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九 (4)

1. 治小兒眼胎赤諸方

夫小兒眼胎赤者。是初生洗目不淨。令穢汁浸漬於眥中。使瞼赤爛。至久不瘥。故云胎赤也。

治小兒眼胎赤。風毒所攻腫痛。升麻散方。

川升麻,黃耆(銼),玄參,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犀角屑,防風(去蘆頭),蕤仁(湯浸去皮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量兒大小。分減溫服。日三四服。

治小兒眼胎赤。腫痛。上焦壅熱。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去心焙),犀角屑,川芒硝,防風(去蘆頭),甘草〔炙(炒)微炒赤銼以上各半兩〕,旋覆花(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溫服。日四五服。

治小兒眼胎赤。久不瘥。牛黃丸方。

牛黃(一分細研),黃連(半兩去須),決明子(一分),蕤仁(一分湯浸去皮),犀角屑(半兩),龍腦〔一分(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五丸。日三四服。更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胎赤眥爛。黃連丸方。

黃連(一兩去須),防風(去蘆頭),龍膽(去蘆頭),川大黃(銼微炒),細辛(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七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眼。經年胎赤。兼有翳膜。杏仁膏方。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研如膏),膩粉〔一分(錢)〕,鹽綠(一分細研),黃連末(一分)

上件藥。同研令勻。以真酥調如膏。攤於銅碗內。以熟芥如雞子大。掘小坑子。內燒艾煙出。便覆銅碗於上熏之。勿令泄氣。候煙盡為度。更重研令勻。每取少許。以綿裹。用人乳汁。浸一宿。日三四度點之。

治小兒眼胎赤。經年月深遠者。宜點銅青散方。

銅青〔一分(錢)〕,膩粉〔一分(錢)〕,龍腦〔半分(錢)〕,乾地龍(一條為末)

上件藥。研令極細。每用半小豆許。點著目眥。日一兩度用之。

治小兒眼胎赤。龍腦煎方。

龍腦〔一分(錢)〕,鹽綠(半兩),蕤仁(一分湯浸去皮)

上件藥。都研令細。以蜜調似面脂。每日三兩上點之。

治小兒眼。胎風赤爛。不以年月發歇頻頻。視物淚出。澀痛不可忍。黃連煎方。

黃連(一兩去須),蘆薈(一分),龍腦〔一分(錢)別研〕

上件藥。先將黃連蘆薈搗羅為末。以新綿裹。用水一大盞。於銀器中。以重湯內煮。候藥汁三分減二。即去藥綿。入龍腦。以瓷瓶子內收。每日三兩上點之。

治小兒眼胎赤。及生瘡。怕見風日方。

龍腦〔半分(錢)細研〕,蕤仁(一分湯浸去皮研),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

白話文:

新生兒眼胎赤,是因為出生時洗眼不乾淨,污穢的汁液浸泡在眼角,導致眼瞼發紅潰爛,久治不癒,所以稱為胎赤。

以下是一些治療小兒眼胎赤的處方:

一、治小兒眼胎赤,風毒侵襲腫痛:升麻散

川升麻、黃耆(切碎)、玄參、甘草(炙烤微紅切碎),以上各半兩;犀角屑、防風(去蘆頭)、蕤仁(水泡去皮),以上各一分。將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至五分,去渣,加入半合竹瀝,再煎沸一兩次,依據孩子年齡,分次溫服,每日三四次。

二、治小兒眼胎赤,腫痛,上焦壅熱:麥門冬散

麥門冬(去心烘乾)、犀角屑、川芒硝、防風(去蘆頭)、甘草(炙烤微紅切碎),以上各半兩;旋覆花一分。將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至五分,去渣,依據孩子年齡,分次溫服,每日四五次。

三、治小兒眼胎赤,久治不癒:牛黃丸

牛黃(一分,研磨細膩)、黃連(半兩,去鬚)、決明子(一分)、蕤仁(一分,水泡去皮)、犀角屑(半兩)、龍腦(一分,研磨細膩)。將藥物研磨成細粉,用煉蜜和成丸,如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五丸,溫水送服,每日三四次,根據孩子年齡調整用量。

四、治小兒胎赤眼角潰爛:黃連丸

黃連(一兩,去鬚)、防風(去蘆頭)、龍膽(去蘆頭)、川大黃(切碎微炒)、細辛,以上各半兩。將藥物研磨成細粉,用煉蜜和成丸,如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七丸,溫水送服,每日三次,根據孩子年齡調整用量。

五、治小兒眼部多年胎赤,伴有翳膜:杏仁膏

杏仁(一兩,水泡去皮尖,研磨成膏狀)、滑石粉(一分)、鉛丹(一分,研磨細膩)、黃連末(一分)。將藥物混合研磨均勻,用豬油調成膏狀,塗在銅碗內,放一顆如雞蛋大小的熟芥菜,挖個小坑,點燃艾草熏之,蓋上銅碗,防止漏氣,待煙盡為止,再次研磨均勻。每次取少量,用棉花包裹,浸泡在人乳中一夜,每日三四次點於患處。

六、治小兒眼胎赤,病程長久:銅青散

銅綠(一分)、滑石粉(一分)、龍腦(半分)、僵蠶(一條,研磨成粉)。將藥物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用半小豆許,點於眼角,每日一兩次。

七、治小兒眼胎赤:龍腦煎

龍腦(一分)、鉛丹(半兩)、蕤仁(一分,水泡去皮)。將藥物研磨細膩,用蜂蜜調成膏狀,每日塗抹三兩次。

八、治小兒眼胎風導致潰爛,反覆發作,視物模糊,眼部澀痛難忍:黃連煎

黃連(一兩,去鬚)、蘆薈(一分)、龍腦(一分,單獨研磨)。先將黃連、蘆薈研磨成細粉,用新棉花包裹,用一大碗水,在銀器中,用大火煎煮,待藥汁減少三分之二,取出藥棉,加入龍腦,用瓷瓶保存,每日塗抹三兩次。

九、治小兒眼胎赤,及生瘡,怕見風日:

龍腦(半分,研磨細膩)、蕤仁(一分,水泡去皮,研磨)、杏仁(一兩,水泡去皮尖,雙仁研磨)。加少量水,研磨成乳狀,每日三四次點於患處。

十、治小兒眼胎赤,癢痛:

龍腦(半錢,研磨細膩)、桑葉(五兩,燒成灰)。用二升半水,先煎桑葉灰,取半升,過濾去渣,加入龍腦,攪拌均勻,每日三四次,少量點於患處。

十一、治小兒胎赤眼,洗眼:黃柏湯

黃柏(一兩,切碎)、秦皮(一兩)、蕤仁(一分,水泡去皮)。研磨過篩,每次取五錢,用一大碗水,加五枚棗,煎煮一二十沸,去渣,溫熱洗眼。

十二、治小兒胎赤眼及風赤眼:玉箸煎

蛔蟲(兩條,小兒吐出的為佳)。將蟲子放在瓷器中,用紙包好,埋在潮濕的地方五十天后取出,蟲子會化成水,用瓷瓶盛裝,每日用銅筷子沾取少量,點於眼角,晚上睡覺前再點一次。

十三、治小兒眼胎赤,及生瘡:

芒硝(半兩,研磨細膩)。取臘月豬膽三枚,將芒硝放入膽中浸泡,陰乾後取出芒硝,與少量龍腦一起研磨細膩,點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