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三 (27)
卷第九十三 (27)
1. 治小兒蠱毒痢諸方
夫歲時寒暑不調。而有毒厲之氣。小兒解脫。為其所傷。邪與氣相搏。入於腸胃。其氣蘊積。值大腸虛者。則變血痢。其狀血色。蘊瘀如雞鴨肝片。隨痢而下。此是毒氣盛熱。蝕於腑臟。狀如中蠱。故謂之蠱毒痢也。
治小兒蠱毒痢不止。身體壯熱煩悶。蘘荷散方。
白蘘荷根(一兩),犀角屑(三分),敗鼓皮(一分燒黃焦),川升麻(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干藍葉(半兩),赤芍藥(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豉二七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蠱毒痢血。體瘦。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敗鼓皮(半兩炙令黃焦),犀角屑(三分),白蘘荷根(三分),白頭翁(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藍青(半兩),黃芩(三分),茜根(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治小兒蠱毒。血痢發盛。心神煩悶。腹脹。不欲飲食。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白蘘荷根(三分),地榆(三分微炙銼),桔梗(三分去蘆頭),蘇枋木(三分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蠱毒痢方。
藍汁(三分)
上量兒大小。每日四五度。分減服之。
白話文:
一年四季寒暑失調,容易產生毒邪之氣。小孩子抵抗力弱,容易受到傷害。邪氣與人體之氣相搏,入侵腸胃,積聚在腸胃之中。如果大腸虛弱,就會導致血痢,大便帶血,血塊如同雞鴨肝一樣,隨著大便排出。這是因為毒邪之氣熾熱,腐蝕內臟,症狀如同中了蠱毒一樣,所以稱為蠱毒痢。
治療小兒蠱毒痢不止,身體發熱煩躁的方子:蘘荷散
白蘘荷根一兩,犀角屑三分,敗鼓皮一分(燒至焦黃),川升麻一兩,炙微赤的甘草半兩(切碎),干藍葉半兩,赤芍藥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加入二十七粒豉,煎煮至五分,濾渣,溫服。不拘時間,依據孩子年齡大小,酌量減服。
治療小兒蠱毒痢帶血,身體消瘦的方子:黃連散
黃連(去鬚,微炒)一兩,敗鼓皮(炙至焦黃)半兩,犀角屑三分,白蘘荷根三分,白頭翁半兩,炙微赤的甘草半兩(切碎),藍青半兩,黃芩三分,茜根三分(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至五分,濾渣,溫服。不拘時間,依據孩子年齡大小,酌量減服。
治療小兒蠱毒,血痢嚴重,心神煩躁,腹部脹滿,不想吃東西的方子:犀角散
犀角屑三分,白蘘荷根三分,地榆(微炙,切碎)三分,桔梗(去蘆頭)三分,蘇枋木(切碎)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至五分,濾渣,溫服。不拘時間,依據孩子年齡大小,酌量減服。
治療小兒蠱毒痢的方子:
藍汁三分
根據孩子年齡大小,每日服用四到五次,酌量減服。
2. 治小兒久痢羸瘦諸方
夫小兒久痢羸瘦者。由因乳食不節。臟腑風挾疳氣。腸胃冷熱不調。變為下痢。經久不瘥。則脾胃虛弱。穀氣減少。氣血不榮。故令肌體羸瘦也。
治小兒久痢。羸瘦。春夏至秋不瘥。蕪荑散方。
蕪荑(一分微炒),子芩(半兩),黃柏(半兩微炙銼),阿膠(一分搗碎炒令黃燥),赤芍藥(半兩),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人參(半兩去蘆頭),地榆(三分微炙銼),當歸(三分銼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入銀一兩。薤白一莖。生薑半棗大。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久痢不斷。肌體羸瘦。食不消化。桔梗丸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神麯(一分微炒),麥糵(半兩微炒),烏梅肉(半兩微炒),黃連〔一兩(半)去須微炒〕,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久香熟),白朮(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赤石脂(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龍骨(半兩),桂心(半兩),黃雌雞骨(一具淨洗去肉酒浸一宿炙令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久痢不瘥。羸瘦壯熱。毛髮乾焦。不能飲食。雄黃散方。
雄黃(一分),蘆薈(一分細研),青黛(一分細研),硃砂(一分細研),當歸(一分銼微炒),白芷(一分),熊膽(一分細研),龍膽(一分去蘆頭),黃連(一分去須微炒),黃柏(一分微炙銼)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麝香(一分細研),細辛(一分),蚱蟬(七枚去足),干蝦蟆(一兩塗酥炙令黃焦)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每服。以井華水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小兒久痢導致消瘦,是因為飲食不節,臟腑受風寒,加上疳氣作祟,腸胃冷熱失調,引起腹瀉久治不癒,導致脾胃虛弱,穀物精氣減少,氣血不足,因此身體消瘦。
治療小兒久痢消瘦,春夏到秋天都未痊癒的方子:蕪荑散
藥材:蕪荑(少許,微炒)、黃芩(半兩)、黃柏(半兩,微炙後切碎)、阿膠(少許,搗碎後炒至黃燥)、赤芍藥(半兩)、厚朴(半兩,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人參(半兩,去除蘆頭)、地榆(少許,微炙後切碎)、當歸(少許,切碎後微炒)。
製法: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中盞(約100ml),加入銀一兩(約30g,指銀器,非藥材)、薤白(一根)、生薑(半棗大)、豉(五十粒),煎煮至五分(約50ml),去渣服用。不拘時間服用,可根據小孩年齡調整藥量。
治療小兒久痢不止,身體消瘦,消化不良的方子:桔梗丸
藥材:桔梗(一兩,去除蘆頭)、神麴(少許,微炒)、麥芽(半兩,微炒)、烏梅肉(半兩,微炒)、黃連(一兩半,去除鬚根,微炒)、厚朴(半兩,去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白朮(半兩)、人參(半兩,去除蘆頭)、赤石脂(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赤後切碎)、龍骨(半兩)、桂心(半兩)、黃雌雞骨(一隻,清洗乾淨,去除肉,用酒浸泡一夜後炙烤至黃色)。
製法: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子。
用法:每次服用五丸,用粥送服,一日服用三到四次。可根據小孩年齡調整藥量。
治療小兒久痢不癒,消瘦伴隨壯熱,毛髮乾枯,無法進食的方子:雄黃散
藥材:雄黃(少許,研磨成粉)、蘆薈(少許,研磨成細粉)、青黛(少許,研磨成細粉)、硃砂(少許,研磨成細粉)、當歸(少許,切碎後微炒)、白芷(少許)、熊膽(少許,研磨成細粉)、龍膽(少許,去除蘆頭)、黃連(少許,去除鬚根,微炒)、黃柏(少許,微炙後切碎)、甘草(少許,炙烤至微赤後切碎)、麝香(少許,研磨成細粉)、細辛(少許)、蚱蟬(七隻,去除足)、干蟾蜍(一兩,塗抹酥油炙烤至黃焦)。
製法: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充分研磨均勻。
用法:每次服用半錢,用井水調服,一日服用三到四次。可根據小孩年齡調整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