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七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七 (7)

1. 食治骨蒸勞諸方

夫骨蒸之疾。而多異名。為療皆同一體。丈夫以勞損為宗。婦人以血氣為本。起於腎虛所致。故三陰氣不足。陽必湊之。血氣不榮。骨髓枯竭。腎主於骨。以其先從骨熱。故曰骨蒸。又大都此病起於無端。不問老少男女。皆染斯疾。嬰孩之流。傳注更甚。其狀。心胸煩滿。骨節痠痛。

頰赤口乾。或寒或熱。四肢無力。毛髮乾焦。咳嗽頭疼。精神昏悶。多臥少起。夢與鬼交。驚悸不安。時時盜汗。毒氣傳及五臟。日漸羸瘦。宜以食治之。

治骨蒸煩熱咳嗽。杏仁粥方。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水研取汁),生地黃(三兩研取汁),生薑(一分研取汁),蜜(半匙)粳米〔三(二)合〕,酥(半兩)

上先將米煮作粥。次入杏仁等汁。及蜜。更煮令熟。不計時候食之。

治骨蒸勞瘦。日晚寒熱。咳嗽唾血。地黃粥方。

生地黃汁(三合),粳米(一合),好酥(半兩)

上以水一大盞。先煮米欲熟。入地黃汁。次下酥。候粥熟。溫食之。

治骨蒸煩熱咳嗽。四肢疼痛。時發寒熱。蔥豉粥方。

豉(一合),蔥白(一握去須切),粳米(二合)

上以水二大盞半。煮蔥豉取汁一盞半。絞去蔥豉。入米煮作粥。不計時候食之。

治骨蒸勞。肩背煩疼。頭痛。不能下食。枸杞葉羹方。

枸杞葉〔三(五)兩〕,青蒿葉(一兩),蔥白(一握去須切),豉(一合)

上先以水三大盞。煎豉取汁一盞五分。去豉。下枸杞葉等。煮作羹。調和食之。

治骨蒸勞。背膊煩疼。口乾壯熱。四肢無力。牛膝葉羹方。

牛膝葉(四兩),龍葵葉(四兩),地黃葉(四兩),生薑(半兩),豆豉(一合半)

上先以水五大盞。先煎姜豉取汁二盞半。去姜豉。下牛膝葉等。煮作羹。入少鹽醋。調和食之。

治骨蒸勞。乍寒乍熱。背膊煩痛。瘦弱無力。地黃葉豬腎羹方。

生地黃葉(四兩切),豬腎(二兩去脂膜切),豆豉(一合),生薑(一分切),蔥白(三莖去須切)

上件藥。先以水二大盞。煮豉等。取汁一盞五分。去滓。入地黃葉等於汁中煮。更入鹽醬醋米。作羹食之。

治骨蒸勞瘦。及腸風下蟲。酒煮鰻鱺魚方。

鰻鱺魚(二斤治之如法銼作段子)

上入鐺內。以酒三大盞。熟煮。入鹽醋食之。

治傳屍骨蒸。鬼氣咳嗽。氣急不能下食。及痃癖氣。日漸黃瘦。桃仁粥方。

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以水二大盞半。和桃仁。研汁。著米二合。煮粥。空腹食之。

治骨蒸。心煩不得眠臥。酸棗仁粥方。

酸棗仁二兩。以水二大盞半。研濾取汁。以米二合煮作粥。候臨熟。入地黃汁一合。更微煮過。不計時候食之。

白話文:

食治骨蒸勞諸方

骨蒸病症,名稱眾多,但治療方法都大同小異。男子多因勞損而起,女子則多因血氣虧虛所致。皆因腎虛,導致三陰氣不足,陽氣亢盛,血氣不能滋養骨髓,骨髓枯竭。腎主骨,病症首先表現為骨熱,故名骨蒸。此病發病原因不明,不分年齡性別,皆可罹患,嬰孩更易傳染。症狀包括胸悶煩躁,骨節酸痛,面頰潮紅口乾,時寒時熱,四肢無力,毛髮乾枯,咳嗽頭痛,精神萎靡,嗜睡少動,夢魘驚悸,時有盜汗,毒氣侵犯五臟,日漸消瘦。宜用食療方法治療。

治骨蒸煩熱咳嗽:杏仁粥方

取杏仁半兩,溫水浸泡去皮尖,取雙仁研磨取汁;生地黃三兩,研磨取汁;生薑一分,研磨取汁;蜂蜜半匙;粳米二合;酥油半兩。先將米煮成粥,再加入杏仁汁、生地黃汁、薑汁和蜂蜜,繼續煮熟食用,不限時間。

治骨蒸勞瘦,日夜寒熱,咳嗽吐血:地黃粥方

生地黃汁三合,粳米一合,優質酥油半兩。加一大碗水,先煮米至將熟,加入生地黃汁,再放入酥油,待粥煮熟後溫服。

治骨蒸煩熱咳嗽,四肢疼痛,時發寒熱:蔥豉粥方

豆豉一合,蔥白一握(去鬚,切段),粳米二合。加兩碗半水,煮蔥豉取汁一碗半,濾去蔥豉,加入米煮成粥,不限時間食用。

治骨蒸勞,肩背煩痛,頭痛,食慾不振:枸杞葉羹方

枸杞葉五兩,青蒿葉一兩,蔥白一握(去鬚,切段),豆豉一合。先加三碗水,煎煮豆豉取汁一碗五分,濾去豆豉,加入枸杞葉等,煮成羹食用。

治骨蒸勞,背部煩痛,口乾發熱,四肢無力:牛膝葉羹方

牛膝葉四兩,龍葵葉四兩,生地黃葉四兩,生薑半兩,豆豉一合半。先加五碗水,煎煮薑豉取汁兩碗半,濾去薑豉,加入牛膝葉等,煮成羹,加少許鹽醋調味食用。

治骨蒸勞,時寒時熱,背部煩痛,消瘦無力:地黃葉豬腎羹方

生地黃葉四兩(切碎),豬腎二兩(去脂膜,切碎),豆豉一合,生薑一分(切碎),蔥白三莖(去鬚,切碎)。先加兩碗水,煮豆豉等,取汁一碗五分,濾去渣,加入生地黃葉等煮,再加入鹽、醬油、醋、米,煮成羹食用。

治骨蒸勞瘦,及腸風下痢:酒煮鰻鱺魚方

鰻鱺魚二斤,處理乾淨,切成段。放入鍋中,加三碗酒煮熟,加鹽醋食用。

治傳染性骨蒸,咳嗽氣喘,食慾不振,及痃癖(腹部腫塊),日漸消瘦黃腫:桃仁粥方

桃仁三兩,溫水浸泡去皮尖,取雙仁。加兩碗半水,研磨取汁,加入二合米煮粥,空腹食用。

治骨蒸,心煩失眠:酸棗仁粥方

酸棗仁二兩,加兩碗半水,研磨過濾取汁。取二合米煮粥,將熟時加入生地黃汁一合,再稍煮片刻,不限時間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