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八 (24)
卷第九十八 (24)
1. 麋角丸
治五臟虛損。腰腳疼痛。久服益肌膚。填骨髓。好顏色。耐寒暑。祛風破氣。髭發潤黑。麋角丸方。
麋角屑(一斤以酥拌炒微黃),熟乾地黃(三兩),巴戟,黃耆(銼),牛膝(去苗),人參(去蘆頭),獨活,萆薢(銼),白茯苓,桂心,肉蓯蓉(酒浸一宿去皺皮炙),附子(炮裂去皮臍),澤瀉,續斷,芎藭,檳榔,防風(去蘆頭),當歸(銼微炒),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白蒺藜(微炒去刺)
上件藥。以上各一兩。搗羅為末。以生地黃汁一大盞。酒一大盞相和。入酥半合。煎成膏。和諸藥末。若硬。即用煉了蜜同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加至四十丸。
補暖下焦。治風虛。壯筋力。麋角丸方。
麋角屑(三兩酥拌微炒),巴戟(二兩),肉豆蔻(三兩去殼),當歸(一兩銼微炒),檳榔(二兩)乾薑(一兩炮裂銼),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硫黃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
補暖下元。壯腰膝。治虛冷氣。麋角丸方。
麋角屑(一斤入牛乳拌令勻用銀器內盛封閉以大麥六斗蓋覆蒸一復時),蘹香子(二兩),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桂心(二兩),蓽茇(二兩),木香(二兩),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柏子仁(二兩),檳榔(三兩),肉豆蔻(二兩去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
補益臟腑。固濟下元。填精髓。強氣力。麋角丸方。
麋角屑(五兩以酥拌炒令微黃),菟絲子(三兩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桂心(二兩),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乾薑(一兩炮裂銼),鍾乳粉(二兩),薯蕷(一兩),石斛(二兩去根銼),巴戟(一兩),牛膝(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四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久積虛冷。補暖下元。溫中治氣。麋角丸方。
麋角屑(三兩以酥拌炒令微黃),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硫黃(二兩細研水飛過),補骨脂(二兩微炒),蘹香子(一兩),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木香(一兩),桂心(一兩),龍骨(一兩),巴戟(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硫黃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鹽湯下三十丸。
補暖下元。治積冷氣。令人強壯。益顏色。麋角丸方。
麋角屑(五兩酥拌炒微黃),硫黃(二兩細研水飛過),膃肭臍(二兩酒炙微黃),木香(三兩),肉蓯蓉(三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補骨脂(三兩微炒)
白話文:
麋角丸
此方共收錄六個不同版本的麋角丸方劑,皆主治五臟虛損、腰腳疼痛等症狀,長期服用可益肌膚、填骨髓、改善膚色、耐寒暑、祛風破氣、使鬍鬚頭髮烏黑潤澤。 各方劑組成及服用方法略有不同,詳列如下:
方劑一: 此方補益五臟,強健筋骨,改善體質。
方劑二: 此方溫補下焦,治療風虛,增強筋力。
方劑三: 此方溫補下元,壯腰膝,治療虛冷氣。
方劑四: 此方補益臟腑,固腎補元,填精髓,增強體力。
方劑五: 此方治療久積虛冷,溫補下元,溫中理氣。
方劑六: 此方溫補下元,治療積冷氣,強身健體,改善膚色。
(由於原文未提供各方劑的具體用藥量和炮製方法,以上僅為對各方劑功效和主治病症的簡述,詳細的藥材用量和炮製方法請參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