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二 (1)
卷第九十二 (1)
1. 卷第九十二
2. 治小兒諸淋諸方
夫小兒諸淋者。由腎與膀胱熱也。膀胱與腎為表裡。俱主於水。水入小腸。下於脬。行於陰。為小便也。腎氣下通於陰。水液之道路也。膀胱為津液之腑。膀胱熱。津液內溢。而流於腎。水道不通。水不上不下。停積於脬。腎氣不通於陰。腎熱。其氣則澀。致令水道不利。小便淋瀝。
故謂為淋。其狀。小便出少。起數。小腹急。痛引臍是也。又有石淋。氣淋。熱淋。血淋。寒淋。勞淋。膏淋。諸淋形證殊異。主療不同。今各以其方治之者。故謂之諸淋也。
治小兒諸淋。臍下妨悶。心神煩熱。石燕丸方。
石燕(細研),蘧麥,梔子仁,滑石(細研),木通(銼),葵子,海蛤(細研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蔥白湯下七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諸淋澀。水道中痛。臍下痞滿。石葦散方。
石葦(去毛),葵子,木通(銼),赤茯苓,車前子,蘧麥,榆白皮(銼以上各半兩),滑石(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蔥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分為三(二)服。如人行十里再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諸淋澀不通。車前子散方。
車前子,滑石(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清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諸淋澀。每尿之時。叫啼不出。滑石散方。
滑石(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川朴硝(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蔥白湯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諸淋及熱結。赤澀不通。木通散方。
木通(一分銼),桑根白皮(一分銼),滑石(半兩),冬葵子(一分),川芒硝(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蔥白湯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諸淋。澀痛不利。石葦散方。
石葦(去毛),赤芍藥,川大黃(銼微炒),麥門冬(去心焙),甘草(炙微赤銼),川升麻,川朴硝(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治小兒諸淋澀。臍下連兩膀胱妨悶。及大腸氣壅。牽牛子丸方
牽牛子(微炒),川大黃(銼微炒),川升麻,郁李仁(湯浸去皮微炒研入),川朴硝(以上各半兩),滑石(一兩細研),海蛤(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研下七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諸淋澀。心煩悶亂。車前子散方。
車前子,石燕,麥門冬(去心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白話文:
小兒各種淋症的治療方
小兒發生各種淋症,是因為腎臟和膀胱有熱。膀胱和腎臟互為表裡,都主導體內的水液運行。水液進入小腸,然後下行到膀胱,再經由陰道排出體外,形成小便。腎氣向下通達陰部,是水液排出的通道。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器官。當膀胱有熱時,津液會過多並向下流到腎臟,導致水液排泄不暢,水液停留在膀胱,無法順利上下運行。腎臟有熱,腎氣運行就會變得澀滯,使得排尿更加困難,出現小便淋漓不盡的狀況。
這就稱為淋症。其症狀表現為小便量少,排尿次數增多,小腹部緊迫疼痛,並且疼痛會牽引到肚臍。淋症還有石淋、氣淋、熱淋、血淋、寒淋、勞淋、膏淋等多種類型,每種的症狀和治療方法都不同。以下將分別介紹各種淋症的治療方劑,所以統稱為「諸淋」。
治療小兒各種淋症,症狀為臍下悶脹、心煩發熱的「石燕丸」
藥材:石燕(磨成細粉)、蘧麥、梔子仁、滑石(磨成細粉)、木通(切碎)、葵子、海蛤(磨成細粉),以上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七丸,用蔥白湯送服,每日三到四次。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治療小兒淋症,症狀為排尿澀滯、尿道疼痛、臍下脹滿的「石葦散」
藥材:石葦(去除絨毛)、葵子、木通(切碎)、赤茯苓、車前子、蘧麥、榆白皮(切碎),以上各半兩;滑石,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加入五寸長的蔥白,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分成三(或兩)次服用,每次服藥後,如果人走十里路後再服用一次。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治療小兒淋症,症狀為排尿澀滯不通的「車前子散」
藥材:車前子、滑石,以上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清粥調服,每日三到四次。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治療小兒淋症,症狀為排尿澀滯,每次排尿時啼哭不止的「滑石散」
藥材:滑石(半兩)、甘草(炙微黃,切碎,一分)、川朴硝(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蔥白湯調服,每日三到四次。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治療小兒淋症,症狀為有熱結,排尿赤澀不通的「木通散」
藥材:木通(切碎,一分)、桑根白皮(切碎,一分)、滑石(半兩)、冬葵子(一分)、川芒硝(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蔥白湯調服,每日三到四次。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治療小兒淋症,症狀為排尿澀痛不暢的「石葦散」
藥材:石葦(去除絨毛)、赤芍藥、川大黃(切碎,微炒)、麥門冬(去心,烘焙)、甘草(炙微黃,切碎)、川升麻、川朴硝,以上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計時間,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酌情減少用量服用。
治療小兒淋症,症狀為排尿澀滯,臍下連兩側膀胱悶脹,以及大腸氣滯的「牽牛子丸」
藥材:牽牛子(微炒)、川大黃(切碎,微炒)、川升麻、郁李仁(用湯浸泡後去皮,微炒,磨成粉)、川朴硝,以上各半兩;滑石(磨成細粉)、海蛤(磨成細粉),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七丸,用溫水送服,每日三到四次。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治療小兒淋症,症狀為排尿澀滯,心煩意亂的「車前子散」
藥材:車前子、石燕、麥門冬(去心),以上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不計時間,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酌情減少用量溫服。
另一方
藥材:冬葵子(一兩)、蘧麥(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不計時間,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酌情減少用量溫服。
另一方
藥材:露蜂房、亂髮,以上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全部燒成灰,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溫水調服,每日三到四次。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另一方
藥材:小麥(一合)、蔥白(兩莖,切段)。
將以上藥材用水一大盞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不計時間,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酌情減少用量溫服。
治療小兒淋症,症狀為尿道澀痛的「榆白皮散」
藥材:榆白皮(切碎)、蘧麥,以上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不計時間,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酌情減少用量溫服。
另一方
藥材:車前子(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不計時間,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酌情減少用量溫服。
另一方
藥材:冬葵子(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不計時間,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酌情減少用量溫服。
另一方
取臘月豬油,煉製過濾掉殘渣,每次服用如栗子殼大小。用溫酒一合,攪拌均勻,於空腹及中午各服一次。
另一方,更要根據兒童大小調整用量服用
取小豆葉,搗爛絞汁,每次服用一合,可根據兒童大小調整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