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 (1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十 (15)

1. 治小兒燕口生瘡諸方

夫小兒燕口生瘡者。因脾胃有客熱。熱氣熏發於口。兩吻生瘡。白色。如燕子之吻。故名為燕口瘡也。

治小兒燕口生瘡。胡粉散方。

胡粉(一分炒令黃),黃連(半兩末)

上件藥。細研令勻。敷於瘡上。

治小兒燕口及重舌。並生熱瘡方。

柘樹根(一握洗去土銼)

上以水煎濃汁。去滓。更煎令稠。日三四上以塗之。

又方。

雞胵黃皮(燒為灰)

上研為末。以乳汁調半錢服之。日三服。

治小兒燕口。及口內生瘡方。

羖羊髭(燒灰)

上研為末。以臘月豬脂和。日三四上塗之效。

又方。

黃連(一兩去須)

上搗羅為末。用蜜調。蒸一炊久。旋與兒吃。

治小兒燕口。兩吻生瘡方。

亂髮(燒灰細研)

上以豬脂和。敷之。

白話文:

小兒嘴巴長瘡,是因為脾胃有積熱,熱氣往上熏到嘴巴,導致嘴唇上長出白色、像燕子嘴巴一樣的瘡,所以叫做燕口瘡。

治療小兒燕口瘡的方法如下:

胡粉散: 將胡粉(一份,炒至黃色)和黃連(半兩,研成粉末)磨細混合,均勻地敷在瘡上。

治療小兒燕口瘡和舌頭潰瘍的方子: 取柘樹根(一把,洗淨泥土後切碎),用水煎煮成濃汁,過濾掉渣滓,再繼續煎熬至濃稠,每天塗抹三四次。

另一方: 將雞內金的黃皮燒成灰,研磨成粉,用母乳調和,每次服用半錢,一天服用三次。

治療小兒燕口瘡及口腔潰瘍的方子: 將羖羊鬍鬚燒成灰,研磨成粉,用臘月豬油調和,每天塗抹三四次。

另一方: 將黃連(一兩,去除鬚根)搗碎研磨成粉,用蜂蜜調和,蒸煮一次,然後讓孩子少量多次服用。

治療小兒燕口瘡,嘴唇長瘡的方子: 將頭髮燒成灰,磨成細粉,用豬油調和後敷在患處。

2. 治小兒月蝕瘡諸方

夫小兒耳鼻口間生瘡者。世謂之月蝕瘡。其瘡隨月生死。因以為名也。世云小兒見月初生。以手指之。則令耳下生瘡。故呼為月蝕瘡也。

治小兒月蝕瘡。生在兩耳上。出膿水不止。宜敷水銀膏方。

水銀(二兩),胡粉(一兩點少水與水銀同研令星盡),黃連(二兩去須研羅為末),松脂(一兩)

上件藥。入乳缽內。研令勻。以糝瘡上。瘡若干。用煉成豬脂和如膏。每用。先以鹽湯洗瘡令淨。拭乾。然後塗之。

治小兒月蝕瘡立效方。

敗鼓皮(一兩燒灰),蝦蟆(一枚燒灰)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煉成豬脂和如膏。塗之。

治小兒月蝕瘡。久不瘥。斑蝥散方。

斑蝥(半分以糯米同炒微黃去翅足),硫黃(半兩細研),䕡茹〔半分(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重入乳缽內。同研如粉。貼於瘡上。即瘥。或瘡干。即以豬脂和塗之。

又方。

乾蟾(一枚五月五日者燒灰),硫黃(一兩細研),白礬〔一(二)兩燒令汁盡〕

上件藥。同細研為散。用敷瘡上。

治小兒月蝕瘡。吳茱萸根散方。

吳茱萸根,地榆根,薔薇根(各半兩)

上件藥。都銼搗。細羅為散。每用。先以溫鹽水洗瘡令淨。拭乾。敷之。

又方。

青蜓(一枚),母豬蹄甲(一枚),救目(月)杖(三分)

上件藥。燒為灰。細研為散。以蜜水和塗。

又方。

虎頭骨(二兩)

上搗細羅為散。以豬脂一升。煎令黃色。膏成。傾於不津器中。候冷。即塗之。

又方。

上以小麥糵。搗羅為末。敷之。

又方。

上以黃連搗羅為末。敷之。

又方。

上地龍糞。燒令赤。研如粉。以豬脂和如膏。敷之。

又方。

上胡粉和土等分。研如粉。敷之。

又方。

上蝦蟆燒灰。細研。以豬脂和。敷之。

又方。

上敗鼓皮。燒灰細研。以豬脂和。敷之。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的小兒月蝕瘡治療方法:

嬰兒耳鼻口周圍長瘡,俗稱月蝕瘡,因為瘡瘍的生長消退與月相有關而得名。民間認為嬰兒見到初生的月亮並用手指指它,就會導致耳下長瘡,所以稱之為月蝕瘡。

以下是一些治療小兒月蝕瘡的處方:

治療小兒耳上長有膿水不止的月蝕瘡:

將水銀二兩、胡粉一兩(少許水與水銀一起研磨至細緻)、黃連二兩(去鬚,研磨成粉)、松脂一兩混合研磨均勻,再用煉好的豬油調成膏狀。使用時,先用鹽水清洗患處,擦乾後塗抹藥膏。

治療小兒月蝕瘡的速效方:

將燒成灰的敗鼓皮一兩和燒成灰的蟾蜍一隻,研磨成粉末,再用煉好的豬油調成膏狀塗抹。

治療久治不癒的月蝕瘡(斑蝥散方):

將用糯米同炒至微黃並去除翅足的斑蝥半份、硫磺半兩(研磨成細粉)、䕡茹半兩(或兩,原文不確定)混合研磨成細粉,再貼於患處。如果瘡瘍乾燥,則用豬油調和塗抹。

另一種治療方法:

將五月五日捕捉的乾蟾蜍一隻燒成灰,與研磨成細粉的硫磺一兩、燒至水分蒸乾的白礬一兩(或二兩,原文不確定)混合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

治療小兒月蝕瘡的吳茱萸根散方:

將吳茱萸根、地榆根、薔薇根各半兩,切碎研磨成細粉。使用時,先用溫鹽水清洗患處,擦乾後敷藥。

另一種治療方法:

將蜻蜓一隻、母豬蹄甲一隻、救目(月)杖三分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蜂蜜水調和塗抹。

另一種治療方法:

將虎頭骨二兩研磨成細粉,用一升豬油煎至黃色,製成藥膏,冷卻後塗抹。

另一種治療方法:

將小麥芽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

另一種治療方法:

將黃連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

另一種治療方法:

將地龍糞燒至紅色,研磨成粉末,用豬油調成膏狀敷於患處。

另一種治療方法:

將胡粉和泥土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

另一種治療方法:

將蟾蜍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豬油調和敷於患處。

另一種治療方法:

將敗鼓皮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豬油調和敷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