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一 (1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一 (18)

1. 治小兒疣目諸方

夫小兒疣目者。由附著肉生。如麥豆大。與肉色無異。俗謂之疣子。即疣目也。亦有三數個相聚而生者。割破里狀如筋而強。微有血。而續後又生。此多由風邪客於皮膚。血氣變化所成。故亦有藥治之。亦有法術治之。而並得瘥。此疾多生於手足也。

治小兒疣目方。

桑柴灰〔四斤(升)以湯淋取汁入砂盆內煎如餳〕,附子(二枚去皮臍生用),硇砂(一分研入)糯米(五十粒)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煎內調令勻。每取少許點疣目上。即自落。兼治黑痣。

又方。

桑皮灰,艾灰(各三升)

上件藥。以水五升。淋之。又重淋三遍。以五色帛納汁中合煎令消。點少許於疣目上。則爛脫矣。

又方。

糯米(五十粒)

上於溫石灰里埋之。以爛為度。用針撥破疣目敷之。經宿自落。

又方。

上硫黃細研。調塗疣目上。六七度。

又方。

上松脂柏脂搗末。以石灰汁。調點少許於疣上。自落。

又方。

上七月七日。以大豆一合。拭疣上三遍。即令病人。自種豆於南屋東頭第二流中。豆生四葉。以熱湯沃之瘥。

又方。

上石灰。以醋漬六七日。取汁點疣上。少作瘡即落。

又方。

上以蜘蛛絲纏疣目即落。

又方。

上以杏仁燒令黑。研膏塗之。

又方。

上以牛涎。數數塗疣上。自落。

白話文:

治小兒疣目諸方

小孩子長疣目,是因為有東西附著在肉上長出來的,像麥粒那麼大,和肉色一樣,俗稱疣子,也就是疣目。有的會長出三五個聚集在一起。割開來看,裡面像筋一樣堅韌,會有一點點血,而且割掉後還會再長出來。這大多是因為風邪侵犯皮膚,血氣變化造成的。所以,既可以用藥物治療,也可以用法術治療,都能治好。這種病大多長在手腳上。

治療小兒疣目的方法:

第一方:

取桑柴灰四斤(升),用熱水沖泡取汁,倒入砂鍋煎熬成膏狀,再加入去皮、不去臍的附子兩枚,研磨成粉的硇砂一分,以及五十粒糯米。把這些藥材搗碎研磨成粉,加入煎好的膏中攪拌均勻。每次取少量塗抹在疣目上,疣目就會自行脫落。此方也能治療黑痣。

第二方:

取桑皮灰和艾灰各三升,加五升水浸泡,再重複浸泡三次,然後用五色布包著藥汁一起煎熬至濃縮。取少量塗抹在疣目上,疣目就會爛掉脫落。

第三方:

取五十粒糯米,埋在溫熱的石灰裡,直到糯米爛掉。用針挑破疣目,再將爛糯米敷在上面,一夜之後,疣目就會自行脫落。

第四方:

將硫磺研磨成細粉,調和後塗抹在疣目上,重複六七次。

第五方:

將松脂和柏脂搗碎成粉末,用石灰水調和,取少量塗抹在疣上,疣目就會自行脫落。

第六方:

七月七日這天,取一合大豆,擦拭疣目三次,然後讓病人自己將豆子種在南屋東邊第二個水溝裡。等豆子長出四片葉子後,用熱水澆灌,疣目就會痊癒。

第七方:

將石灰用醋浸泡六七天,取其汁液塗抹在疣目上,稍微長出瘡就會脫落。

第八方:

用蜘蛛絲纏繞疣目,疣目就會脫落。

第九方:

將杏仁燒成黑色,研磨成膏狀塗抹。

第十方:

用牛的口水反覆塗抹在疣目上,疣目就會自行脫落。

2. 治小兒夏月痱瘡諸方

夫盛夏之月。小兒膚腠開。易傷風熱。風熱毒氣。搏於皮膚則生痱瘡。其狀如湯之潑。輕者市市如粟粒。重者熱浸漬成瘡。因以為名。世稱之為痱子也。

治小兒痱子。磨破成瘡。疼痛。宜用止痛生肌。赤石脂散方。

赤石脂(半兩),黃柏(半兩末),白麵(一兩),臘而茶(半兩末),龍腦(一分)

上件藥。同研令勻。每用綿搵撲於瘡上。以瘥為度。

治小兒夏月痱瘡。及熱瘡。葛粉散方。

葛粉(三兩),甘草(一兩生銼),石灰(一兩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綿搵撲於瘡上。以瘥為度。

治小兒體熱痱瘡。滑石散方。

滑石末(三兩),白礬灰(一兩),棗葉(四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溫漿水洗瘡。後取藥敷之。即瘥。

又方。

英粉(半兩),白龍腦(一錢)

上件藥細研。先用棗葉湯洗。後以散撲。

治小兒痱瘡熱破。痛不止方。

干藕節末(二兩),生油麻(三合)

上件藥。先搗油麻如膏。後下藕節末和。別入生蜜。調稀稠得所。塗於瘡上。不過三五度瘥。

白話文:

盛夏時節,小兒皮膚毛孔張開,容易受風熱侵襲。風熱毒邪侵犯皮膚就會長痱子。痱子看起來像被熱水燙到一樣,輕微的像小米粒大小,嚴重的則會浸漬成瘡,因此得名痱子。

治療小兒痱子潰爛疼痛的,可用止痛生肌的赤石脂散:赤石脂半兩、黃柏半兩(研末)、白麵一兩、臘茶半兩(研末)、龍腦一分。將以上藥物研磨均勻,每次用棉花沾藥粉撲在患處,直到痊癒。

治療小兒夏季痱子和熱瘡的,可用葛粉散:葛粉三兩、甘草一兩(生,切碎)、石灰一兩(炒)。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用棉花沾藥粉撲在患處,直到痊癒。

治療小兒體熱引起的痱子的,可用滑石散:滑石粉三兩、白礬灰一兩、棗葉四兩。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先用溫熱的米漿水清洗患處,再敷上藥粉,很快就能痊癒。

另一方:英粉半兩、白龍腦一錢。將以上藥物研磨細膩,先用棗葉水清洗患處,再將藥粉撲上。

治療小兒痱子潰爛疼痛不止的:乾藕節粉二兩、生麻油三合。先將麻油搗成膏狀,再加入藕節粉和生蜂蜜,調成適當稠度,塗抹在患處,通常塗抹三五次就能痊癒。

3. 治小兒湯火瘡諸方

凡小兒被湯潑火燒者。初時慎勿以冷物。及井下泥。及尿泥。並蜜塗拓之。其熱氣得冷。即卻深搏。至入筋骨爛也。所以人中湯火後。筋喜攣縮者。良由此也。

治小兒卒被湯潑火燒。苦劇。大麻子膏方。

大麻子(一合),柏白皮(一兩),白芷(一兩),甘草(一兩),梔子仁(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豬脂一斤。煎白芷色黃為度。以綿濾去滓。盛於瓷器中。候冷。塗於瘡上。日三四度用之。

治小兒被湯潑火燒赤痛者。生地黃膏方。

生地黃(一兩),柏白皮(二兩),苦竹葉(一兩),甘草(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豬脂一斤。煎令地黃色黑。以綿濾去滓。盛於不津器中。候冷。日三度塗之。

治小兒火燒瘡敗壞。宜用羊髓膏方。

羊髓(一斤),柏白皮(一兩),生地黃(一兩),蛇銜草(一兩),黃芩(一兩),梔子仁(一兩),苦竹葉(一兩)

上件藥。細銼。先於鍋中煉羊髓令沸。以下諸藥同煎。候地黃色黑為度。以綿濾去滓。傾於瓷器中。候冷。塗於瘡上。日三度用之。

治小兒湯火瘡。白膏方。

白松脂,白蘞,白芨,定粉(各半兩),乳香(一分),清油(二合),黃蠟(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油入瓷鍋內。用慢火熬令香。下蠟令熔。次下諸藥末。不住手攪熬成膏。以瓷盒盛。候冷。日三四度塗之。

又方。

柏葉(一兩),梔子仁(一兩),胡粉(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羊髓五合。入鐺中。於微火上化之。後下諸藥末。不住手攪熬成膏。盛於不津器中。候冷塗之。以瘥為度。

又方。

白礬(二兩燒灰),梔子仁〔三四(七)枚燒令煙盡為度〕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雞子白調塗之。

又方。

柏白皮(半斤細銼)

上以豬脂五兩。入銚子內。與柏白皮同煎。焦黃色取下。綿濾去滓。納入瓷盒中。候冷塗之。

又方。

上丹參搗末。以羊脂和敷之。

又方。

上黑豆濃煮汁。候冷塗之。亦滅瘢痕。

又方。

死鼠(一枚)

上以清油一升。煎令黑焦。去滓。日三度塗之。

又方。

上榆白皮。嚼熟塗之。

又方。

上梔子仁。以水浸汁。日五六度塗之。

又方。

上菰蔣根。去土燒灰細研。以雞子白和塗之。

又方。

柳白皮(細銼半斤)

上以豬脂一斤。相和。煎候柳皮黑。去滓放冷。日三塗之。

又方。

上雄黃末。以醋調塗之。

又方。

上浮萍草搗末。以溫水調塗之。

又方。

上初被湯火所傷。便取狗毛碎剪。消膠和之。遍塗於瘡上。以帛封之。一封以至痂落。更不易之。亦不痛甚良。

又方。

上新牛糞。取汁塗之。

又方。

上粟米熬令焦。投水中。卻漉出。爛研敷之效。

又方。

上黍米煮粥。以雞子白和敷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燙傷火傷的各種方法

凡是小孩子被熱水燙傷或火燒傷,初期絕對不要用冷的東西、井底泥、尿液和泥土,以及蜂蜜塗抹。因為熱氣遇冷,會使熱深入肌膚,甚至傷及筋骨,導致腐爛。所以有些人燙傷火燒傷後,筋絡會攣縮,就是這個原因。

治療小兒突然被熱水燙傷或火燒傷,疼痛劇烈的方法:大麻子膏方。

大麻子(一合)、柏樹白皮(一兩)、白芷(一兩)、甘草(一兩)、梔子仁(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豬油一斤,煎煮至白芷呈黃色為止,用棉布過濾掉藥渣,盛在瓷器中,待涼後塗於患處,每日三四次。

治療小兒被熱水燙傷或火燒傷,皮膚紅腫疼痛的方法:生地黃膏方。

生地黃(一兩)、柏樹白皮(二兩)、苦竹葉(一兩)、甘草(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豬油一斤,煎煮至生地黃呈黑色為止,用棉布過濾掉藥渣,盛在不滲水的器皿中,待涼後,每日三次塗抹。

治療小兒火燒傷潰爛的方法:羊髓膏方。

羊髓(一斤)、柏樹白皮(一兩)、生地黃(一兩)、蛇銜草(一兩)、黃芩(一兩)、梔子仁(一兩)、苦竹葉(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先在鍋中熬煮羊髓至沸騰,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直到生地黃呈黑色為止,用棉布過濾掉藥渣,倒入瓷器中,待涼後塗於患處,每日三次。

治療小兒燙傷火傷的白膏方。

白松脂、白蘞、白芨、滑石粉(各半兩)、乳香(一分)、清油(二合)、黃蠟(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先將油放入瓷鍋中,用小火熬煮至有香味,再加入黃蠟使其融化,然後加入藥粉,不停攪拌熬成膏狀,盛入瓷盒中,待涼後,每日三四次塗抹。

另一方:

柏樹葉(一兩)、梔子仁(一兩)、胡粉(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取羊髓五合,放入鍋中,用小火加熱使其融化,然後加入藥粉,不停攪拌熬成膏狀,盛入不滲水的器皿中,待涼後塗抹,直至痊癒。

另一方:

白礬(二兩,燒成灰)、梔子仁(三四枚,燒至無煙為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

另一方:

柏樹白皮(半斤,切碎)

用豬油五兩,與柏樹白皮一起放入鍋中煎煮,至呈焦黃色後取出,用棉布過濾掉藥渣,放入瓷盒中,待涼後塗抹。

另一方:

將丹參搗碎成粉末,用羊油混合後敷於患處。

另一方:

將黑豆煮成濃汁,待涼後塗抹,也能消除疤痕。

另一方:

取一隻死老鼠,用清油一升煎煮至焦黑,去除藥渣,每日三次塗抹。

另一方:

將榆樹白皮咀嚼後塗抹。

另一方:

將梔子仁浸泡取汁,每日五六次塗抹。

另一方:

取菰蔣根,去除泥土後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

另一方:

柳樹白皮(切碎半斤)

用豬油一斤混合,煎煮至柳樹皮變黑,去除藥渣後放涼,每日三次塗抹。

另一方:

將雄黃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塗抹。

另一方:

將浮萍草搗碎成粉末,用溫水調和後塗抹。

另一方:

剛被熱水或火燒傷時,立即取碎狗毛,與消膠混合,塗抹於患處,用布包紮,直至痂皮脫落,再也不要更換,這樣就不會太痛,效果很好。

另一方:

取新鮮牛糞的汁液塗抹。

另一方:

將粟米熬至焦黑,放入水中,過濾後,搗碎敷於患處,效果很好。

另一方:

將黍米煮成粥,用雞蛋清調和後敷於患處。

另一方:

將乳香研磨成粉末,薄薄地塗抹。

治療小兒突然被熱水燙傷的方法:

牛皮膠

將牛皮膠與漿水一起放入瓷器中,用小火慢煨至融化,厚厚地塗抹,就能立即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