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八 (28)
卷第九十八 (28)
1. 木瓜丸
治一切冷氣。心腹脹痛。食不消化。止霍亂木瓜丸方。
木瓜(三十個大者去皮瓤了切蒸爛為度入鹽花一斤熟蜜一斤更煎令稠用和藥末),沉香(一兩),阿魏(三分),木香〔二(一)兩〕,肉豆蔻(一兩去皮),紅豆蔻(一兩),桂心(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縮砂(二兩去皮),草豆蔻(二兩去皮),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胡椒(一兩),白朮(二兩),芎藭(二兩),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神麯(二兩微炒),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蘹香子(一兩),藿香(一兩),蓽茇(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訶黎勒(二兩煨用皮),高良薑(一兩銼),丁香(一兩),乾薑(二兩炮裂銼),白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木瓜煎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薑湯嚼下二十丸。溫酒下亦得。
治脾腎久冷積氣。宜服補暖木瓜丸方。
木瓜(二枚去皮切開去瓤每個納入上好砂一兩於飯上蒸令爛研為膏),補骨脂(二兩),青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蘹香子(二兩),薯蕷(二兩),桂心〔三(二)兩〕,木香(二兩),檳榔(二兩),肉豆蔻(一兩去殼),京三稜(一兩醋浸一宿細銼炒令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前木瓜膏和。更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二十丸。鹽湯下亦得。食前服之。
治脾胃積冷。腹脅疼痛。宿食不消。兩腳轉筋。時復瀉痢。木瓜丸方。
木瓜(七枚大者切頭上一片為蓋子剜去瓤並皮子入硫黃青鹽在內),硫黃(二兩細研水飛過),青鹽(二兩細研),木香(一兩),檳榔(一兩),肉豆蔻(一兩去殼),訶黎勒皮(一兩),桂心(一兩),白芍藥(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胡椒(半兩),蓽茇(半兩),草豆蔻(半兩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於木瓜中令盡。以蓋子蓋之。用竹籤子扎定。以三五重紙。裹木瓜於飯甑內蒸。令爛熟。研如膏。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積年氣塊。臍腹疼痛。木瓜丸方。
木瓜〔一兩(三枚)〕,硇砂(二兩以醋一盞化去夾石)
上件木瓜切開頭。去瓤子。納硇砂醋入其間。卻以瓷碗盛。於日中曬。以木瓜爛為度。卻研。更用米醋五升。煎上件藥如稀餳。以一瓷瓶子盛。密蓋。要時。旋以附子末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以熱酒化一丸服之。
白話文:
木瓜丸
方一:治一切冷氣,心腹脹痛,食不消化,止霍亂
此方以木瓜為主藥,搭配沉香、阿魏、木香、肉豆蔻、紅豆蔻、桂心、甘草、縮砂、草豆蔻、陳橘皮、胡椒、白朮、芎藭、厚朴、附子、神麴、桃仁、蘹香子、藿香、蓽茇、當歸、訶黎勒、高良薑、丁香、乾薑、白豆蔻等藥材,共研磨成細末,以蒸爛的木瓜膏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生薑湯或溫酒送服。
方二:治脾腎久冷積氣
此方以木瓜為主藥,搭配補骨脂、青橘皮、蘹香子、薯蕷、桂心、木香、檳榔、肉豆蔻、京三稜等藥材,將藥材研磨成細末,以蒸爛的木瓜膏和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溫酒或鹽湯送服,飯前服用。
方三:治脾胃積冷,腹脅疼痛,宿食不消,兩腳轉筋,時復瀉痢
此方將木瓜挖空去瓤,放入硫黃、青鹽等藥材,再填入木香、檳榔、肉豆蔻、訶黎勒皮、桂心、白芍藥、當歸、胡椒、蓽茇、草豆蔻等藥材研磨成的細末,蓋好後蒸熟研磨成膏,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日空腹服用二十丸,溫酒送服。
方四:治積年氣塊,臍腹疼痛
此方以木瓜為主藥,加入硇砂(用醋化解),將硇砂放入挖空去瓤的木瓜中,曬至木瓜軟爛後研磨,再用米醋煎煮成稀稠狀,製成藥膏。服用時,取適量藥膏與附子末混合,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用熱酒送服。
2. 烏頭丸
治風氣。暖水臟。去腰腳痠痛。臍腹虛冷。烏頭丸方。
川烏頭不計多少。淨洗曬乾。寬掘地作坑子一所。卻用好土實填築。於好土內取作坑子一所。刮削坑子口周迴如法。然後用炭火燒令通赤。即去火。用釅醋一碗。傾在坑內。候滲盡。便勻排烏頭在內。使好土蓋覆。厚一寸以來。築卻然後坑口頭。以炭火密排燒之。斟酌欲熟。
於坑口邊取出一枚看之。以軟熟為度。其藥又不得令生。又不得太焦。切在用意。取出曬乾。搗羅為末。以粳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或鹽湯下十丸。漸加至二十丸為度。
白話文:
烏頭丸
治療風邪引起的痺痛。溫暖臟腑。消除腰腿痠痛、腹部虛冷。
製作方法:取川烏頭適量,洗淨曬乾。在地上挖一個坑,用好土填實,再在好土裡挖個小坑,將坑口周圍刮平整。用炭火燒熱坑壁,然後熄火。倒入一碗濃醋,待其滲透後,將烏頭均勻地放入坑中,用一寸厚的好土覆蓋,再將坑口封好,用炭火慢慢煨烤,注意火候,使烏頭軟熟。隨時取出一個觀察,以軟熟為準,既不能生,也不能烤焦。取出曬乾,研磨成粉,用粳米飯調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溫酒或鹽湯送服,逐漸增加劑量,最多至二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