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七 (23)
卷第八十七 (23)
1. 治小兒五疳出蟲諸方
治小兒五疳。下痢羸瘦。鼻癢。田父丸方。
田父(三分炙微黃),夜明沙(半兩微炒),蛇蛻皮(半兩燒灰),胡黃連(三分),牛黃(一錢細研),白礬灰(一分),硃砂(一錢細研),麝香(一錢細研),莨菪子(一分水淘去浮者炒令黃黑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空心以熱水下三丸。服藥後。用桃柳湯洗浴兒了。以青衣蓋覆。良久。當有蟲子出。黃白赤者易治。黑色者難醫。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五疳。定命天靈蓋丸方。
天靈蓋灰(一分),蟾酥(一片如柳葉大),汗襪灰(一分),砒霜(半分),麝香(一分),驢啼護干灰(一分)
上件藥。都研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空心。以溫水下二丸。後以桃柳湯浴兒了。澄浴水清。看盆內當有蟲如蟻子。白即吉。黑即凶。更看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五疳久不瘥。羸瘦極甚。出蟲丸方。
硃砂(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牛黃(一分),蟾酥(半錢),熊膽(一分),蝸牛子(一分炒微黃),夜明沙(一分微炒)
上件藥。都研細羅。以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三丸。更別以水研一丸。滴向鼻中。得嚏五七聲。良久。當有蟲隨汁出。立效。
治小兒五疳。出蟲乾蟾丸方。
乾蟾(一枚燒灰),蟬殼(一分微炒去足),麝香(半分細研),天靈蓋〔半分(兩)燒灰〕,鱉甲(一分塗酥炙焦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燒飯和丸。如綠豆大。二歲以下。以蛤粉湯下一丸。三歲以上至五歲兩丸。服藥後。續以桃柳湯浴兒。後用青衣蓋之。當有蟲子出。赤白者易治。黑者難醫。
治小兒五疳。出蟲。熊膽丸方。
熊膽(細研),硃砂(細研),麝香(細研),蚺蛇膽(細研),蜣螂(微炙),瓜蒂(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用獖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先用桃柳湯浴兒了。用粥飲下三丸。以青衣蓋。當有蟲出也。
治小兒五疳。定命散方。
干蝦蟆(一枚燒為灰),蛇蛻皮(一分炒令黃),蟬殼(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末半錢。研勻。但是一切疳。至午時後。以暖水調下半錢。一歲二歲即服一字。後煎桃柳湯。放溫浴兒了。便用青衣蓋。當有蟲出即效。
治小兒五疳。手足乾瘦。腹脹筋起。鼻癢。昏沉多睡。宜服出蟲蟾頭丸方。
蟾頭(二枚塗酥炙焦黃),皂莢〔一分先於廁中浸七日後以水洗淨剔(刮)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青黛(一分細研),硫黃(一分細研),麝香(半分細研),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空心。以粥飲下三丸。良久。當有蟲出。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五疳,導致下痢、消瘦、鼻子癢的藥方:田父丸
將炙烤至微黃的田父(三分)、微炒過的夜明砂(半兩)、燒成灰的蛇蛻皮(半兩)、胡黃連(三分)、細研的牛黃(一錢)、白礬灰(一分)、細研的硃砂(一錢)、細研的麝香(一錢),以及用水淘洗去除浮物後炒至黃黑色的莨菪子(一分),一起搗碎磨成粉末,再混合均勻,用糯米飯將藥粉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三歲的小孩,空腹時用熱水吞服三丸。服藥後,用桃柳湯給小孩洗澡,然後用青色衣服蓋住,過一會兒,應該會有蟲子排出。排出黃色、白色或紅色的蟲子,比較容易治癒;排出黑色的蟲子,就比較難醫治。藥丸的服用劑量,可以根據小孩的體型大小酌情增減。
治療小兒五疳的藥方:定命天靈蓋丸
將天靈蓋灰(一分)、像柳葉大小的一片蟾酥、汗襪灰(一分)、砒霜(半分)、麝香(一分)、驢蹄護干灰(一分),一起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將藥粉搓成麻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溫水吞服兩丸。服藥後,用桃柳湯給小孩洗澡,洗完澡將水靜置澄清,觀察盆底,應該會有像螞蟻一樣的蟲子出現。出現白色的蟲子是吉兆,出現黑色的蟲子是凶兆。藥丸的服用劑量,可以根據小孩的體型大小酌情增減。
治療小兒五疳,久治不癒,極度消瘦的藥方:出蟲丸
將細研的硃砂(一分)、麝香(一分)、牛黃(一分)、蟾酥(半錢)、熊膽(一分)、炒至微黃的蝸牛子(一分),以及微炒過的夜明砂(一分),一起研磨成細粉,用麵糊將藥粉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用溫水吞服三丸,另外再用水研磨一丸,將藥液滴入鼻中,讓小孩打五到七個噴嚏,過一會兒,應該會有蟲子隨著鼻涕排出,效果迅速。
治療小兒五疳的藥方:出蟲乾蟾丸
將燒成灰的乾蟾(一枚)、微炒過的蟬殼(一分,去除腳)、細研的麝香(半分)、燒成灰的天靈蓋(半分),以及塗上酥油烤至焦黃並去除裙襴的鱉甲(一分),一起搗碎磨成粉末,用燒過的飯將藥粉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兩歲以下的小孩,用蛤粉湯吞服一丸;三歲以上至五歲的小孩,吞服兩丸。服藥後,接著用桃柳湯給小孩洗澡,然後用青色衣服蓋住,應該會有蟲子排出。排出紅色或白色的蟲子,比較容易治癒;排出黑色的蟲子,就比較難醫治。
治療小兒五疳的藥方:出蟲熊膽丸
將細研的熊膽、細研的硃砂、細研的麝香、細研的蚺蛇膽、稍微烤過的蜣螂,以及瓜蒂(以上各半兩),一起搗碎磨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用公豬的膽汁將藥粉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先用桃柳湯給小孩洗澡,然後用稀粥送服三丸,再用青色衣服蓋住,應該就會有蟲子排出。
治療小兒五疳的藥方:定命散
將燒成灰的乾蝦蟆(一枚)、炒至黃色的蛇蛻皮(一分),以及蟬殼(一分),一起搗碎磨成粉末,加入半錢麝香粉,研磨均勻。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疳病,都在中午過後,用溫水調服半錢。一歲或兩歲的小孩,服用一字(古代的重量單位)。服藥後煎煮桃柳湯,待水溫合適時給小孩洗澡,洗完澡後用青色衣服蓋住,應該就會有蟲子排出,效果顯著。
治療小兒五疳,導致手腳乾瘦、腹脹筋起、鼻子癢、昏沉多睡的藥方:出蟲蟾頭丸
將塗上酥油烤至焦黃的蟾頭(兩枚)、先在廁所中浸泡七日後用水洗淨並剔除黑皮,再塗上酥油烤至焦黃並去除種子的皂莢(一分)、細研的青黛(一分)、細研的硫磺(一分)、細研的麝香(半分),以及去除外皮及內心,研磨後用紙包裹擠去油脂的巴豆(七枚),一起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將藥粉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稀粥送服三丸,過一會兒,應該會有蟲子排出。藥丸的服用劑量,可以根據小孩的體型大小酌情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