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八 (1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八 (13)

1. 膃肭臍丸

治腑臟虛弱。肌體羸瘦。下元冷憊。腰膝疼痹。心腹脹滿。脾氣乏弱。不思飲食。面無顏色。虛損不足。膃肭臍丸方。

膃肭臍(一兩酒刷炙微黃),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石斛(三分去根銼),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牛膝(三分去苗),肉豆蔻(三分去殼),山茱萸(三分),桂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茯芩(半兩),沉香(三分),蛇床子(半兩),覆盆子(三分),黃耆(半兩銼),熟乾地黃(一兩),檳榔(三分),木香(三分),巴戟(三分),澤瀉(半兩),補骨脂(三分微炒),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治腎臟風虛冷氣。溫脾胃。思飲食。安心志。強氣力。利腰腳。補虛損。膃肭臍丸方。

膃肭臍(一兩酒刷炙微黃),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陽起石(一兩酒煮半日細研水飛過),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蘹香子(一兩),桂心(三分),山茱萸(三分),獨活(三分),天麻(三分),乾蠍(三分微炒),人參(三分去蘆頭),石斛(一兩去根銼),芎藭(一兩),木香(一兩),補骨脂(一兩微炒),白朮(三分),蓽茇(三分),熟乾地黃(一兩),牛膝(三分去苗),遠志(一兩去心),鐵粉(一兩細研),檳榔(一兩),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諸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補益丹田。固濟水臟。安神益智。明目駐顏。壯腰膝。充肌膚。補虛冷。安臟腑。膃肭臍丸方。

膃肭臍(一兩酒刷炙微黃),蓽澄茄(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澤瀉(三分),芎藭(三分),沉香(一兩),石龍芮(三分),肉豆蔻(三分去殼),牛膝(一兩去苗),蛇床子(三分),薯蕷(一兩),覆盆子(一兩),巴戟(三分),檳榔(一兩),桂心(一兩),木香(一兩),麝香(一兩細研),白朮(三分),遠志(三分去心),石斛(一兩去根銼),補骨脂(一兩微炒),山茱萸(三分),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母丁香(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漸加至四十丸。

白話文:

膃肭臍丸

此方可治療臟腑虛弱、身體消瘦、下焦虛寒、腰膝疼痛、心腹脹滿、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面色蒼白、身體虧損等症狀。 配方如下:

第一方:膃肭臍(酒炙微黃,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三分)、石斛(去根銼,三分)、鹿茸(去毛塗酥炙微黃,一兩)、牛膝(去苗,三分)、肉豆蔻(去殼,三分)、山茱萸(三分)、桂心(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白茯苓(半兩)、沉香(三分)、蛇床子(半兩)、覆盆子(三分)、黃耆(銼,半兩)、熟地黃(一兩)、檳榔(三分)、木香(三分)、巴戟天(三分)、澤瀉(半兩)、補骨脂(微炒,三分)、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半兩)、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一兩)、菟絲子(酒浸三日曝乾,另搗為末,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細末,用煉蜜調和,反覆搗三百到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空腹用溫酒送服三十丸,晚飯前再服一次。

此方可溫補腎陽,溫暖脾胃,增進食慾,安定心神,增強體力,舒緩腰腳疼痛,補益虛損。 配方如下:

第二方:膃肭臍(酒炙微黃,一兩)、鹿茸(去毛塗酥炙微黃,一兩)、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一兩)、菟絲子(酒浸三日曝乾,另搗為末,一兩)、陽起石(酒煮半日,細研水飛,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蘹香子(一兩)、桂心(三分)、山茱萸(三分)、獨活(三分)、天麻(三分)、乾蠍(微炒,三分)、人參(去蘆頭,三分)、石斛(去根銼,一兩)、川芎(一兩)、木香(一兩)、補骨脂(微炒,一兩)、白朮(三分)、蓽茇(三分)、熟地黃(一兩)、牛膝(去苗,三分)、遠志(去心,一兩)、鐵粉(細研,一兩)、檳榔(一兩)、硃砂(細研水飛,一兩)、麝香(細研,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拌勻,用煉蜜調和,反覆搗三百到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空腹及晚飯前各服三十丸,溫酒送服。

此方可補益丹田,固攝元氣,安神益智,明目養顏,壯腰膝,充實肌膚,溫補虛寒,調理臟腑。 配方如下:

第三方:膃肭臍(酒炙微黃,一兩)、蓽澄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澤瀉(三分)、川芎(三分)、沉香(一兩)、石龍芮(三分)、肉豆蔻(去殼,三分)、牛膝(去苗,一兩)、蛇床子(三分)、薯蕷(一兩)、覆盆子(一兩)、巴戟天(三分)、檳榔(一兩)、桂心(一兩)、木香(一兩)、麝香(細研,一兩)、白朮(三分)、遠志(去心,三分)、石斛(去根銼,一兩)、補骨脂(微炒,一兩)、山茱萸(三分)、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一兩)、母丁香(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研磨好的麝香拌勻,用煉蜜調和,反覆搗三百到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空腹用溫酒送服三十丸,逐漸增加到四十丸。

2. 松脂丸

治風冷。強筋骨。補五臟。除風濕。久服輕身耐老延年。益氣。補諸不足。松脂丸方。

松脂(三兩煉成者),松花〔三(二)兩〕,白茯苓(一兩),菖蒲(一兩),桂心(一兩),生乾地黃(二兩),薯蕷(一兩),遠志(一兩去心),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牛膝(一兩去苗),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檳榔(一兩),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漸加至四十丸。

白話文:

松脂丸

本方主治風寒、強健筋骨、滋補五臟、去除風濕。長期服用可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益氣、補益不足。

配方:

煉製過的松脂三兩、松花三兩(或二兩)、白茯苓一兩、菖蒲一兩、桂枝心一兩、生乾地黃二兩、薯蕷一兩、遠志(去心)一兩、鹿角膠(搗碎炒至黃燥)一兩、牛膝(去苗)一兩、炙微赤的甘草一兩、檳榔一兩、酒浸一夜刮去皺皮後炙乾的肉蓯蓉一兩、酒浸三日曬乾後另行搗碎成粉的菟絲子一兩、去毛塗酥炙至微黃的鹿茸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粉,用煉蜜拌和,用力搗勻三百到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空腹,用溫酒送服三十丸,逐漸增加至四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