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一 (1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一 (14)

1. 治小兒身有赤處諸方

夫小兒因汗為風邪熱毒所傷。與血氣相搏。熱氣蒸發於外。其肉色赤而壯熱也。

治小兒身上有赤。引於頰上。或口旁眼下。赤如胭脂。面上皮即皴剝。漸漸引多。此是心熱血凝所為。其治法。宜以小刀子鋒頭鐮破。令血出後。宜服丹參散方。

丹參(一分),黃芩(一分),麻黃(半兩去根節),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菖根(一分銼),犀角屑(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竹葉十片。竹茹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治小兒身上有赤。煩熱。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半兩去心),蘆根(半兩銼),菖根(半兩銼),犀角屑(半兩),漏蘆(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竹葉十片。煎至五分。去滓放溫。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治小兒身上有赤。或瘀腫。或如火丹。煩渴。渾身赤引壯熱。鉛霜散方。

鉛霜(半兩),綠豆粉(半兩)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蕓薹菜汁。調塗之。

又方。

伏龍肝(一兩),亂髮(二兩燒灰)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水調塗赤處。效。

又方。

上桃仁湯。浸去皮。研令爛。以面脂和塗。

又方。

上黃蒿穗。以水濃煎湯。入鹽少許。溫溫洗之。

又方。

上白礬。細研。以生油調塗之。

又方。

上芭蕉根。搗絞汁塗之。

又方。

上水中苔。搗末。以水調塗之。

又方。

上川芒硝。以水研塗之。

白話文:

治小兒身上紅疹諸方

小兒身上出現紅疹,大多是因為汗出受風,導致風邪熱毒入侵,與血氣搏鬥,熱氣外洩,皮膚因此發紅、發熱。

**治療小兒臉頰、口周、眼下出現胭脂色紅疹,皮膚乾燥脫皮,並逐漸擴散的方子:**此乃心熱血凝所致。可用鋒利的小刀輕輕劃破紅疹,放血後,服用丹參散。

丹參、黃芩各一分,麻黃半兩(去根節),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菖蒲根一分(切碎),犀角屑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加入十片竹葉、半錢竹茹,煎至五分,去渣放溫服用。不拘時辰,根據孩子年齡調整用藥量。

**治療小兒身上出現紅疹,伴隨發熱的方子:**服用麥門冬散。

麥門冬半兩(去心),蘆根半兩(切碎),菖蒲根半兩(切碎),犀角屑半兩,漏蘆半兩,炙甘草半兩(微赤,切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加入十片竹葉,煎至五分,去渣放溫服用。不拘時辰,根據孩子年齡調整用藥量。

**治療小兒身上出現紅疹,伴隨腫脹、如火丹般紅疹、口渴、全身發紅發熱的方子:**服用鉛霜散。

鉛霜半兩,綠豆粉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蕓薹菜汁調勻後塗抹患處。

其他治療方法:

  • 伏龍肝一兩,燒成灰的頭髮二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水調勻後塗抹患處。
  • 將桃仁湯浸泡去皮,研磨成糊狀,與面脂混合後塗抹患處。
  • 將艾蒿穗用水濃煎,加少許鹽,溫熱清洗患處。
  • 將白礬研磨成細粉,用生油調勻後塗抹患處。
  • 將芭蕉根搗碎取汁塗抹患處。
  • 將水中苔蘚搗碎成末,用水調勻後塗抹患處。
  • 將芒硝用水研磨後塗抹患處。

2. 治小兒熛瘡諸方

夫小兒熛瘡者。由風起熱毒之氣所傷。客於皮膚。生熛漿而漬成瘡。故名之熛瘡者也。

治小兒熛瘡。梔子膏方。

梔子仁(半兩),川升麻(半兩),犀角屑(半兩),蛇銜(三分),藍葉(一兩),生地黃(一兩),黃芩(半兩),川大黃(一兩)

上件藥。細銼以豬脂一斤。同於鍋內。以微火煎令藥色變。濾去滓。以瓷盒盛。候冷。塗之。

又方。

水銀(一兩),膩粉(一分與水銀於手掌中以津研如泥),松脂(一兩),土蜂房(一兩),黃柏(一兩),川大黃(一兩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煉成豬脂一斤。與藥末同入鐺內。慢火熬令稀稠得所。將水銀膩粉入膏中。攪令勻。膏成。以瓷盒盛。候冷塗之。不過三五上瘥。

治小兒頭上熛漿起。如針蓋。一二日後。面上及胸背生瘡。宜用硃砂膏方。

硃砂(半兩),胡粉(二兩),水銀(半兩)

上件藥。點少水。都研令水銀星盡。以臘月豬脂三兩。入銚子內。慢火上熔化。去滓。入硃砂等。攪成膏。以瓷盒盛。候冷。塗之瘥。

治小兒卒得熛瘡。上赤爛方。

上取牛糞燒灰細研。敷瘡。日三用之。

又方。

上燒鏵鐵。水中淬二十遍。以淬水洗之。

白話文:

小兒熛瘡是由風熱毒邪侵犯皮膚,產生水泡並形成瘡瘍而得名。

治療小兒熛瘡的梔子膏:

將梔子仁、川升麻、犀角屑、蛇銜、藍葉、生地黃、黃芩、川大黃等藥材研磨,用豬油煎熬至藥色改變,過濾藥渣,裝入瓷盒冷卻後塗抹患處。

另一方:

將水銀、膩粉(用唾液研磨成泥狀)、松脂、土蜂房、黃柏、川大黃(生用)等藥材搗碎研磨,用煉好的豬油慢火熬製至濃稠,加入水銀膩粉攪拌均勻,裝入瓷盒冷卻後塗抹患處,通常塗抹三五次就能痊癒。

治療小兒頭上起水泡,類似針帽大小,一两天后蔓延至臉部、胸背的硃砂膏:

將硃砂、胡粉、水銀加少量水研磨至水銀消失,加入臘月豬油慢火熬化,去除雜質,加入研磨好的藥材攪拌成膏,裝入瓷盒冷卻後塗抹患處直至痊癒。

治療小兒突然發作的熛瘡,患處皮膚紅腫潰爛的方子:

將牛糞燒成灰,研磨後敷於患處,一日三次。

另一方:

將燒紅的鐵器淬入水中二十次,用淬過的水清洗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