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八 (2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八 (23)

1. 麋茸丸

補虛勞。倍筋力。除脾胃冷氣。充肌膚。益顏色。補暖。麋茸丸方。

麋茸(二兩去毛塗酥炙微黃),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薯蕷(一兩),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石斛(一兩去根銼),桂心(一兩),熟乾地黃(一兩),巴戟(一兩),牛膝(一兩去苗)山茱萸(一兩),枸杞子(一兩),五味子(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赤石脂(一兩),柏子仁(一兩),澤瀉(一兩),白茯苓(一兩),遠志(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四十丸。

治下元虛冷。五勞七傷。陽氣衰弱。腰腳無力。虛勞羸損。麋茸丸方。

麋茸(三兩去毛塗酥炙微黃),雄蠶蛾(隔紙微炒),桂心,桑螵蛸(微炒),遠志(去心),菟絲子(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陽起石(酒煮半日細研水飛過),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鍾乳粉,山茱萸,附子(炮裂去皮臍),蛇床子,黃耆(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陽起石等。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白話文:

麋茸丸

此方能補虛損、增強筋骨力量、去除脾胃寒氣、滋養肌膚、改善膚色、溫補身體。

第一個方劑:

配方包括:鹿茸(兩兩,去毛後塗酥炙至微黃)、肉蓯蓉(兩兩,酒浸一夜後刮去皺皮炙乾)、山藥(一兩)、菟絲子(兩兩,酒浸三日後曬乾再搗成粉)、石斛(一兩,去根切片)、桂枝(一兩)、熟地黃(一兩)、巴戟天(一兩)、牛膝(一兩,去苗)、山茱萸(一兩)、枸杞子(一兩)、五味子(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赤石脂(一兩)、柏子仁(一兩)、澤瀉(一兩)、白茯苓(一兩)、遠志(一兩,去心)。

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搗三百到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空腹,用溫酒送服四十丸。

此方主治下元虛寒、五勞七傷、陽氣虛弱、腰腿無力、身體虛弱消瘦等症狀。

第二個方劑:

配方包括:鹿茸(三兩,去毛後塗酥炙至微黃)、雄蠶蛾(隔紙微炒)、桂枝、桑螵蛸(微炒)、遠志(去心)、菟絲子(酒浸三日後曬乾再搗成粉)、陽起石(酒煮半日,研磨成細粉後水飛過)、肉蓯蓉(酒浸一夜後刮去皺皮炙乾)、鐘乳粉、山茱萸、附子(炮製去皮臍)、蛇床子、黃耆(切片,以上各一兩)。

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再將陽起石等研磨均勻。用蜂蜜調和,反覆搗三百到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空腹及晚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