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七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七 (9)

1. 食治五勞七傷諸方

黃雌雞(一隻去毛羽腸臟),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切),生薯藥(一兩切),阿魏(少許煉過),米(二合淘入)

以上先將雞爛煮。擘去骨取汁。下米及雞肉。蓯蓉等。都煮粥。入五味。空心食之。

治五勞七傷。羸瘦虛乏。釀豬肚方。

獖豬肚(一枚淨洗去脂),杏仁(一兩去皮尖研),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茯苓(一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薑(一分炮裂),蕪荑(一分),漢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蒔蘿(一分),胡椒(一分),黃牛酥(一兩),大棗(二十一枚去核切),糯米(五合淘折看肚大小臨時加減。)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用藥一兩。入酥棗杏仁米等。相和令勻。入豬肚內。以麻線縫合。即於甑內蒸令熟。切作片。空心漸漸食之。

治五勞七傷。陽氣衰弱。腰腳無力。宜食羊腎蓯蓉羹方。

羊腎(一對去脂膜細切),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細切)

上件藥。相和作羹。著蔥白鹽五味末等。一如常法。空腹食之。

治五勞七傷。久積虛冷。陽事都絕。肉蓯蓉粥方。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細切),粳米(三合),鹿角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為末),羊肉(四兩細切)

上件藥。煮羊肉蓯蓉粳米作粥。臨熟。下鹿角膠末。以鹽醬味末調和。作兩頓食之。

治五勞七傷。腎氣不足。羊腎羹方。

羊腎(一具去脂膜細切),羊肉(三兩切),嫩枸杞葉(細切一升),蔥白(三莖去須切),粳米(半兩),生薑〔二(三)分切〕

上件藥。先炒腎及肉蔥白生薑。欲熟下水二大盞半。入枸杞葉。次入米五味等。煎作羹食之。

治五勞七傷。補虛強志益氣。羊髓粥方。

羊髓(三合),羊腎(一對去脂膜切),蔥白(三莖去須切),生薑(半兩切),粳米(一合),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切)

上以髓炒腎及蔥姜。欲熟。入水二大盞半。次入米五味等。煮作粥食之。

治五勞七傷。陰萎。氣乏。蘹香角子方。

蘹香子,木香,巴戟,附子(炮裂去皮臍),漢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山茱萸(各一兩)豬腎(一對去脂膜細切)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對豬腎。用藥末二錢。入鹽溲麵。像肝角子樣。修制灰火內煨令熟。薄茶下。空腹服之。

治五勞七傷。體熱喘急。四肢煩疼。蔥豉粥方。

香豉(三合),蔥白(切半升),羊髓(一兩),鹽花(半兩),薄荷〔(二十)莖〕

上以水三大盞。先煎蔥等四物十餘沸。下豉更煎五七沸。去豉入米二合。煮為粥。空心溫服之。

治五勞七傷。乍寒乍熱。背膊煩疼。羸瘦無力。豬腎羹方。

豬腎(一對去脂膜切),生地黃(四兩切),蔥白(一握去須切),生薑(半兩切),粳米(一合)上炒豬腎及蔥白欲熟。著豉汁五大盞。入生薑。下地黃及米。煎作羹食之。

白話文:

食療五勞七傷諸方

黃雌雞粥

取一隻黃色母雞,去除毛、內臟,再準備肉蓯蓉一兩(先用酒浸泡一個晚上,刮去皺皮後切片),生薯藥一兩(切片),少許煉製過的阿魏,以及米二合(淘洗乾淨)。 先將雞燉煮到爛熟,去除骨頭,留下湯汁。接著放入米、雞肉、肉蓯蓉等一起煮粥,並加入調味料,空腹食用。 此方可治療五勞七傷引起的身體虛弱、消瘦、疲乏。

釀豬肚

取一個公豬肚,仔細洗淨去除油脂,準備杏仁一兩(去皮尖研磨),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茯苓一兩,陳橘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並烘乾),乾薑一分(炮製過後裂開),蕪荑一分,漢椒一分(去除籽和閉口部分,稍微炒過去除汗液),蒔蘿一分,胡椒一分,黃牛油一兩,大棗二十一個(去核切開),以及糯米五合(淘洗乾淨,用量根據豬肚大小臨時增減)。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兩藥粉,加入黃牛油、大棗、杏仁、糯米等混合均勻,然後塞入豬肚中,用麻線縫合。接著放入蒸籠蒸熟,取出切片,空腹慢慢食用。 此方可治療五勞七傷引起的陽氣衰弱、腰腿無力。

羊腎蓯蓉羹

取羊腎一對,去除油脂薄膜後切細,再準備肉蓯蓉一兩(用酒浸泡一個晚上,刮去皺皮後切細)。 將以上藥材混合煮成羹湯,加入蔥白、鹽和調味料,做法與平常羹湯相同,空腹食用。 此方可治療五勞七傷引起的陽氣衰弱。

肉蓯蓉粥

準備肉蓯蓉二兩(用酒浸泡一個晚上,刮去皺皮後切細),粳米三合,鹿角膠半兩(搗碎炒至黃色乾燥並研成粉末),以及羊肉四兩(切細)。 先將羊肉、肉蓯蓉、粳米一起煮粥,快煮好時加入鹿角膠粉末,再用鹽醬等調味料調味,分兩次食用。 此方可治療五勞七傷引起的長期虛寒、陽事衰退。

羊腎羹

取羊腎一個,去除油脂薄膜後切細,再準備羊肉三兩(切塊),嫩枸杞葉一升(切細),蔥白三根(去鬚切段),粳米半兩,以及生薑二到三分(切片)。 先將羊腎、羊肉、蔥白、生薑炒熟,加入兩大碗半水,放入枸杞葉,然後放入米和調味料,煮成羹食用。 此方可治療五勞七傷引起的腎氣不足。

羊髓粥

取羊髓三合,羊腎一對(去除油脂薄膜後切片),蔥白三根(去鬚切段),生薑半兩(切片),粳米一合,以及肉蓯蓉二兩(用酒浸泡一個晚上,刮去皺皮後切片)。 先用羊髓炒羊腎、蔥白、生薑,快熟時加入兩大碗半水,再放入米和調味料,煮成粥食用。 此方可治療五勞七傷,有補虛強身、增強意志、益氣的功效。

蘹香角子

準備蘹香子、木香、巴戟、附子(炮製過後去除皮臍)、漢椒(去除籽和閉口部分,稍微炒過去除汗液)和山茱萸各一兩,以及豬腎一對(去除油脂薄膜後切細)。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二錢藥粉放入豬腎,加入鹽和麵粉混合,製作成類似肝角子的樣子,用灰火煨熟,配薄茶空腹服用。 此方可治療五勞七傷引起的陰莖萎縮、氣虛。

蔥豉粥

準備香豉三合,蔥白半升(切段),羊髓一兩,鹽花半兩,以及薄荷二十莖。 先將三大碗水煮沸,放入蔥白等四種材料煮十多沸,然後加入香豉再煮五七沸,去除香豉,放入米二合煮成粥,空腹溫服。 此方可治療五勞七傷引起的身體發熱喘息、四肢煩痛。

豬腎羹

取豬腎一對(去除油脂薄膜後切片),生地黃四兩(切片),蔥白一握(去鬚切段),生薑半兩(切片),以及粳米一合。 先炒豬腎和蔥白,快熟時加入五大碗香豉汁,放入生薑,再放入生地黃和米,煮成羹食用。 此方可治療五勞七傷引起的忽冷忽熱、背部疼痛、身體消瘦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