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一 (15)
卷第九十一 (15)
1. 治小兒漆瘡諸方
夫人無問男女大小。有稟性不耐漆者。凡是見漆及新漆器。便著漆毒。令頭面身體腫起癮疹色赤。生瘡癢痛者是也。
治小兒漆瘡。四肢壯熱。藍葉散方。
藍葉(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川升麻(半兩),犀角屑(三分),木通(半兩銼),茯神(半兩),馬牙硝(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又方。
木通(一分銼),川升麻(一分),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木防己(一分),桑根白皮(半兩銼),川朴硝(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又方。
垂柳枝(五兩),苦參(二兩),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細銼。以水二(三)升。煎至半升。去滓。入墨末一合。攪令勻。熬成膏。以瓷盒盛。候冷。塗於瘡上。
又方。
上濃煎蔓荊湯。看冷熱洗之。
又方。
上川芒硝細研。搗七菰草汁和塗之。
又方。
上取蟹二枚生者。爛搗。以水二合。同絞取汁塗之。
又方。
上糯米嚼令爛塗之。
又方。
上濃煮柳葉湯。看冷熱洗之。
又方。
上茅香漬汁頻洗之。
又方。
上小麥曲搗末。以雞子白和塗之。
又方。
上羊乳汁塗之。
又方。
上濃煎荷葉湯。看冷熱頻洗之。
又方。
上以磨刀石下泥塗之。
又方。
上貫眾搗末。以生油調塗之。
又方。
上以豬脂塗之。
又方。
上以馬尿洗之。
又方。
上薤白生搗如泥塗之。煮汁洗之亦佳。
又方。
上濃煎黃櫨湯。看冷熱洗之。
又方。
又以菜子油塗之。
又方。
上濃煎新糜帚湯。看冷熱洗之。
又方。
上搗韭汁塗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漆瘡的各種方法
不論男女老幼,有些人天生對漆過敏。只要接觸到漆或新的漆器,就會中毒,導致頭面部和身體腫脹、起疹子,皮膚發紅、長瘡,並伴有瘙癢和疼痛。
以下是一些治療小兒漆瘡(伴有四肢發熱)的方劑:
藍葉散方:
將藍葉、麥門冬(去心)、川升麻、犀角屑、木通(銼碎)、茯神、馬牙硝、甘草(炙微赤,銼碎)等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至五分,去渣後放溫,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用量。
另一方劑:
將木通(銼碎)、川升麻、川大黃(銼碎,微炒)、木防己、桑根白皮(銼碎)、川朴硝等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至五分,去渣後放溫,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用量。
另一方劑:
將垂柳枝、苦參、黃連(去須)細碎,加水煎煮至半升,去渣,加入墨末攪拌均勻,熬成膏狀,盛入瓷盒,放涼後塗抹在患處。
其他方法:
- 用濃煎的蔓荊湯,待冷卻後清洗患處。
- 將川芒硝研磨成細粉,與搗碎的七菰草汁混合後塗抹。
- 將兩隻活蟹搗爛,加水絞汁塗抹。
- 將糯米嚼爛後塗抹。
- 用濃煎的柳葉湯,待冷卻後清洗患處。
- 用茅香浸泡的汁液頻繁清洗患處。
- 將小麥曲搗碎,與雞蛋清混合後塗抹。
- 用羊奶塗抹。
- 用濃煎的荷葉湯,待冷卻後頻繁清洗患處。
- 用磨刀石下的泥塗抹。
- 將貫眾搗碎成粉末,用生油調和後塗抹。
- 用豬油塗抹。
- 用馬尿清洗。
- 將薤白搗碎成泥狀塗抹,或用其煮汁清洗患處。
- 用濃煎的黃櫨湯,待冷卻後清洗患處。
- 用菜籽油塗抹。
- 用濃煎的新糜帚湯,待冷卻後清洗患處。
- 用搗碎的韭菜汁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