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八 (1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八 (17)

1. 治小兒丁奚腹大幹瘦諸方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每服。用生薑湯下七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丁奚。腹脹。頭大頸細。手腳心熱。唯吃冷水。此是肺臟內疳。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蛇蛻皮(二條燒灰),蟬殼(三十枚),巴豆霜(一字),干蝦蟆(一枚塗醋炙令黃),鉛霜(半錢細研),皮巾子灰(有孔子處取半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每服空心。以漿水粥飲下三丸。後以桃柳湯洗。拭乾。以青衣蓋。良久。有蟲出為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丁奚腹脹乾瘦的各種藥方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棗肉將藥粉和成丸狀,大小如綠豆般。三歲的小孩,每次服用時,用生薑湯送服七丸,一天服用三次。藥量可依據小孩的年齡大小,自行斟酌增減。

治療小兒丁奚,腹部脹大,頭大脖子細,手腳心發熱,只喝冷水,這是肺臟內有疳疾的症狀,使用大黃丸來治療:

將川大黃(一分,切碎稍微炒過)、蛇蛻皮(兩條,燒成灰)、蟬殼(三十個)、巴豆霜(少許)、乾蝦蟆(一隻,塗醋烤黃)、鉛霜(半錢,仔細研磨)、皮巾子灰(取有孔洞的部分,半錢)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全部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和成丸狀,大小如綠豆般。三歲的小孩,每次在空腹時服用,用米漿水或粥水送服三丸。服藥後,用桃柳枝煮的水清洗身體,擦乾後用青布蓋住,過一會兒,若有蟲出來效果最好。藥量可依據小孩的年齡大小,自行斟酌增減服用。

2. 治小兒鬾病諸方

夫鬾病是陰制。小兒所以有此鬾病。由婦人懷娠之時。有惡神道生其腹中。胎妒嫉。而制伏他。小兒令病也。其妊婦不必悉能制鬾。故時人或有此事。鬾之為病。喜微微下利。往來寒熱。毛髮鬇鬡不悅。是其證也。

治小兒中鬾。面色白赤。而復變青者。如醉色。故復發作面赤。若青黑色繞口不治。覺病候晚者死。覺之早者。所中邪氣未入臟腑。又微引乳者。可服此甘草散方。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龍骨(一分),赤茯苓(一分),牡蠣〔一分燒為灰(粉)〕,生乾地黃(一分),黃芩(一分),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淡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白蜜一錢。更煎一兩沸。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日三四服。

治小兒鬾中挾實。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赤芍藥(一分),白蘚皮(半兩),黃芩(一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犀角屑(一分),赤茯苓(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加減服。日三四服。

治小兒生十餘月後。母又有娠。令兒精神不爽。身體萎瘁。名為鬼病。宜服伏翼散方。

上取伏翼燒為灰。細研。以粥飲調下半錢。日四五服效。若炙令香熟。嚼之哺兒亦效。

又方。

冬瓜(四兩切),萹竹(四兩銼)

上以水三升。煎作湯放溫。以洗浴兒效。

又方。

龍膽(半兩去蘆頭)

上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量兒大小。漸漸分減服之。

白話文:

小兒鬾病的治療方法

鬾病是一種陰虛的疾病。小兒患此病,是因為母親懷孕時,有邪氣侵入胎兒腹中,胎兒因妒忌而被邪氣壓制,導致出生後生病。並非所有懷孕婦女都會受到邪氣影響,因此這種疾病時有發生。鬾病的症狀表現為:輕微腹瀉、寒熱交替、毛髮粗糙無光澤。

治療小兒鬾病,如果面色由白轉紅,又變青,像醉酒一樣,反覆出現面紅,或出現青黑色繞口,若發現得晚,則可能危及生命。若發現得早,邪氣尚未侵入臟腑,且還有哺乳的跡象,可服用甘草散:

甘草(一分,炙微紅,切碎)、龍骨(一分)、赤茯苓(一分)、牡蠣(一分,燒成灰)、生地黃(一分)、黃芩(一分)、當歸(半兩,切碎,微炒)、桂心(一分)。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加入淡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渣,加入白蜜一錢,再煎一兩沸。根據孩子年齡調整用量,溫服,每日三至四次。

治療小兒鬾病兼夾實證,宜服用大黃散:

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赤芍藥(一分)、白蘚皮(半兩)、黃芩(一分)、甘草(半兩,炙微紅,切碎)、犀角屑(一分)、赤茯苓(一分)。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至五分,去渣,根據孩子年齡調整用量,每日三至四次。

治療十個月大以上,母親再次懷孕導致孩子精神萎靡,身體消瘦的疾病(鬼病),可服用伏翼散:

取伏翼燒成灰,研磨細粉,用粥水調服,每次半錢,每日四至五次,直至見效。也可將伏翼炙烤至香熟,嚼碎餵食孩子。

其他方法:

方法一:冬瓜(四兩,切塊)、萹竹(四兩,切碎)。用水三升煎煮,放溫後用來洗浴孩子。

方法二:龍膽(半兩,去除根須)。用半碗水煎至六分,去渣,根據孩子年齡調整用量,分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