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一 (22)
卷第九十一 (22)
1. 治小兒手足皸裂諸方
夫小兒肌膚軟弱。冬時解脫。觸冒風寒。手足肌肉破。故謂之皸裂也。
治小兒手足凍破。皸裂欲脫方。
川椒(半兩),芎藭(半兩),白芷(一分),防風(一分),乾薑(一分)
上件藥。搗碎。以水一大盞。煎令濃去滓。稍熱數用塗之。
治小兒指凍傷。皸裂腫痛欲墮方。
烏糞(十枚)
上以水三升。煮令沸。看冷暖浸之。冷即再暖用之。半日當愈。
治小兒入水。手足皴裂。腫痛血出方。
上用生胡麻。爛搗塗之。
又方。
豬𦚟(一具細切)
上以熱酒一盞。浸一宿。每用洗之。
又方。
上以棗煮取肉。研細敷之。一宿後。用甘草湯洗即瘥。
白話文:
嬰兒皮膚嬌嫩,冬天衣物脫落,受寒風侵襲,手腳肌肉破損,所以叫做皸裂。
治療嬰兒手腳凍裂、皮膚乾裂將要脫落的方法:
川椒、芎藭各半兩,白芷、防風、乾薑各一分,將這些藥材搗碎,加一大碗水煎煮至濃稠,過濾掉藥渣,稍微放涼後,多次塗抹患處。
治療嬰兒手指凍傷,皮膚乾裂腫痛,快要脫落的方法:
取十枚烏鴉糞便,加三升水煮沸,待水溫合適後浸泡患處,水冷了就再加熱繼續浸泡,半天左右就能痊癒。
治療嬰兒落水後,手腳皮膚粗糙龜裂,腫痛出血的方法:
用生的芝麻搗爛後塗抹患處。
另一種方法:
取一隻豬蹄切碎,用一碗熱酒浸泡一夜,每次用泡過的酒水清洗患處。
另一種方法:
取紅棗煮爛,取出棗肉研磨成細末敷在患處,一夜之後,用甘草水清洗即可痊癒。
2. 治小兒腳瘃諸方
夫小兒腳瘃者。是小兒肉嫩。外風冷中於足掌中湧泉穴也。是兒腳上皮肉間。血氣與風邪相感。使肉硬血氣不通。陽氣不達。致使然也。
治小兒腳瘃。腫硬疼痛。宜用淋蘸方。
川椒(二兩),鹽(一兩)
上以清油五升。煎取三升。頻頻蘸之。候冷即住。其藥重暖三五七度用之。
又方。
附子(一兩),乾薑(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於綿中。裝襪與兒著之。
又方。
上用豬脂。日三二度塗之。
白話文:
小孩子腳痛,是因為孩子肌膚嬌嫩,外邪風寒侵襲了腳底湧泉穴,導致腳部皮肉之間,血液與風邪相搏,使肌肉僵硬、氣血不通、陽氣無法到達,所以才會疼痛。
治療小兒腳痛,腫脹疼痛的,可以使用淋洗的方法:川椒二兩,鹽一兩,用清油五升煎成三升,經常用藥液浸洗患處,等到藥液冷了就停止。藥液需要溫熱,反覆使用三次五次七次。
另一種方法:附子一兩,乾薑二兩,將藥材搗碎成粉末,包在棉布裡,做成襪子讓孩子穿。
還有一種方法:用豬油,一天塗抹三次到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