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八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八 (9)

1. 治小兒痃氣諸方

夫小兒痃氣者。由飲食不調。生冷過度。與臟氣相搏。結聚之所成也。其狀。臍脅兩旁上下。有物弦直。大者如臂。小者如指。絙起急痛。故名痃氣也。

治小兒痃氣急痛。京三稜散方。

京三稜(一分微煨銼),鱉甲(一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大腹子(一分),神麯(一分微炒),訶黎勒皮(一分),蓬莪朮(一分),麥糵(一分炒令微黃),青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黑三稜(半兩銼),厚朴(一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痃氣發。即緊縮痛不欲食。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京三稜(半兩微煨銼),木香(一分)檳榔(半兩),麝香(一分細研),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痃氣。兩脅下緊痛。羸瘦。鱉甲丸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人參(半兩去蘆頭),乾薑(半兩炮裂銼),白朮(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柴胡(半兩去苗),當歸(半兩銼微炒),赤芍藥(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京三稜(一兩微煨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七丸。日三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痃氣。不能下食。肌體瘦。防葵丸方。

防葵(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桔梗(半兩去蘆頭),桂心(半兩),訶黎勒皮(半兩),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用),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杏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晚後再服。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痃氣。食不消化。四肢瘦弱。宜服此方。

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京三稜(半兩微煨銼),芎藭(一分),桔梗(一分去蘆頭),赤茯苓(一分),赤芍藥(一分),乾薑(一分炮裂銼),桂心(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更量兒大小。增減服之。

治小兒痃氣。發即腹痛。不食黃瘦。宜服此方。

訶黎勒皮(三分),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微炒),防葵(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人參(一分去蘆頭),桑菌(一分)

白話文:

小兒痃氣是由於飲食不調、過食生冷,導致臟腑之氣互相搏擊,結聚而成。症狀表現為肚臍和兩脅處,上下有條索狀物,大小如臂或如指,牽拉疼痛,故名為痃氣。

治療小兒痃氣急痛的方子:京三稜散

將京三稜(少許,微煨後磨碎)、鱉甲(等量,塗醋炙烤至黃色,去掉裙邊)、枳殼(等量,麩炒至微黃,去掉內瓤)、大腹皮(等量)、神麴(等量,微炒)、訶黎勒皮(等量)、蓬莪朮(等量)、麥芽(等量,炒至微黃)、青橘皮(等量,湯浸泡去白瓤後焙乾)、黑三稜(半兩,磨碎)、厚朴(等量,去粗皮,塗抹薑汁炙烤至香熟)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粥水送服,一日三次,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藥量。

治療小兒痃氣發作,伴隨腹痛緊縮,不願進食的方子:大黃散

將川大黃(一兩,磨碎微炒)、鱉甲(一兩,塗醋炙烤至黃色,去掉裙邊)、京三稜(半兩,微煨後磨碎)、木香(等量)、檳榔(半兩)、麝香(等量,研磨細粉)、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磨碎)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研磨均勻。每次服用半錢,用粥水送服,一日三到四次,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藥量。

治療小兒痃氣,兩脅下緊痛,消瘦的方子:鱉甲丸

將鱉甲(一兩,塗醋炙烤至黃色,去掉裙邊)、人參(半兩,去掉蘆頭)、乾薑(半兩,炮製後磨碎)、白朮(半兩)、枳殼(半兩,麩炒至微黃,去掉內瓤)、柴胡(半兩,去掉苗)、當歸(半兩,磨碎微炒)、赤芍藥(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泡去白瓤後焙乾)、京三稜(一兩,微煨後磨碎)、川大黃(一兩,磨碎微炒)、厚朴(半兩,去粗皮,塗抹薑汁炙烤至香熟)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和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丸,用生薑湯送服,一日三次,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藥量。

治療小兒痃氣,不能進食,身體消瘦的方子:防葵丸

將防葵(半兩)、當歸(半兩,磨碎微炒)、桔梗(半兩,去掉蘆頭)、桂心(半兩)、訶黎勒皮(半兩)、附子(少許,炮製後去掉皮和臍)、陳橘皮(半兩,湯浸泡去白瓤後焙乾)、川大黃(半兩,磨碎微炒)、吳茱萸(少許,湯浸泡七次後焙乾微炒)、鱉甲(半兩,塗醋炙烤至黃色,去掉裙邊)、杏仁(二十枚,湯浸泡去皮尖和外層薄膜後麩炒至微黃)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和成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丸,用粥水送服,晚上再服用一次,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藥量。

治療小兒痃氣,消化不良,四肢消瘦的方子

將鱉甲(半兩,塗醋炙烤至黃色,去掉裙邊)、枳殼(少許,麩炒至微黃,去掉內瓤)、川大黃(半兩,磨碎微炒)、京三稜(半兩,微煨後磨碎)、芎藭(少許)、桔梗(少許,去掉蘆頭)、赤茯苓(少許)、赤芍藥(少許)、乾薑(少許,炮製後磨碎)、桂心(少許)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和成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丸,用粥水送服,一日三次,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藥量。

治療小兒痃氣發作,伴隨腹痛,不進食,消瘦黃萎的方子

將訶黎勒皮(三分)、鱉甲(半兩,塗醋炙烤至黃色,去掉裙邊)、郁李仁(半兩,湯浸泡去皮後微炒)、防葵(半兩)、川大黃(半兩,磨碎微炒)、人參(少許,去掉蘆頭)、桑菌(少許)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和成麻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丸,用溫酒送服,一日三次,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藥量。

其他方子一

將京三稜(少許,微煨後磨碎)、鱉甲(三分,塗醋炙烤至黃色,去掉裙邊)、川大黃(二兩,磨碎微炒)等藥材,搗碎粗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至五分,去渣,分溫兩次服用,晚上再服用一次,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藥量。

其他方子二

將鱉甲(一個,塗醋炙烤至黃色,去掉裙邊)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少許童子尿煎至五分,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藥量,一日三次,療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