓者,令人呻吟失志;针伤肌肉者,令人四肢不收,失智也。刺若中心,一日死;刺若中肝,五日死;刺若中肾,六日死;刺若中肺,三日死;刺若中脾,十日死;刺若中胆,一日半死。又云:无刺大醉;无刺大怒;无刺大劳;无刺大饱;无刺大饥;无刺大渴;无刺大惊。以上古之深诫也。

又黄帝问歧伯曰:余闻九针之名,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传于后代。 歧伯对曰:九针者:一曰鑱针,二曰圆针,三曰鍉针,四曰锋针,五曰䤵针,六曰圆利针,七曰毫针,八曰长针,九曰大针。此是九针之名。九针所应: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人之身形示应之也,各有所宜。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四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九野。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立也。

黄帝问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长短;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吟,敢问其方。 歧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脏腑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制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黄帝曰:愿闻其道。 歧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黄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 歧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今列孔穴图经于后者也。

白話文:

又說,針刺的道理,不能脫離身心。嘴巴要像含著繩索一樣(保持安靜),眼睛要向內看(專注),要仔細觀察氣的變化,不能隨意下針。針刺入皮膚一分,要了解天地之氣;針刺入二分,要了解呼吸之氣;針刺入三分,要了解氣的順逆。針刺在皮膚毛髮上,不能傷到肌肉;針刺在肌肉上,不能傷到筋脈;針刺在筋脈上,不能傷到骨髓;針刺在骨髓上,不能傷到經絡。東方甲乙屬木,主管筋膜;南方丙丁屬火,主管血脈;西方庚辛屬金,主管皮毛;北方壬癸屬水,主管骨髓;中央戊己屬土,主管肌肉。針刺傷到筋膜,會使人驚愕失魂;針刺傷到血脈,會使人心煩意亂而失神;針刺傷到皮毛,會使人氣喘而失魄;針刺傷到骨髓,會使人呻吟而意志消沉;針刺傷到肌肉,會使人四肢無力,失去知覺。針刺如果刺到心臟,一天就會死亡;刺到肝臟,五天會死亡;刺到腎臟,六天會死亡;刺到肺臟,三天會死亡;刺到脾臟,十天會死亡;刺到膽囊,一天半就會死亡。又說,不要在人喝醉的時候針刺,不要在人發怒的時候針刺,不要在人過度勞累的時候針刺,不要在人吃太飽的時候針刺,不要在人太飢餓的時候針刺,不要在人太口渴的時候針刺,不要在人受到驚嚇的時候針刺,以上這些是古代重要的告誡。

黃帝問岐伯說:「我聽說九針的名稱,對應著天地四時陰陽,希望能聽到關於九針的用法,傳給後代。」岐伯回答說:「九針分別是:鑱針、圓針、鍉針、鋒針、䤵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大針。這是九針的名稱。九針所對應的是: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人的身體形態與之相應,各有適合的用法。人的皮膚對應天,人的肌肉對應地,人的脈搏對應人,人的筋對應四時,人的聲音對應五音,人的陰陽之氣對應六律,人的牙齒面容對應七星,人的呼吸出入之氣對應八風,人的九竅和三百六十五經絡對應九野。所以,第一針刺皮膚,第二針刺肌肉,第三針刺脈搏,第四針刺筋,第五針刺骨,第六針調節陰陽,第七針補益精氣,第八針祛除風邪,第九針疏通九竅,並去除三百六十五節氣的影響。這就是九針各自的用途。」黃帝問道:「人活著有形體,不能離開陰陽,天地之氣相合,分為九野,劃分為四時,月份有大小,日子有長短,萬物同時出現,多得數不清,虛實消長,我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岐伯說:「木遇到金就會被砍伐,火遇到水就會熄滅,土遇到木就會發達,金遇到火就會缺損,水遇到土就會被阻絕。萬物的道理都是如此,說不完的。

所以,針灸之法廣布天下有五個方面,老百姓每天都在使用卻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第一是治療精神,第二是懂得養生,第三是了解毒藥的真偽,第四是能夠製作砭石的大小,第五是懂得診斷臟腑血氣。這五方面都建立起來,各有側重點。現在末世的人使用針灸,虛弱的就用補法,滿實的就用瀉法,這都是一般的醫生都知道的。至於效法天地,順應變化而行動,能和它相應的就像回聲,能順從它的就像影子,道理是無形的,獨來獨往。黃帝說:「我想聽聽這其中的道理。」岐伯說:「凡是針刺的真諦,必須先調治精神。五臟的功能已經穩定,九候的脈象已經齊備,然後才可以用針。觀察不到混亂的脈象,聽不到不好的聲音,內外相合,不要先有固定的想法。可以仔細觀察氣的來回變化,然後再對人施針。人有虛實之分,五種虛證不要接近,五種實證不要遠離。到了該下針的時候,不能有絲毫的猶豫,手要像在工作一樣快速移動,針刺要閃亮而均勻。心神安定專注,觀察變化,這就叫做玄妙莫測。看不清它的形狀,只能看到它模糊閃動的影子,從看見它動,到不知道是誰在動。伏著的時候像橫放的弓弩,動起來就像發射的機關。黃帝問:「什麼情況是虛證?什麼情況是實證?」岐伯說:「針刺虛證要用補法使它充實,針刺實證要用瀉法使它虛弱。經氣已經到了,要謹慎守住它,不要讓它流失。針刺的深淺要取決於你的意志,遠近要一致。要像站在深淵旁邊一樣小心,手要像握著老虎一樣有力。心神不要被其他事物所干擾。現在將各個穴位的圖經列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