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三 (4)

1. 治風虛多汗諸方

夫人𦞢肉不生。而無分理。粗而皮不致者。腠理疏也。此則易生於風。風入於陽。陽虛則汗出也。若少氣口乾而渴。近衣則身熱如火。臨食則汗流如雨。骨節懈惰。不欲自營。此為漏風。由酒醉當風之所致也。

治風虛多汗。惡風寒顫。宜服防風散方。

白話文:

人的肌肉沒有彈性,皮膚也沒有紋理,粗糙而皮膚色澤不均勻,這是因為身體組織疏鬆的緣故。這樣的人容易感染風寒。風寒進入陽經,陽氣虛弱就會出汗。如果經常覺得氣虛、口乾舌燥,靠近衣服就覺得身體發熱像火,吃飯時會出很多汗,骨節痠軟無力,不想自己活動,這就是「漏風」,是由於酒醉後受風寒引起的。

防風(一兩去蘆頭),澤瀉(一兩),牡蠣(一兩燒為粉),蒼朮(一兩銼炒微黃),桂心(三分)

白話文:

  • 防風(一兩,去掉根鬚)
  • 澤瀉(一兩)
  • 牡蠣(一兩,燒成粉末)
  • 蒼朮(一兩,切片並炒成微黃色)
  •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粥飲調下二錢。忌炙爆熱面。

治風虛汗出。少氣。宜服牡蠣散方。

牡蠣(一兩燒為粉),白朮(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惡風倍防風。少氣倍白朮。汗多出面腫倍牡蠣。

治風虛汗出不止。宜服石膏散方。

白話文:

把藥材搗碎過篩,做成藥粉。每次服用兩錢,不限時間,用溫水調服。如果怕風,可以加倍防風;如果氣虛,可以加倍白朮;如果出汗很多,臉腫,可以加倍牡蠣。

石膏(一兩研),甘草(一兩炙微赤銼),蒼朮(一兩銼炒微黃),麻黃根(一兩)

白話文:

石膏(1兩,研磨成粉) 甘草(1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蒼朮(1兩,切碎,炒至微黃) 麻黃根(1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調下二錢。

治風虛汗出不止。惡風頭痛。宜服秦艽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不分時間,用溫漿水調服兩錢。 治療風虛引起的不停出汗、怕風、頭痛,適合服用秦艽散方。

秦艽(三分去苗),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石膏(一兩),菖蒲(一兩),麻黃根(二兩),蒼朮(二兩銼碎炒微黃),桂心(一兩),防風(二兩去蘆頭)

白話文:

秦艽(去掉三分之一的根鬚) 附子(一兩,炮製後去除皮和肚臍) 石膏(一兩) 菖蒲(一兩) 麻黃根(二兩) 蒼朮(二兩,切碎炒至微黃) 桂心(一兩) 防風(二兩,去掉根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治風虛汗出不止。宜服石斛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粉末。每次服用不分時間,用溫水送服兩錢。 治療因風虛導致的不停出汗,應服用石斛散方。

石斛(三分去根銼),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白朮(三分),桂心,秦艽,黃耆(三分銼)

白話文:

石斛(三分,去除根部並切成小段) 附子(三分,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臍) 白朮(三分) 桂心 秦艽 黃耆(三分,切成小段)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一(二)錢。

治風虛汗出。熱悶甚者。宜服人參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時,不分時間,用溫水送服一至二錢。 治療因風虛引起的多汗,以及感到非常熱悶的情況,適合服用人參散方。

人參(二兩去蘆頭),牡蠣(一兩半燒為粉),石膏(三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人參:二兩,去除須根(蘆頭) 牡蠣:一兩半,燒成粉末 石膏:三兩 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

治風虛汗出不止。宜敷麻黃根散方。

麻黃根(二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牡蠣(二兩燒為粉)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溫水調服兩錢。

治風虛汗出不止,可以用麻黃根散方治療。

麻黃根(二兩)、附子(一兩,炮製去皮臍)、牡蠣(二兩,燒成粉末)。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藥末一兩。和白米粉一升拌令勻。以粉汗上即止。

白話文:

先把上面介紹的藥材搗碎成細粉。取一兩藥粉,與一升白米粉混合均勻。將混合的藥粉敷在流汗的部位上,即可止汗。

2. 治風熱諸方

夫風熱者。由人肌體虛弱。則腠理開疏。風邪之氣。先中於皮毛。次入於手太陰之經。手太陰者肺也。為五臟之華蓋。外合皮毛。居其膈上。與心臟相近。上焦風氣壅滯。故令心肺煩熱也。

治風熱頭痛。肢節煩疼。項背拘急。宜服羚羊角散方。

白話文:

當人體虛弱時,皮膚毛孔就會變得疏鬆,風邪就會首先侵襲皮膚毛孔,再進入手太陰經絡。手太陰經絡對應的臟器是肺,肺是五臟的保護傘,與皮膚毛孔相連,位於胸腔上方,靠近心臟。當上焦的風氣過盛積聚時,就會導致心肺煩熱。

羚羊角屑(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獨活(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黃芩(一兩)細辛(一兩),赤芍藥(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人參(一兩去蘆頭),麻黃〔一(二)兩去根節〕,石膏(三兩)

白話文:

羚羊角粉末(60克),枳殼(60克,用麩皮炒至微黃,去瓤),獨活(60克),防風(60克,去蘆頭),黃芩(60克),細辛(60克),赤芍藥(60克),甘草(60克,炙烤至微紅,切碎),人參(60克,去蘆頭),麻黃(60-120克,去根節),石膏(180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熱攻於肝心。語澀煩躁。或四肢拘急。宜服麥門冬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滿。去掉渣滓,不論時間,趁溫熱服用。 治療風熱侵襲肝心所致的言語不清、煩躁不安,或是四肢僵硬拘急,應服用麥門冬散。

麥門冬(三兩去心焙),茯神〔一(二)兩〕,甘草(二兩半炙微赤銼),木通(二兩半銼),犀角屑(一兩),川升麻(一兩半),川朴硝(三兩),防風(一兩半去蘆頭),獨活(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酸棗仁(一兩微炒)

白話文:

麥門冬(150克,去除中心後烘焙) 茯神(50-100克) 甘草(125克,烤成微紅色後切碎) 木通(125克,切碎) 犀角屑(50克) 川升麻(75克) 川朴硝(150克) 防風(75克,去除根鬚) 獨活(50克) 人參(50克,去除根鬚) 酸棗仁(50克,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荊瀝半合。煎一兩沸。放溫。不計時候服。忌炙爆熱面。

治風熱。恍惚煩燥。及筋脈拘急。宜服茯神散方。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搗成粗末,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約 15 克)。以一大杯水煎煮,煎至剩五分之一的量。過濾去除藥渣,加入半合荊瀝(約 7.5 毫升)。再煎煮一兩沸(約 2~3 分鐘)。放溫後服用,不限時間。忌食辛辣、油炸或熱性的食物。

茯神(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黃芩(一兩),葳蕤(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羚羊角屑(一兩),酸棗仁(一兩微炒),白蘚皮(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茯苓(半斤) 防風(半斤,去掉蘆頭) 黃芩(半斤) 葳蕤(半斤) 人參(半斤,去掉蘆頭) 羚羊角粉(半斤) 酸棗仁(半斤,稍炒) 白蘚皮(半斤) 甘草(四分之一斤,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熱。心肺壅滯。時多煩悶。宜服丹砂散方。

白話文:

把上列藥物搗成粗糙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兩根蔥白和五十粒豆豉。煎煮至剩下五分之一。過濾掉渣滓。不計時辰溫熱服用。

硃砂(三分細研水飛過),犀角屑(半兩),天竹黃(半兩),秦艽(半兩去苗),白蘚皮(半兩),沙參(半兩去蘆頭),寒水石(一兩),麥門冬(二兩去心焙乾),馬牙硝(半兩研入),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龍腦(一錢研入)

白話文:

硃砂(三分,研磨細緻,用水飛過) 犀角屑(半兩,犀牛角粉末) 天竹黃(半兩) 秦艽(半兩,去除根) 白蘚皮(半兩) 沙參(半兩,去除蘆頭) 寒水石(一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焙乾) 馬牙硝(半兩,研磨細緻,加入藥材) 川升麻(半兩)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龍腦(一錢,研磨細緻,加入藥材)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一錢。

治風熱。心神煩悶。臥即多驚。口舌乾燥。頭目不利。宜服牛黃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篩成粉末,與研磨好的藥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不分時間,用溫水送服一錢。 治療風熱引起的心神不寧、睡眠易驚、口舌乾燥、頭目不清,宜服用牛黃散。

牛黃(一分細研),犀角屑(三分),梔子仁(三分),川升麻(三分),龍齒(半兩細研),茯神(三分),天竹黃(三分細研),人參(三分去蘆頭),天麻(三分),白蘚皮(三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牛黃(極細研磨,1 分) 犀牛角粉末(3 分) 梔子仁(3 分) 川升麻(3 分) 龍齒(半兩,極細研磨) 茯神(3 分) 天竹黃(3 分,極細研磨) 人參(3 分,去掉根鬚) 天麻(3 分) 白蘚皮(3 分) 甘草(1 分,稍微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不計時候。以竹葉湯調下一錢。

治風熱。心神壅悶。頭目不利。口舌乾燥。皮膚枯槁。宜服真珠丸方。

白話文:

將上面提到的藥材研磨成細粉,過篩後成為散劑。將研磨好的藥粉充分混合均勻。不需拘泥於時間,用竹葉湯調和一錢服用。

此方適用於治療風熱引起的心神鬱悶、頭昏眼花、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建議服用真珠丸方。

真珠(半兩細研),牛黃(一分),硃砂(半兩細研),金箔(三十片),鐵粉(半兩),天竹黃(半兩),玳瑁(半兩),胡黃連(半兩),犀角屑(半兩),沙參(半兩去蘆頭),苦參〔三(一)兩銼〕,玄參(半兩),石膏(一兩細研水飛過),龍齒(半兩細研),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 珍珠(半兩,研磨細緻)
  • 牛黃(一分)
  • 硃砂(半兩,研磨細緻)
  • 金箔(三十片)
  • 鐵粉(半兩)
  • 天竹黃(半兩)
  • 玳瑁(半兩)
  • 胡黃連(半兩)
  • 犀角屑(半兩)
  • 沙參(半兩,去掉蘆頭)
  • 苦參(三(一)兩,切碎)
  • 玄參(半兩)
  • 石膏(一兩,研磨細緻,過水沖洗)
  • 龍齒(半兩,研磨細緻)
  • 甘草(半兩,炙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麥門冬湯下十五丸。

白話文:

上述藥物:

研磨成細粉,與其他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加入煉蜜,搗杵三百次。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果實。

服用法:

不限制服用時間,用麥門冬湯送服十五丸。

治風熱。語澀心躁。舌根急。四肢痛。腰背悶。氣壅不通。宜服犀角丸方。

白話文:

治療風熱引起的言語不清、心情煩躁、舌頭僵硬、四肢疼痛、腰部和背部不舒服、氣滯不暢,適合服用犀角丸。

犀角屑(一兩),檳榔(一兩),人參(一兩半去蘆頭),防風(一兩半去蘆頭),羚羊角屑(一兩)赤芍藥(一兩半),茯神(一兩),桂心(一兩),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馬牙硝(一兩半)地骨皮(一兩)

白話文:

犀牛角粉(60克),檳榔(60克),人參(90克,去掉鬚根),防風(90克,去掉鬚根),羚羊角粉(60克),赤芍藥(90克),茯苓(60克),桂皮(60克),川大黃(90克,切碎,微炒),馬牙硝(90克),地骨皮(60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風熱。發即頭痛煩悶。不能食飲。睡臥不安。心神恍惚。宜服人參丸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混合後再搗數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不論時間,用溫水送服三十丸。 治療風熱引起的症狀,如頭痛、煩悶、食慾不振、睡眠不佳、心神不定,應服用人參丸。

人參(一兩半去蘆頭),鐵粉(一兩半),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黃連(一兩去須),石膏(二兩),茯神(一兩半),葳蕤(一兩),黃芩(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白話文:

人參(1.5兩去鬚根):1.5兩 鐵粉:1.5兩 甘草(1.5兩炙製微紅,切碎):1.5兩 黃連(1兩去鬚根):1兩 石膏:2兩 茯苓:1.5兩 葳蕤:1兩 黃芩:1兩 麥門冬(1.5兩去心,焙製):1.5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忌豬肉熱面炙爆。

白話文:

上方的藥物,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後搗製三四百下。將藥泥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數量不限。用溫開水吞服二十顆。服藥後忌食豬肉和熱騰騰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