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九 (22)
卷第八十九 (22)
1. 治小兒龜背諸方
夫小兒龜背者。由坐而稍早。為客風吹著脊骨。風氣達於髓。使背高如龜之狀也。
治小兒龜背。宜服麻黃丸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桂心,獨活,防風(去蘆頭),赤芍藥,川大黃(銼微炒),枳殼(麩炒微黃去瓤),松花(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又方。
檳榔(半兩),川大黃(半兩銼微炒),桂心,前胡(去蘆頭),防風(去蘆頭),赤芍藥,獨活,訶黎勒皮,枳殼(麩炒微黃去瓤),麻黃(去根節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治療小兒駝背的方法。小兒駝背是因為長時間坐著,又受到寒風吹襲脊椎,風寒侵入骨髓,導致背部隆起像烏龜背一樣。
治療小兒駝背,可以用麻黃丸。
藥方一:麻黃(三分,去除根節)、桂枝、獨活、防風(去除蘆頭)、赤芍藥、川大黃(切碎微炒)、枳殼(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松花(以上各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丸,用粥送服,一天三次。劑量可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型調整。
另一個藥方:檳榔(半兩)、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桂枝、前胡(去除蘆頭)、防風(去除蘆頭)、赤芍藥、獨活、訶黎勒皮、枳殼(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麻黃(去除根節,以上各一分)。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丸,用粥送服,一天三次。劑量可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型調整。
2. 治小兒龜胸諸方
夫小兒龜胸者。緣肺熱脹滿。致使胸高如龜。又云。多食熱奶。亦能致此也。
治小兒龜胸。肺熱壅滯。心膈滿悶。大黃丸方。
川大黃(三分銼微炒),天門冬(去心焙),百合,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木通(銼)桑根白皮(銼),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川朴硝(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水研破五丸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又方。
甜葶藶(隔紙炒紫色),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麻黃(去根節),川大黃(銼微炒以上各半兩),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水研下五丸。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治小兒龜胸方。
上取龜尿。隨多少。摩胸骨上。即瘥。
白話文:
小兒龜胸是因為肺部熱氣脹滿,導致胸部隆起像龜殼一樣。也有人說,經常喝太熱的奶水也會造成這種情況。
治療小兒龜胸,如果肺熱壅塞,心膈悶滿,可以用大黃丸:
川大黃(三分,切碎微炒)、天門冬(去心烘乾)、百合、杏仁(溫水泡去皮尖,取雙仁麩炒至微黃)、木通(切碎)、桑白皮(切碎)、甜葶藶(隔紙炒至紫色)、川朴硝(以上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用煉蜜和成綠豆大小的丸藥。不限時間,用溫水送服五丸,可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用量。
另一種方法:
甜葶藶(隔紙炒至紫色)、杏仁(溫水泡去皮尖,取雙仁麩炒至微黃)、麻黃(去根節)、川大黃(切碎微炒,以上各半兩)、桂心(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用煉蜜和成綠豆大小的丸藥。不限時間,用溫水送服五丸,可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用量。
還有一種治療小兒龜胸的方法:
取龜尿適量,塗抹在孩子的胸骨上,即可痊癒。
3. 治小兒發不生諸方
夫足少陰為腎之經。其榮在發。小兒稟性少陰。血氣不足。則發疏薄。亦有因瘡而禿落者。皆由傷其氣血。氣血損少。不能榮於發。故令發不生也。
治小兒腦疳。頭髮連根作穗子。脫落不生。兼瘡白禿。發不生者。並宜用生髮神效黑豆膏方。
黑豆(三合),苣蕂(三合),訶黎勒皮(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水拌令勻。內於竹筒中。以亂髮塞口。用煻灰內煨取油。貯於瓷器中。先以米泔皂莢湯洗頭。拭乾。塗之。日再用。十日發生。
又方。
葛根末,豬脂,羊脂(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入銚子內。以慢火熬成膏。收於瓷閤中。每取一錢。塗摩頭上。日再用。不過五七度效。
治小兒白禿。不生髮。燥痛。宜用香薷煎方。
陳香薷(二兩),胡粉(一兩),豬脂(半兩)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香薷。取汁三分。去滓。入胡粉豬脂相和。令勻。塗於頭上。日再用之。
治小兒頭禿不生髮。苦癢。蔓菁子散方。
上取蔓菁子。搗為末。以豬脂調塗於禿處。佳。
又方。
上用貫眾燒灰。細研。以油調敷之。
又方。
上用鯽魚一頭。燒灰。研為末。醬汁和敷之。
又方。
上取楸葉中心嫩者。搗絞取汁。塗之。
又方。
上用麻子一升。熬黑。壓取脂。敷頭上良。
又方。
上用鹽湯洗之。生油和蒲葦灰敷之。
又方。
上用雁脂敷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頭髮不長的方法
孩子的足少陰經脈與腎經相連,頭髮的生長與腎經有關。小兒體質先天不足,氣血不足,就會導致頭髮稀疏,甚至因瘡瘍而脫髮。這些都是因為損傷了氣血,氣血不足以滋養頭髮,所以頭髮才長不出來。
治療小兒腦疳(一種頭部疾病),頭髮成束脫落,伴隨瘡瘍、白禿、頭髮不生長的情況,可以使用生髮神效黑豆膏。
配方:黑豆、苦蕂各三合,訶黎勒皮一兩。將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勻,放入竹筒中,用亂髮堵住筒口,用火灰煨烤提取油脂,貯存在瓷器中。先用米泔水加皂莢水洗頭,擦乾後塗抹藥膏,一天使用兩次,十天左右就能見效。
另一種方法:葛根末、豬脂、羊脂各二兩,放入銚子中,小火熬製成膏,儲存在瓷器中。每次取一錢塗抹頭皮,一天兩次,一般五到七次就能見效。
治療小兒白禿、頭髮不生、乾燥疼痛,可以使用香薷煎方。
配方:陳香薷二兩,胡粉一兩,豬脂半兩,加一大盞水煎煮香薷,取三分之一藥汁,去渣,加入胡粉和豬脂攪拌均勻,塗抹頭皮,每天使用兩次。
治療小兒頭禿不生、奇癢難耐,可以使用蔓菁子散方。
配方:將蔓菁子搗碎成粉末,用豬脂調和後塗抹在禿頂處。
另一種方法:將貫眾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油調和後敷用。
另一種方法:將一條鯽魚燒成灰,研磨成粉末,用醬汁調和後敷用。
另一種方法:取楸樹葉中間嫩的部分,搗碎取汁塗抹。
另一種方法:取麻子一升,熬製成黑色,壓榨出油脂,敷在頭皮上。
另一種方法:用鹽水洗頭,再用生油和蒲葦灰調和後敷用。
另一種方法:用雁脂敷在頭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