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四 (1)

1. 卷第九十四

2. 神仙方序

夫天分正氣。布晦明風雨之宜。人稟大和。有寒暑寢興之患。是則勞逸變作。損益互生。苟不徇於天真。乃自傷於至性。設或棲神去牝。體道丹丘。餌其卉木之英。慕彼煙霞之域。足使貫金石之算。固能煉冰雪之容。復性命之根源。益精氣之戶牖。儻永專於服餌。可自得於神仙。

今所纂集諸方。邈考前經。旁徵故典。品藥必稽於和扁。論醫如訪於喬松。回衰歷而去微疴。未為奇效。駐童顏而堅上壽。靡不神功。將候秘藏。庶存編次云爾。

白話文:

神仙方序

人的身體,本該順應自然界的陰晴風雨變化。但人體又會受到寒暑、睡眠、起居等因素的影響,勞逸失衡,就會導致身體損益變化。如果不能順應自然法則,就會損傷自身的本性。假使能修煉身心,遵循道家養生之道,服用草木精華,嚮往仙境,就能強健筋骨,容顏不老,恢復生命本源,增強精氣神。如果長久堅持服用這些藥物,就能夠達到成仙的目的。

現在我所收集整理的這些藥方,是根據古代經典醫籍,廣泛參考典故,仔細考證藥物,並參考扁鵲等名醫的論述,編寫而成。這些藥方能治療衰老和各種小病,效果顯著,可以使人容顏永駐,延年益壽,具有神奇的功效。將這些珍貴的方子整理編排,謹以此留存後世。

3. 神仙餌雲母法

神仙餌雲母水。治萬病方。

上白雲母(二十斤薄擘)

上以露水八斗作湯。分半淘洗雲母。如此再過。又取二升作湯。化芒硝十斤。納雲母器中漬之。二十日取出。以絹袋盛。懸之使見風日。令乾。以水漬粗皮囊挼之。從旦至午。乃以細絹下篩滓。復挼之。令得上好粉十五斤。余者棄之。取粉二斤。納崖蜜四斤。攪令如粥。納竹筒中盛之。

漆固其口。埋北垣南畔下。入地六尺。覆土。微築令實。春夏四十日。秋冬三十日。出之。當化如泥乃成。若不消者。更埋四十日。出之。先取水一合。納藥一合。攪和盡服之。日三服。如寒溫自在。服十日。小便當變黃。先風勞皆去。二十日。腹中寒癖消。三十日。齲齒除更生新者。

四十日。不畏風寒。五十日。諸病皆愈。顏色轉少。長生神仙。

煉雲母粉服餌法。

雲母取上好白澤者。細擘。以水淨淘漉出。蒸之一日夕下之。復更淨淘如前。去水令乾。凡雲母二斤。用鹽三斤。硝石一斤。和雲母搗之一日。至暮取少許掌上。泯著。不見星光為熟。出安盆甕中。以水漬之。令相得。經一炊久。澄去上清水。徐徐去之盡。更添水如前。凡三十遍易水。

令淡如水。味淡即漉出。其法。一如研粉澄取澱。然後取雲母澱。徐徐生絹袋中濾著。草上曝令乾。即成粉矣。每日空心。以酒調下一錢。或水下亦得。久服輕身延年。強筋填髓。可以負重登山不乏。悅澤不老。耐寒暑。志學神仙。此非古法。近出東海買鹽女子。年三百歲。

貌同笄女。常自負鹽。重五百餘斤。如斯得效之者。其數不一。可驗神功矣。

中山衛叔卿服雲母法。

上取雲母一斤至三斤。五色具者。細擘之。以久茅屋溜水。若秋百草上露水。以漬之。百日內以筆囊中挼之。以絹細羅。入乳缽中研如面。著竹筒中。塞口懸甑下。以白砂一碩。蓋上蒸之。一日一夜。氣達上出之。又納黍稻米一碩。蒸之一日取出。於銅器中。用白蜜和調。重湯上煎熬。

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空心食前以水酒下並得。日二(三)服。十五日加至三丸。常以雞鳴時。及午時。星宿出時服之。三十日身輕目明。五十日筋骨強盛。七十日三蟲伏屑去。八十日皮膚光澤。九十日入水火不燒濡。百日易筋骨。三百日行及奔馬。一年為真人。

又云年七十以上。四百日以後乃得仙矣。

又方。

上取雲母粉一斤。硝石白者一斤。同搗細絹羅。更研如面。白蜜三斤。合調。納生竹筒中。熱固口。埋北垣下。三十日出之。當化成水。銅器中盛。每日空心。以水若酒調下一慄殼。漸漸加之。日三服。二十日身光。三十日露不著身。五十日火不能害。百日之後便成仙也。

神仙餌雲母法方。

白話文:

神仙餌雲母法

第一法:

用二十斤薄片狀的白雲母,以八斗露水分兩次淘洗乾淨。再取二升露水,溶解十斤芒硝,將洗淨的雲母浸泡其中二十天。取出後用絹袋盛裝,懸掛於通風向陽處晾乾。然後放入粗皮囊中,加水揉搓,從早晨到中午,再用細絹過篩,留下十五斤上等雲母粉,其餘捨棄。取兩斤雲母粉,加入四斤崖蜜,攪拌成粥狀,裝入竹筒密封。將竹筒埋入北牆南側地下六尺深處,覆土夯實。春夏埋四十天,秋冬埋三十天後取出。如果尚未化成泥狀,則需再埋四十天。取出後,每次取一合水,加入一合藥物,攪拌均勻服用,一日三次。若感寒熱適宜,連服十天,小便會變黃,風濕病症皆除;二十天,腹中寒癖消除;三十天,齲齒脫落並長出新牙;四十天,不畏風寒;五十天,百病痊癒,容光煥發,可得長生。

第二法:

選取上等潔白細膩的雲母,細細碾碎,用水清洗乾淨後蒸煮一天一夜,再次清洗乾淨晾乾。取兩斤雲母,加三斤鹽、一斤硝石,一起搗碎一天一夜,直到磨成細末,不見顆粒為止。放入盆中,加水浸泡,經過一次煮沸的時間後,倒掉上層清水,如此重複三十次換水,直至水味變淡。然後如同研磨粉末沉澱一樣,過濾取雲母的沉澱物,晾乾即成雲母粉。每日空腹,用酒或水送服一錢。長期服用可以輕身延年,強筋健骨,負重登山也不疲憊,容顏永駐,耐寒暑,可修煉成仙。此法非古法,是近來東海一位三百歲賣鹽女子所傳,她常年負重五百多斤鹽,容貌如少女一般,可見此法奇效。

第三法:

取一到三斤五彩俱全的雲母,細細碾碎,用久置茅屋的滴水或秋日百草上的露水浸泡。一百天內,用筆囊揉搓,再用細絹過篩,研磨成粉末狀,裝入竹筒中,塞緊瓶口,懸掛在蒸籠底部,上面蓋上一個白砂石,蒸煮一天一夜。然後加入一碩黍稻米,再蒸煮一天取出。放入銅器中,加入白蜜攪拌均勻,用文火熬煮成丸藥,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食兩丸,空腹或飯前,用溫水或酒送服,一日服兩到三次。十五天后增加到三丸,服藥時間宜選在雞鳴時、中午和星宿出現時。三十天後,身體輕盈,眼睛明亮;五十天後,筋骨強健;七十天後,體內寄生蟲清除;八十天後,皮膚光澤;九十天後,水火不侵;一百天後,筋骨強健;三百天後,奔跑速度可與駿馬匹敵;一年後可成真人。七十歲以上者,服用四百天後可成仙。

第四法:

取一斤雲母粉和一斤白色硝石,搗碎後過細絹篩,研磨成粉末,再加入三斤白蜜調和,裝入新鮮的竹筒中,密封加熱。埋入北牆下三十天取出,此時藥物應已化成水。用銅器盛裝,每日空腹,用溫水或酒送服,每次一慄殼大小,逐漸增加劑量,一日三次。二十天後,身體發光;三十天後,露水不會沾身;五十天後,火燒不傷;一百天後可成仙。

第五法:

取一斤雲母粉、一斤桂心(搗碎過篩成粉末)、二升蔥葉汁,混合後裝入新鮮的竹筒中,埋在一碩米之下蒸煮,待米煮熟後藥物便會化成水。每次飯前服用一慄殼大小的藥水。二十天後,氣力增強;四十天後,容顏如童子;一百天後,即使在嚴冬下水也不覺寒冷。

第六法:

取一斤美玉,搗碎過篩研磨成粉末,放入雲母水中浸泡十天,即可溶解。每日服用。凡是各種石屑,放入雲母水中都能溶解,不僅僅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