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 (1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 (15)

1. 治傷寒譫語諸方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通利為度。

治傷寒。心臟虛熱。譫語恍惚不定。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半),牡蠣(一兩燒為粉),龍骨(一兩半),黃芩(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先以水二大盞。入羊心一枚。煮令熟。去羊心。次入藥五錢。生薑半分。同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放溫分為二服。

治傷寒陽明病譫語。有潮熱。不能食者。必有燥糞在腸胃。若能食者。但耳聾。宜服大承氣湯下之方。

川大黃〔二(一)兩銼碎微炒〕,川芒硝(一兩半),枳實(三分麩炒微黃),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五里再服。以利為度。

治傷寒得汗後。心狂譫語欲走。宜服鉛霜散方。

鉛霜(細研),馬牙硝,人參(去蘆頭),鬱金,茯神(以上各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麥門冬溫水調下二錢。

治傷寒發狂譫語。大便不通。心腹脹滿欲走。宜服鬱金散方。

鬱金(三分),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梔子仁(三分),柴胡(半兩去苗),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犀角屑〔半兩(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煎蔥豉湯下二錢。如人行十里再服。大便通利為度。

治傷寒伏熱在心脾。譫語。其狀如癡人。宜服硃砂散方。

硃砂(半兩細研),太陰玄精(半兩細銼),犀角屑(一兩),鉛霜(半兩細研),紫石英(三分細研水飛過),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訶黎勒皮(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上件四味。同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蔥湯調下二錢。

治傷寒發熱。面目赤黃。煩躁欲走。如見鬼神。譫語不禁。宜服黃藥散方。

黃藥,川大黃(銼碎微炒),梔子仁,人參(去蘆頭),檳榔,鬱金,甘草(炙微赤銼),龍膽(去蘆頭),犀角屑(以上各半兩),川朴硝(一兩),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雞子清調下二錢。蜜水調下亦得。

白話文:

治療傷寒說胡話的各種藥方

第一方: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六成,去渣,不拘時間溫服,以排便順暢為度。

第二方:治療傷寒,心臟虛熱,說胡話、精神恍惚不定 赤茯苓(一兩半),牡蠣(一兩,燒成粉),龍骨(一兩半),黃芩(一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先用兩大杯水,放入一顆羊心煮熟,撈出羊心。接著加入藥粉五錢、生薑半份,一起煎煮至剩七成,去渣,不拘時間,放溫分成兩次服用。

第三方:治療傷寒,陽明病說胡話,有潮熱,不能進食者,必定是有乾燥的糞便積在腸胃中;如果能進食,但有耳聾的症狀,適合服用大承氣湯來瀉下 川大黃(二(一)兩,切碎稍微炒過),川芒硝(一兩半),枳實(三分,麩炒至微黃),厚朴(一兩,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六成,去渣,溫服。如果走五里路後沒有排便,可以再服一次,以排便順暢為度。

第四方:治療傷寒發汗後,心神狂亂、說胡話想亂跑 鉛霜(細研),馬牙硝,人參(去除蘆頭),鬱金,茯神(以上各半兩),甘草(一分,炙烤至微赤,切碎)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煎過的麥門冬溫水調和二錢服用。

第五方:治療傷寒發狂、說胡話,大便不通,心腹脹滿想要亂跑 鬱金(三分),川大黃(一兩半,切碎稍微炒過),梔子仁(三分),柴胡(半兩,去除苗),甘草(一分,炙烤至微赤,切碎),犀角屑(半兩(三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用蔥豉湯送服二錢。如果走十里路後沒有排便,可以再服一次,以大便通暢為度。

第六方:治療傷寒,潛伏的熱氣在心脾,說胡話,樣子像癡呆的人 硃砂(半兩,細研),太陰玄精(半兩,細切),犀角屑(一兩),鉛霜(半兩,細研),紫石英(三分,細研後用水飛過),人參(一兩,去除蘆頭),赤茯苓(一兩),防風(一兩,去除蘆頭),訶黎勒皮(三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再加入前四味藥,一起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蔥湯調和二錢服用。

第七方:治療傷寒發熱,臉色發紅發黃,煩躁不安想亂跑,好像看到鬼神,說胡話不停 黃藥,川大黃(切碎稍微炒過),梔子仁,人參(去除蘆頭),檳榔,鬱金,甘草(炙烤至微赤),龍膽(去除蘆頭),犀角屑(以上各半兩),川朴硝(一兩),紫菀(一兩,洗去苗土)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雞蛋清調和二錢服用,也可以用蜂蜜水調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