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十 (11)
卷第九十 (11)
1. 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諸方
夫小兒臟腑熱盛。熱氣衝發皮膚。而外有風濕折之。與血氣相搏。則生瘡甚壯。初赤起㾦癗。後乃生膿汁。隨瘥隨發。或生身體。或生頭面。隨處皆有也。
治小兒頭面身體生赤瘡。濕癢。黃水不止。宜敷漏蘆散方。
漏蘆(一分),當歸(一分銼微炒),黃柏(一分銼),黃連(一分去須),五倍子(一兩燒令煙盡)麝香(一分細研),膩粉(二分研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每用時。先暖鹽漿水洗瘡令淨。拭乾。以生油調稀稠得所。塗於瘡上。如已干處。即不再塗。余濕赤處。即更塗之。以干瘥為度。塗藥後。未得洗之。
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熱瘡。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蛇床子(二兩微炒),黃柏(二兩銼),胡粉(半兩炒令黃色)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若頭上身上生瘡。以生油調如泥。塗之。若面上生瘡。以豬脂和塗之。
治小兒頭面風瘡。及身上或如麻豆。多癢。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微炒),赤小豆(半兩),薰黃(半兩研入),鴿糞(半兩微炒),白礬灰(半兩),葶藶子(一分微炒),皂莢(一分燒灰),漏蘆(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油旋調塗瘡上。以瘥為度。
治小兒頭面身體。卒生惡瘡。胡粉散方。
胡粉(一兩炒令黃色),水銀(一分入少水並胡粉研令星盡),黃連末(一兩)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豬脂調塗之。
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熱痛。黃柏散方。
黃柏〔二(一)兩銼〕,水銀(半兩),苦參(三兩銼),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搗羅為散。以豬脂和攪乳。入研水銀星盡。每使。先用泔清洗瘡令淨。拭乾。敷之。日三上效。
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累醫未效。宜用此方貼之。
吳茱萸(半兩微炒),川大黃(一兩),膩粉(一分),麝香(一分細研),龍膽(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油調。可瘡塗。日二用之。
治小兒頭面及身體生瘡。久不瘥。瘙癢。殺蟲蕪荑散方。
蕪荑(三分微炒),葶藶子(一兩微炒),白礬(一兩燒令汁盡),吳茱萸(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油調。可瘡塗。日二用之。
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皮膚赤焮。瘙癢。雄黃散方。
雄黃(三分細研),白礬(半兩燒令汁盡),井鹽(一分),莽草(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油調。可瘡塗。日三用之。
治小兒頭面身體生瘡。久不瘥。胡粉膏方。
胡粉〔一分(兩)〕,水銀(一兩與胡粉相和點少許水研星盡),白松脂(一兩),豬脂(二兩)
上件藥。先將松脂豬脂入鐺中。煎成膏。以綿濾過。入水銀胡粉。攪令勻。日二塗之瘥。
治小兒頭面身體皆生熱瘡。黃連散方。
白話文:
[治療兒童頭臉身體長瘡的各種方法]
兒童體內臟腑熱氣旺盛,熱氣從皮膚冒出,外面又有風濕影響,和血液氣息交纏,就會產生嚴重的瘡。起初是紅色的小疹,之後會冒出膿汁,好了又再長,可能長在身體,也可能長在頭臉,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現。
治療兒童頭臉身體長紅色濕疹,黃水不斷的藥方:漏蘆散
藥材包含:漏蘆、當歸、黃柏、黃連、五倍子、麝香、膩粉。把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混合均勻。使用前先用溫鹽水清潔患部,擦乾後,用生油調成適當濃度塗在瘡上,乾燥的地方不用再塗,濕潤紅色的地方需再塗,直到乾燥癒合為止。塗藥後,不能洗掉。
治療兒童頭臉身體長熱瘡的藥方:黃連散
藥材包含:黃連、蛇牀子、黃柏、胡粉。研磨成粉,若長在頭部或身體,用生油調成糊狀塗抹;若長在臉上,用豬油調和塗抹。
治療兒童頭臉風瘡,以及身體長像麻豆的疹子,非常癢的藥方:吳茱萸散
藥材包含:吳茱萸、赤小豆、薰黃、鴿糞、白礬灰、葶藶子、皁莢、漏蘆。把這些藥材研磨成粉,用生油調和塗在瘡上,直到痊癒。
接下來的段落,依序介紹了其他針對不同情況的瘡的治療方式,包括:胡粉散、黃柏散、吳茱萸散、蕪荑散、雄黃散、胡粉膏、黃連散、大黃湯、苦參湯、黃連湯、黑豆散、黃黍米散、赤地利散、膩粉、菟絲子湯等。這些藥方都以不同的藥材組合,經由研磨、調和等步驟,用來塗抹或洗浴治療兒童長在頭臉身體上的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