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六 (12)
卷第九十六 (12)
1. 食治心腹痛諸方
夫心腹痛者。由寒客於臟腑之間。與氣血相搏。隨氣上下。攻擊心腹而痛。臟氣虛邪。氣勝停積成疾。故令心腹痛也。宜以食治之。
治邪氣攻心腹痛。桃仁粥方。
桃仁(二十一枚去皮尖),生地黃(一兩),桂心(一兩末),粳米(三合細研),生薑(一分並地黃桃仁以酒三合研絞取汁)
上先用水煮米作粥。次下桃仁等汁。更煮令熟。調入桂心末。空腹食之。
治心中冷氣。往往刺痛。腹脹氣滿。蓽茇粥方。
蓽茇(一分),胡椒,乾薑(炮裂銼),檳榔,桂心(以上各一分),粟米(三合)
上以上五味。搗羅為末。以水二大盞。水煮粥。候米熟。入藥末三錢。攪令勻。每日空腹食之。
治心腹冷氣入心。撮痛脹滿。吳茱萸粥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搗末),粳米〔一(二)合〕
上以蔥豉煮粥。候熟。下茱萸末二錢。攪令勻。空腹食之。
治心腹冷氣。往往結痛。或遇風寒。及吃生冷。即痛發動。高良薑粥方。
高良薑(半兩銼),粳米(二合),陳橘皮(半分湯浸去白瓤末)
上以水三大盞。煎高良薑陳橘皮。取汁一盞半。去滓。投米煮粥。空腹食之。
治冷氣心腹痛。妨脹。不能下食。紫蘇粥方。
紫蘇子(一合微炒),桂心(末二錢)
上搗碎紫蘇子。以水二大盞。絞濾取汁。入米二合煮粥。候熟。入桂末食之。
白話文:
食治心腹痛諸方
心腹痛是因為寒邪入侵臟腑,與氣血搏鬥,隨著氣的運行上下移動,攻擊心腹而導致疼痛。臟腑氣虛,邪氣盛而停積,也會造成心腹痛。因此,可以用飲食療法來治療。
治療邪氣攻心腹痛:桃仁粥
將二十一枚桃仁(去皮尖) 、一兩生地黃、一兩桂心(研磨成粉)、三合粳米(研磨細緻)、一分生薑(與生地黃、桃仁一起用三合酒研磨絞汁)混合。先用水煮米成粥,再加入桃仁等藥汁,繼續煮至熟透,最後加入桂心粉,空腹食用。
治療心中寒氣,時常刺痛,腹部脹滿:蓽茇粥
將一分蓽茇、胡椒、炮裂銼碎的乾薑、檳榔、桂心(以上各一分)和三合粟米混合,搗碎研磨成粉。用兩大碗水煮粥,米熟後加入三錢藥粉,攪拌均勻,每日空腹食用。
治療心腹寒氣入侵心臟,絞痛脹滿:吳茱萸粥
將半兩吳茱萸(用溫水浸泡七次,烘乾微炒,搗成粉末),與一至二合粳米混合。用蔥白和豉煮粥,粥熟後加入二錢吳茱萸粉,攪拌均勻,空腹食用。
治療心腹寒氣,時常絞痛,遇風寒或吃生冷食物就疼痛加劇:高良薑粥
將半兩高良薑(切碎)、二合粳米、半分陳橘皮(用溫水浸泡,去除白色內瓤,研磨成粉)混合。用三大碗水煎煮高良薑和陳橘皮,取一碗半藥汁,濾去渣滓,加入米煮粥,空腹食用。
治療寒氣導致的心腹痛,伴有腹部脹滿,無法進食:紫蘇粥
將一合紫蘇子(微炒)和二錢桂心(研磨成粉)混合,搗碎紫蘇子,用兩大碗水絞榨取汁。加入二合米煮粥,粥熟後加入桂粉,空腹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