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三 (1)
卷第二十三 (1)
1. 治中風半身不遂諸方
夫半身不遂者。因脾胃虛弱。血氣偏虛。風邪所侵故也。脾胃為水穀之海。是水穀之精。化為血氣。潤養身體。今脾胃既虛弱。即水穀之精潤養不周。致令血氣偏虛。而為風邪所侵。故半身不遂也。診其脈。寸口沉細。名曰陽中之陰。病苦悲傷不樂。惡聞人聲。少氣。時時汗出。臂偏不舉。又寸口脈偏絕者。則臂偏不遂。其人兩手脈盡絕者。不可治也。
治中風半身不遂。頭目昏痛。心煩體熱。宜服麻黃散方。
白話文:
半身不遂的人,是因為脾胃虛弱,血氣偏虛,受到風邪侵襲所致。脾胃是消化食物的地方,是人體氣血精華所產生的地方,這些精華會轉化為血氣,滋潤身體。現在脾胃虛弱,氣血精華的供應就不夠,導致血氣偏虛,而被風邪入侵。因此才會半身不遂。
診脈時,寸口脈沉細,稱為陽中之陰,患者會感到悲傷難過,不開心,討厭聽到人聲,氣虛,時不時出汗,手臂偏癱。如果寸口脈完全沒有,那麼手臂會完全癱瘓。如果兩手脈搏都沒有,那就無法治療了。
麻黃(二兩去根節),桂心(一兩),葛根(二兩銼),犀角屑(一兩),地骨皮(一兩),丹參(一兩),白朮(一兩),獨活(一兩),芎藭(一兩),石膏(一兩),甘菊花(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麻黃(兩兩,去除根和節) 肉桂心(一兩) 葛根(兩兩,切碎) 犀牛角研末(一兩) 地骨皮(一兩) 丹參(一兩) 白朮(一兩) 獨活(一兩) 川芎(一兩) 石膏(一兩) 甘菊花(一兩) 甘草(半兩,炙烤微赤,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油膩毒滑魚肉。
治中風半身不遂。肢節無力疼痛。宜服附子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藥渣,不分時間趁熱服用。避免食用油膩、有毒、滑膩及魚肉。 用於治療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肢體無力或疼痛,適宜服用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防風(一兩去蘆頭),五加皮(一兩),萆薢(一兩),薏苡仁(一兩),桂心(一兩),牛膝(一兩去苗),獨活(一兩),當歸(一兩),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海桐皮(一兩),木香(一兩),仙靈脾(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話文:
附子(6克,炮製後裂開,去除表皮臍) 防風(6克,去除蘆頭) 五加皮(6克) 萆薢(6克) 薏苡仁(6克) 桂心(6克) 牛膝(6克,去除葉) 獨活(6克) 當歸(6克) 杜仲(6克,去除粗皮,微炙成微黃色,切碎) 海桐皮(6克) 木香(6克) 仙靈脾(6克) 枳殼(6克,炒香至微黃色,去除果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半身不遂。身體筋脈攣急。肝心壅滯。宜服獨活散方。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加入半碗生薑水,煎至六分之一。取出藥渣,不論時間,趁溫熱時服用。
獨活(二兩),黃耆(二兩銼),防風(一兩半去蘆頭),白蘚皮(一兩半),茯神〔一(二)兩)〕羚羊角屑(一兩半),桂心(一兩),酸棗仁(二兩微炒),五加皮(一兩)
白話文:
獨活(80克),黃耆(80克,切碎),防風(60克,去除蘆頭),白蘚皮(60克),茯神(40-80克),羚羊角屑(60克),桂心(40克),酸棗仁(80克,微炒),五加皮(40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半身不遂。筋脈拘急疼痛。宜服牛膝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使用四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藥渣,不分時間趁溫熱服用。 治療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筋脈緊縮疼痛,應服用牛膝散方。
牛膝(二兩去苗),羚羊角屑〔二(一)兩半〕,漏蘆(二兩),敗醬(二兩),茯苓(二兩),酸棗仁(二兩微炒),芎藭(一兩半),防風(一兩去蘆頭),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話文:
- 牛膝(兩片,去除新芽)
- 羚羊角粉(兩片半)
- 漏蘆(兩片)
- 敗醬草(兩片)
- 茯苓(兩片)
- 酸棗仁(兩片,微炒)
- 川芎(一片半)
- 防風(一片,去除蘆頭)
- 枳殼(一片,麩炒至微黃,去除果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荊瀝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中風半身不遂。宜服天麻散方。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搗成粗末後製成粉末。每次服五錢重的藥粉,用一大碗水煎至剩三分之二。過濾掉渣滓,加入一合的荊瀝,再煎煮一兩沸。不計算時間,趁溫熱服用。
天麻(二兩),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白附子(一兩炮裂),白殭蠶(一兩微炒),防風(一兩去蘆頭),麻黃(二兩去根節),甘菊花(一兩半),白蘚皮(一兩),藁本(一兩),羌活(一兩),獨活(一兩),細辛(一兩),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乾蠍(一兩微炒),當歸(一兩),桂心(一兩),白茯苓(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 天麻:2 兩
- 烏蛇:2 兩(用酒浸泡,去除皮骨,炙烤至微黃)
- 白附子:1 兩(炮製後裂開)
- 白殭蠶:1 兩(微炒)
- 防風:1 兩(去除蘆頭)
- 麻黃:2 兩(去除根部和節點)
- 甘菊花:1 兩半
- 白蘚皮:1 兩
- 藁本:1 兩
- 羌活:1 兩
- 獨活:1 兩
- 細辛:1 兩
- 阿膠:1 兩(搗碎,炒至黃色乾燥)
- 乾蠍:1 兩(微炒)
- 當歸:1 兩
- 桂心:1 兩
- 白茯苓:1 兩
- 乾薑:半兩(炮製後裂開,切成小片)
-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成小片)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忌生菜豬雞肉油膩。
治中風半身不遂。筋脈攣急。行立艱難。宜服萆薢丸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篩成粉末。每次飯前服用,用溫酒調服兩錢。避免食用生菜、豬肉、雞肉及油膩食物。 治療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筋脈緊張急促、行走困難,應服用萆薢丸。
萆薢〔二(三)兩銼〕,牛膝(三兩去苗),杜仲(一兩半去粗皮炙微黃銼),酸棗仁(二兩微炒)當歸(一兩),防風(二兩去蘆頭),丹參〔二(一)兩〕,赤芍藥(一兩半),桂心(一兩),石斛(一兩半去根銼),檳榔(二兩),郁李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微炒)
白話文:
- 萆薢:2-3 兩,切碎
- 牛膝:3 兩,去掉根鬚
- 杜仲:1.5 兩,去掉粗皮,烤至微黃色,切碎
- 酸棗仁:2 兩,微炒
- 當歸:1 兩
- 防風:2 兩,去掉蘆頭
- 丹參:2-1 兩
- 赤芍藥:1.5 兩
- 桂心:1 兩
- 石斛:1.5 兩,去掉根部,切碎
- 檳榔:2 兩
- 郁李仁:1.5 兩,用熱水浸泡,去掉皮和尖端,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中風半身不遂。身體頑麻。宜服烏犀丸方。
白話文:
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末。加入煉好的蜂蜜,充分搗勻三百至二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或晚飯前服用,用溫酒送服。
此方適用於治療中風半身不遂、身體麻木等症狀。適合服用烏犀丸。
烏犀角屑(一兩),羚羊角屑(二兩),天南星(一兩醋浸一宿炒令黃),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天麻〔二(一)兩〕,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桂心(一兩),白殭蠶(一兩微炒),乾蠍(一兩微炒),防風(二兩去蘆頭),麻黃(二兩去根節),芎藭(一兩),獨活(一兩),乾薑(一兩炮裂銼),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白朮(一兩),當歸(一兩),白芷(一兩),細辛(一兩),牛膝(一兩去苗),檳榔(一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白附子(一兩炮裂),桑螵蛸(一兩微炒),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
白話文:
烏犀角粉末(50克),羚羊角粉末(100克),天南星(50克,醋泡一晚後炒黃),天雄(50克,炮製後去皮和臍),天麻(100克),烏蛇(100克,酒泡後去皮和骨,炙烤至黃),桂心(50克),白殭蠶(50克,略微炒製),乾蠍(50克,略微炒製),防風(100克,去蘆頭),麻黃(100克,去根和節),川芎(50克),獨活(50克),乾薑(50克,炮製後研成末),川烏頭(50克,炮製後去皮和臍),白朮(50克),當歸(50克),白芷(50克),細辛(50克),牛膝(50克,去幼苗),檳榔(50克),青橘皮(50克,熱水浸泡後去白瓤,烘烤),白附子(50克,炮製後研成末),桑螵蛸(50克,略微炒製),阿膠(50克,搗碎炒至黃色,乾燥),牛黃(5克,研成細粉),麝香(5克,研成細粉)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丸。
治中風半身不遂。或舉體痹麻。宜服牛黃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成粉末,與研磨好的藥物混合均勻,用煉蜜和勻後搗五百到七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飯前服用,用溫酒送服十丸。 治療中風引起的半身不遂,或是全身麻木,適合服用牛黃丸。
牛黃〔一兩(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赤箭(一兩半),白殭蠶(一兩微炒),白附子(一兩炮裂),白花蛇肉(二兩塗酥炙微黃),羌活(三分),桂心(三分),乾蠍(三分微炒)
白話文:
牛黃(一兩,磨成細粉) 麝香(一分,磨成細粉) 赤箭(一兩半) 白僵蠶(一兩,微炒) 白附子(一兩,烤裂) 白花蛇肉(二兩,塗上酥油烤至微黃) 羌活(三分) 桂心(三分) 乾蠍(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牛黃麝香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肝腎久虛。外中風毒。半身不遂。肢節攣急。腰間痠疼。漸覺羸瘦。宜服赤箭丸方。
白話文:
把藥材搗碎成粉末,研磨加入牛黃和麝香,混合均匀。用蜂蜜调和,反复研磨三百到二百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饭前用溫酒送服十五粒。
赤箭(一兩),茯神(一兩),五加皮(一兩),鹿茸(二兩去毛塗酥炙令黃),防風(一兩去蘆頭)牛膝(一兩半去苗),桂心(一兩),獨活(一兩),蛇床子(一兩),菟絲子(三兩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酸棗仁(一兩微炒),山茱萸(一兩),巴戟(一兩),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仙靈脾(一兩),萆薢(一兩銼),石斛(二兩去根),熟乾地黃(一兩)
白話文:
赤箭(30克),茯苓(30克),五加皮(30克),鹿茸(60克,去毛,用酥油烤至金黃色),防風(30克,去蘆頭),牛膝(45克,去苗),桂心(30克),獨活(30克),蛇牀子(30克),菟絲子(90克,用酒浸泡三天,曬乾後搗碎成粉),酸棗仁(30克,稍炒),山茱萸(30克),巴戟(30克),附子(60克,炮裂去皮臍),仙靈脾(30克),萆薢(30克,銼成小片),石斛(60克,去根),熟地黃(30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中風半身不遂。言語謇澀。肌膚頑痹。筋脈不利。骨節疼痛。宜服天雄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混合後再搗數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在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粒。 此方適用於治療中風引起的半身不遂、言語不清、皮膚麻木僵硬、筋脈不暢、骨節疼痛等症狀,宜服用天雄丸。
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羚羊角屑(半兩),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天麻(一兩)桑螵蛸(半兩微炒),蟬殼(半兩),牛膝(半兩去苗),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當歸(半兩),芎藭(半兩),羌活(半兩),白殭蠶(半兩微炒),五加皮(半兩),烏蛇肉(二兩酒浸炙微黃),薏苡仁(半兩),麻黃(一兩去根節),防風(半兩去蘆頭),乾蠍(半兩微炒),乳香(一兩),仙靈脾(一兩),道人頭(一兩),硃砂
白話文:
- 川烏(一兩,用火爆裂後去除外皮和肚臍)
- 羚羊角粉(半兩)
- 牛黃(一分,研磨成細粉)
- 麝香(一分,研磨成細粉)
- 天麻(一兩)
- 桑螵蛸(半兩,略微炒製)
- 蟬蛻(半兩)
- 牛膝(半兩,去除根鬚)
- 附子(一兩,用火爆裂後去除外皮和肚臍)
- 桂心(半兩)
- 當歸(半兩)
- 芎藭(半兩)
- 羌活(半兩)
- 白殭蠶(半兩,略微炒製)
- 五加皮(半兩)
- 烏蛇肉(二兩,用酒浸泡後烤至微黃)
- 薏苡仁(半兩)
- 麻黃(一兩,去除根節)
- 防風(半兩,去除蘆頭)
- 乾蠍(半兩,略微炒製)
- 乳香(一兩)
- 仙靈脾(一兩)
- 道人頭(一兩)
- 硃砂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日三四服。
治中風半身不遂。肢節疼痛無力。宜服仙靈脾浸酒方。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混合後再搗五百到七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用溫酒送服二十粒,可逐漸增加到三十粒,每日服三到四次。 對於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肢體疼痛無力的情況,適合服用仙靈脾浸酒方。
仙靈脾(一兩),天麻(一兩),獨活(一兩),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牛膝(一兩去苗),桂心(一兩半),當歸(一兩),五加皮(一兩),芎藭(一兩),石斛(一兩半去根),茵芋(一兩),萆薢(一兩),狗脊(一兩),海桐皮(一兩),虎脛骨(二兩塗酥炙令黃),鼠黏子(一兩),蒼耳子(一兩),川椒(一兩去閉口及目微炒去汗)
白話文:
仙靈脾(60克),天麻(60克),獨活(60克),天雄(60克,炮裂去皮臍),牛膝(60克,去苗),桂心(90克),當歸(60克),五加皮(60克),芎藭(60克),石斛(90克,去根),茵芋(60克),萆薢(60克),狗脊(60克),海桐皮(60克),虎脛骨(120克,塗酥炙至微黃),鼠黏子(60克),蒼耳子(60克),川椒(60克,去閉口及目,微炒去汗)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二斗浸之。密封。經七日後。每日不計時候。溫服一小盞。常令酒氣相續。其酒。出一盞。入一盞。以藥味薄即止。
白話文:
取出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絹袋裝好,並加入兩鬥好酒浸泡。密封七天後,每天不分時辰,溫服一小杯。要保持酒氣不斷,當藥味變淡時即停止。每一杯酒服用後,再加入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