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一 (1)

1. 卷第十一

2. 治陽毒傷寒諸方

夫傷寒一二日。或服湯藥吐下之後。身重頭痛。腰背煩悶。面赤斑斑如錦紋。狂言而走。或見鬼神。其脈浮大而數。咽喉痛。下膿血。此名陽毒。五日可療。七日不可療也。

治傷寒一日。便成陽毒。或服藥發汗吐下之後。毒氣不解。身重背強煩悶。狂言。或走或見鬼神。面赤斑斑。狀如錦紋。咽喉痛。及下膿血。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當歸(半兩銼微炒),黃芩(三分),犀角屑(半兩),射干(一兩),黃連(三分去須),地骨皮(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身體疼痛。頭面如火。胸心煩熱而渴。小便赤黃。不得睡臥。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子芩(三分),葛根(一兩銼),川升麻(半兩),柴胡(一兩去苗),玄參(三分),犀角屑(半兩),赤芍藥(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知母(一兩),馬牙硝(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狂言亂走。面赤斑斑。咽喉干痛。心胸煩滿。四肢拘急。小便赤黃。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射干(三分),柴胡(一兩去苗),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川升麻(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芩(三分),川芒硝(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三七片。小麥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壯熱頭痛。肢體煩重。口乾心躁。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知母,柴胡(去苗),麻黃(去根節),甘草(炙微赤銼),黃芩,赤芍藥,防風(去蘆頭),赤茯苓,川升麻,甘菊花(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豆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未解。熱結在內。恍惚如狂者。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桂心(三分),甘草(一兩炙微赤銼),川芒硝(二兩),木通(一兩銼),大腹皮(一兩銼),桃仁(廿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通利為度。

治陽毒傷寒。頭昏身重。咽喉唇乾。腮赤。狂言欲走。心胸脹滿。嘔逆不下飲食。面色斑斑如錦紋。宜服地骨皮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地骨皮,木香,麻黃(去根節),甘草(炙微赤銼),川升麻,栝蔞根,人參(去蘆頭),赤茯苓,木通(銼)(以上各半兩)

白話文:

治療陽毒傷寒的各種方劑

傷寒病發病一兩天,或是在服用湯藥催吐、瀉下之後,出現身體沉重、頭痛、腰背煩悶、臉色赤紅且有如錦緞般的花紋斑點,胡言亂語且亂跑,甚至看到鬼神等幻覺。脈象呈現浮大且急數,咽喉疼痛,並排出膿血,這種情況稱為陽毒。病發五天內可以治療,超過七天就難以治癒。

  • 治療傷寒一天就轉成陽毒,或是服藥發汗、催吐、瀉下後,毒氣未解,出現身體沉重、背部僵硬、煩悶、胡言亂語、亂跑或看到鬼神、臉色赤紅且有如錦緞般的花紋斑點、咽喉疼痛、以及排出膿血的狀況,應該服用升麻散。

  • 藥材:川升麻(一兩),當歸(半兩,切碎稍微炒過),黃芩(三分),犀角屑(半兩),射干(一兩),黃連(三分,去除鬚根),地骨皮(三分),甘草(半兩,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杯,煎煮至六分量,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 治療陽毒傷寒,身體疼痛,頭面發熱如火,胸口煩熱口渴,小便赤黃,無法入睡,應該服用麥門冬散。

  • 藥材: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乾),子芩(三分),葛根(一兩,切碎),川升麻(半兩),柴胡(一兩,去除根莖),玄參(三分),犀角屑(半兩),赤芍藥(一兩),甘草(三分,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知母(一兩),馬牙硝(一兩)。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杯,煎煮至六分量,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 治療陽毒傷寒,胡言亂語且亂跑,臉色赤紅且有如錦緞般的花紋斑點,咽喉乾燥疼痛,胸口煩悶,四肢拘攣僵硬,小便赤黃,應該服用犀角散。

  • 藥材:犀角屑(半兩),射干(三分),柴胡(一兩,去除根莖),川大黃(三分,切碎稍微炒過),川升麻(一兩),甘草(半兩,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黃芩(三分),川芒硝(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乾)。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杯,加入淡竹葉三七片、小麥五十粒,煎煮至六分量,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 治療陽毒傷寒,高熱頭痛,肢體煩重,口乾心煩,應該服用石膏散。

  • 藥材:石膏(一兩),知母,柴胡(去除根莖),麻黃(去除根節),甘草(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黃芩,赤芍藥,防風(去除蘆頭),赤茯苓,川升麻,甘菊花(以上各半兩)。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杯,加入生薑半份、蔥白七寸、豆豉一百粒,煎煮至六分量,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 治療陽毒傷寒未解,熱邪鬱積在體內,出現精神恍惚如發狂者,應該服用大黃散。

  • 藥材:川大黃(一兩半,切碎稍微炒過),桂心(三分),甘草(一兩,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川芒硝(二兩),木通(一兩,切碎),大腹皮(一兩,切碎),桃仁(二十枚,用熱水浸泡去皮尖和雙仁,並用麩皮炒至微黃)。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杯,煎煮至六分量,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以能通便為度。

  • 治療陽毒傷寒,頭昏身重,咽喉嘴唇乾燥,腮部發紅,胡言亂語且想亂跑,胸口脹滿,噁心想吐吃不下東西,臉色斑駁如錦紋,應該服用地骨皮散。

  • 藥材:柴胡(一兩,去除根莖),地骨皮,木香,麻黃(去除根節),甘草(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川升麻,栝蔞根,人參(去除蘆頭),赤茯苓,木通(切碎)(以上各半兩)。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杯,煎煮至六分量,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 治療陽毒傷寒,高燒不退,全身關節疼痛,應該服用柴胡散。

  • 藥材:柴胡(一兩半,去除根莖),川升麻(二兩),黃芩(二兩),赤芍藥(一兩),木香(大青)(一兩),石膏(二兩),知母(一兩),甘草(半兩,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梔子仁(一兩),杏仁(二兩,用熱水浸泡去皮尖和雙仁,並用麩皮炒至微黃)。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杯,加入生薑半份、豆豉一百粒,煎煮至六分量,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 治療陽毒傷寒,後頸和背部出汗,感到寒冷,怕風,應該服用桂枝麻黃散。

  • 藥材:桂枝,麻黃(去除根節),甘草(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赤芍藥,葛根(切碎),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和雙仁,並炒至微黃)(以上各一兩)。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杯,加入生薑半份,煎煮至六分量,去除藥渣,不拘時間熱服,蓋被子取汗。如果走十里路還不出汗,過一會兒再喝蔥豉粥。

  • 治療陽毒傷寒,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但口渴煩躁沒有緩解,脈象洪大,應該服用白虎湯。

  • 藥材:知母(一兩),石膏(二兩,搗碎),甘草(一兩,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粳米(一合)。

  • 做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兩大杯,煮米至熟爛,去除藥渣,不拘時間,分三次溫服。

  • 治療陽毒傷寒,四肢高熱,胸膈煩躁,嘔吐不止,應該服用此方。

  • 藥材:柴胡(去除根莖),黃芩,人參(去除蘆頭),甘草(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麥門冬(去心焙乾)(以上各一兩),半夏(半兩,用熱水洗七次去除黏滑)。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杯,加入竹葉二七片、生薑半份,煎煮至六分量,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 治療陽毒傷寒,病發五六天以上,但胸中煩熱乾嘔,應該服用栝蔞散。

  • 藥材:栝蔞,柴胡(去除根莖),知母,黃芩,甘草(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以上各一兩半)。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杯,加入生薑半份,煎煮至六分量,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 治療陽毒傷寒,脈象洪大,心中悸動不安,應該服用甘草散。

  • 藥材:甘草(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桂心,茯神,人參(去除蘆頭),阿膠(搗碎炒至黃燥),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一兩),生乾地黃(二兩),麻黃(二兩,去除根節)。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杯,加入生薑半份,煎煮至六分量,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 治療陽毒傷寒,氣盛,昏昏沉沉如醉,發熱煩躁口渴,口苦舌乾,應該服用黃芩散。

  • 藥材:黃芩(一兩),川升麻(一兩),赤芍藥(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石膏(二兩),柴胡(一兩,去除根莖),甘草(半兩,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杯,煎煮至六分量,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 治療陽毒傷寒,心煩躁悶,精神恍惚如發狂,熱邪鬱結不散,應該服用牛黃丸。

  • 藥材:牛黃(半兩,細磨),龍腦(一分,細磨),天竺黃(半兩,細磨),犀角屑,羚羊角屑,硃砂(細磨,用水飛過),黃芩,川升麻(以上各一兩),甘草(一分,烤過稍微變赤色,切碎),防風(半兩,去除蘆頭),麝香(一錢,細磨),珍珠(半兩,細磨)。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末,加入之前磨好的藥末,再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三四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溫水嚼服十五丸。

  • 治療陽毒傷寒,煩熱,大便不通暢,應該服用此方。

  • 藥材:川大黃(一兩,切碎稍微炒過),川芒硝(半兩)。

  • 做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用水一大杯,煎煮至七分量,去除藥渣,不拘時間,分兩次溫服。如果走五七里路後再服一次,應該會排出污穢之物。

  • 治療陽毒傷寒,毒氣侵入臟腑,胡言亂語且想要亂跑,應該服用此方。

  • 藥材:龍膽(一兩,去除蘆頭),鐵粉(二兩)。

  • 做法:將以上藥材細磨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磨刀水調下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