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十 (14)
卷第十 (14)
1. 治傷寒譫語諸方
夫傷寒四五日。脈沉。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汗之。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久久則成譫語。發汗後重發其汗亡陽。亦為譫語。其脈反和者不死。陽明病下血而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者而瀉之。濈然汗出者則愈。病若譫言妄語。身有熱。脈當洪大者生。沉細微。手足四逆者死也。
治傷寒邪熱在胃。譫語錯亂。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川升麻,柴胡(去苗),葛根(銼),川芒硝(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藍葉(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譫語。頭疼壯熱。百骨節疼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赤芍藥,知母,梔子仁〔以上各二(一)兩〕,川升麻,黃芩,大青,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石膏(四兩),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邪熱在胃。譫言妄語。身體壯熱。宜服大青散方。
大青(三分),遠志(三分去心),川升麻(一兩半),柴胡(一兩去苗),黃芩(一兩),犀角屑(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蘆根(半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熱毒逼心。譫語見鬼神不安。宜服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半兩),桂心(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生地黃(二斤研絞取汁)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地黃汁中。更入水一大盞。調令勻。入銀器中盛。於甑中蒸半日取出。每服三合。以溫水下之。不計時候服之。
又方。
犀角屑(一兩),黃連(半兩),茯神(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日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膈熱毒。煩悶。譫語失度。宜服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二兩),玄參(一兩半),赤茯苓(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川升麻(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經五六日。未經發汗。大便結澀。譫言妄語。煩躁不安。宜服此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葛根(一兩銼),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治傷寒熱毒在裡。譫言妄語。體熱心躁。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黃芩(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犀角屑(一兩)
白話文:
關於傷寒譫語的各種療法
如果傷寒病程到了四五天,出現脈象沉伏、呼吸急促且胸悶的症狀,這是因為病邪深入體內。若此時反而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會導致體內津液大量流失,大便難以排出,造成表虛裡實的狀況,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譫語。或者,在發汗後又再次發汗,造成陽氣耗散,也會導致譫語。如果脈象反而緩和,這種情況通常不會有生命危險。陽明病患者出現下血並伴隨譫語,這是因為熱邪侵入血室所致。此時如果只有頭部出汗,應該針刺期門穴,針對病邪實際的情況瀉熱。如果能大量出汗,病就會好轉。如果病人胡言亂語,身體發熱,脈象洪大有力,表示情況尚可。如果脈象沉細微弱,手腳冰涼,則情況危險。
治療傷寒邪熱在胃,導致譫語錯亂的方子:犀角散
藥材:犀角屑、川升麻、柴胡(去莖)、葛根(切碎)、川芒硝(以上各一兩)、炙甘草(半兩,微炒切碎)、藍葉(半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煎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譫語,伴隨頭痛、高熱、全身關節疼痛的方子:柴胡散
藥材:柴胡(去莖)、赤芍藥、知母、梔子仁(以上各二兩,或一兩)、川升麻、黃芩、大青、杏仁(湯泡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炙甘草(微炒切碎)(以上各三分)、石膏(四兩)、川大黃(三分,切碎微炒)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加入豆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邪熱在胃,導致胡言亂語、身體高熱的方子:大青散
藥材:大青(三分)、遠志(三分,去心)、川升麻(一兩半)、柴胡(一兩,去莖)、黃芩(一兩)、犀角屑(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炙甘草(半兩,微炒切碎)、蘆根(半兩,切碎)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煎至五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熱毒逼迫心臟,導致譫語、見鬼神、心神不安的方子:漢防己散
藥材:漢防己(半兩)、桂心(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炙甘草(半兩,微炒切碎)、生地黃(二斤,研磨取汁)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細末,加入生地黃汁中,再加入一大碗水,攪拌均勻,放入銀器中,隔水蒸半天取出。每次服用三合(約60毫升),用溫水送服,不拘時間。
又一方劑
藥材:犀角屑(一兩)、黃連(半兩)、茯神(三分)、炙甘草(半兩,微炒切碎)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粗末。每日服用五錢,用水一大碗,煎至五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心胸間有熱毒,導致煩悶、譫語失常的方子:生乾地黃散
藥材:生乾地黃(二兩)、玄參(一兩半)、赤茯苓(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川升麻(一兩)、炙甘草(半兩,微炒切碎)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細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大碗,煎至五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傷寒五六天,未曾發汗,大便乾結、排便困難,導致胡言亂語、煩躁不安的方子
藥材:前胡(一兩,去蘆頭)、葛根(一兩,切碎)、川大黃(二兩,切碎微炒)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細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煎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以排便順暢為止。
治療傷寒熱毒在裡,導致胡言亂語、身體發熱、心煩意亂的方子:葛根散
藥材:葛根(一兩,切碎)、黃芩(一兩)、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柴胡(一兩,去莖)、炙甘草(半兩,微炒切碎)、犀角屑(一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細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煎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以排便順暢為止。
治療傷寒,心臟虛熱,導致譫語、神志恍惚不定的方子:赤茯苓散
藥材:赤茯苓(一兩半)、牡蠣(一兩,燒成粉末)、龍骨(一兩半)、黃芩(一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細末。先用兩大碗水,放入羊心一枚煮熟,取出羊心。再加入藥末五錢,生薑少許,一同煎至七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放溫分兩次服用。
治療傷寒陽明病譫語,伴隨潮熱、不能進食,表示腸胃有燥屎。如果能進食,但有耳聾症狀,則服用大承氣湯來瀉下
藥材:川大黃(二兩或一兩,切碎微炒)、川芒硝(一兩半)、枳實(三分,麩炒至微黃)、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香)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煎至六分。去除藥渣,溫服。如果走五里路左右仍無便意,可以再服一次,以排便順暢為止。
治療傷寒出汗後,出現心神狂亂、譫語、想逃跑的方子:鉛霜散
藥材:鉛霜(細研)、馬牙硝、人參(去蘆頭)、鬱金、茯神(以上各半兩)、炙甘草(一分,微炒切碎)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細末。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麥門冬煎水調服二錢。
治療傷寒發狂、譫語、大便不通、心腹脹滿、想逃跑的方子:鬱金散
藥材:鬱金(三分)、川大黃(一兩半,切碎微炒)、梔子仁(三分)、柴胡(半兩,去莖)、炙甘草(一分,微炒切碎)、犀角屑(半兩或三分)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細末。每次服用,用蔥豉湯送服二錢。如果走十里路左右仍無便意,可以再服一次,以排便順暢為止。
治療傷寒伏熱在心脾,導致譫語,表現像癡呆的方子:朱砂散
藥材:朱砂(半兩,細研)、太陰玄精(半兩,細切)、犀角屑(一兩)、鉛霜(半兩,細研)、紫石英(三分,細研水飛過)、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訶子皮(三分)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細末,加入前面四味細末,一同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蔥湯送服二錢。
治療傷寒發熱、面目赤黃、煩躁想逃跑,像見到鬼神,譫語不停的方子:黃藥散
藥材:黃藥、川大黃(切碎微炒)、梔子仁、人參(去蘆頭)、檳榔、鬱金、炙甘草(微炒切碎)、龍膽(去蘆頭)、犀角屑(以上各半兩)、川朴硝(一兩)、紫菀(一兩,洗去莖土) 做法:將上述藥材搗成細末。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雞蛋清調服二錢。也可以用蜂蜜水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