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八 (18)
卷第八十八 (18)
1. 治小兒屍疰諸方
夫小兒屍疰者。是三尸之中。一屍疰也。人無問大小。腹內皆有屍蟲。屍蟲為性惡。多接引外邪。而共為患。小兒血氣衰弱者。精神亦羸。故屍疰因而為病。其狀。沉沉嘿嘿。不的知病之去處。或寒或熱。涉引歲月。遂至於死。死又注易旁人。故名之為屍疰也。
治小兒屍疰。心腹滿脹。疼痛不可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鬼箭羽(半兩),桔梗(半兩去蘆頭),當歸(半兩銼微炒),紫蘇莖葉(半兩),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屍疰。及中惡諸病皆主之。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川升麻(半兩),木香(半兩),檳榔(半兩),桃仁(二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佳),桑根白皮(半兩銼),麝香(一錢細研),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日四五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屍疰鬼癖。心腹往來疼痛。或加寒熱恍惚。形色多般。桃仁散方。
桃仁(三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木香(一分),人參(一分去蘆頭),虎頭骨(一分塗酥炙令黃),檳榔(一分),京三稜(一分微煨銼),白芥子(一分),款冬花(半兩),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麝香(一分細研),干桃柳葉(各半兩),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治小兒屍疰。鬼癖驚癇。魍魎三十六種。無辜天行急黃。並宜服保童丸方。
真珠末(一分),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光明砂(半兩細研水飛過),虎睛(一對酒浸炙令微黃),甘遂(半分煨令微黃),赤芍藥(半兩),赤茯苓(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巴豆(五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三四歲兒。每服。以荊芥湯下二丸。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屍疰。及諸蠱魅。精氣入心腹。使兒刺痛。黃瘦。雌黃丸方。
雌黃(一分細研),雄黃(一分細研),硃砂(一分細研),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麝香(半分細研),白頭翁(一分),徐長卿(一分),羚羊角屑(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青羊脂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日三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屍疰。邪氣入腹。㽲痛。立效方。
雄黃(一分細研),梔子仁(十枚),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入雄黃令勻。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小兒屍疰,是三屍之一種導致的疾病。人體無論大小,腹內都有屍蟲,此蟲性惡,易引外邪入侵而致病。小兒血氣虛弱,精神也差,更容易因此生病。症狀表現為昏昏沉沉,不明原因的寒熱交替,久治不愈,甚至死亡,且可能傳染他人,故名屍疰。
以下是一些治療小兒屍疰的方劑:
木香散方 (治小兒屍疰,心腹脹痛): 木香、鬼箭羽、桔梗、當歸、紫蘇莖葉、檳榔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少量水加薑煎煮服用,可依兒童年齡調整用量。
犀角散方 (治小兒屍疰及中惡): 犀角屑、川升麻、木香、檳榔、桃仁、桑根白皮、麝香、川大黃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溫水送服,一日四到五次,可依兒童年齡調整用量。
桃仁散方 (治小兒屍疰、鬼癖,心腹疼痛,寒熱恍惚): 桃仁、木香、人參、虎頭骨、檳榔、京三稜、白芥子、款冬花、硃砂、麝香、干桃柳葉、桂心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溫水送服,可依兒童年齡調整用量。
保童丸方 (治小兒屍疰、鬼癖、驚癇等症): 真珠末、牛黃、麝香、光明砂、虎睛、甘遂、赤芍藥、赤茯苓、杏仁、甘草、巴豆等藥材研磨成粉末,煉蜜製成丸藥,三四歲兒童每次服用兩丸,用荊芥湯送服,可依兒童年齡調整用量。
雌黃丸方 (治小兒屍疰及蠱魅,心腹刺痛,消瘦): 雌黃、雄黃、硃砂、川大黃、麝香、白頭翁、徐長卿、羚羊角屑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青羊脂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三丸,粥飲送服,一日三次,可依兒童年齡調整用量。
立效方 (治小兒屍疰,腹痛): 雄黃、梔子仁、赤芍藥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溫水送服,可依兒童年齡調整用量。
鬼臼丸方 (治小兒屍疰,消瘦,寒熱交替): 鬼臼、川升麻、麝香、柴胡等藥材研磨成粉末,煉蜜製成丸藥,每次服用十丸,溫水或酒送服,一日三次,可依兒童年齡調整用量。
其他方劑:
- 桃仁湯: 桃仁煎湯服用,能引吐,若不吐則非屍疰。
- 鱉頭散: 鱉頭燒成灰,研磨成粉末服用。
- 雞蛋療法: 生吞雞蛋,或將雞蛋放入口中,搖頭使雞蛋下咽。
(注意:以上僅為古代醫方記載,現代醫學已不采用此類治療方法。 如有相關疾病,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接受現代醫學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