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七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七 (7)

1. 治小兒腦疳諸方

丁香(一分),蝸牛殼(一分炒令黃),赤小豆(一分),不蚛皂莢(一分並子)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取少許。以竹管子吹入鼻中。五疳悉用之。若病重者。鼻內出蟲子。每日兩度吹入鼻中良。

治小兒腦疳。煩熱。皮乾瘦瘁。青黛散方。

青黛(一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地榆(半兩),蝸牛子(一兩炒令黃),蘭香根(一分),麝香(一分細研),人糞灰(一分),蚺蛇膽(一分研入),龍腦(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亦可用少許吹於鼻中。

治小兒腦疳。頭髮干豎。口生白瘡。凡有諸疳並治之方。

熊膽(一分),蚺蛇膽(一分),蘆薈(一分),龍腦(半分),牛黃(半分),麝香(半分)

上件藥。都細研。以井華水一升。和令勻。以瓷器盛。用重湯煮。數以竹篦攪。勿令藥幹著四畔。候如稀餳。即膏成。每用吹鼻時。先一日。孩子及乳母。斷生冷。醬豆諸熏辛鹹味。熱面魚肉等。然後取二豆許大。漸漸吹鼻。及塗口瘡。並瘥。

治小兒腦疳。鼻塞頭痛。眼目昏暗。羞明怕日。吹鼻龍腦散方。

龍腦(少許細研),蝸牛殼(一分炒令黃),蝦蟆灰(一分),瓜蒂(一分),麝香(少許細研),黃連(一分去須),細辛(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瓷合內貯之。每取少許。吹於鼻中。每日兩上用之。

治小兒腦疳。鼻癢。毛髮作穗。面青羸瘦。益腦吹鼻散方。

地榆末(一分),蝦蟆灰(一分),青黛(半兩),穀精草(一分),干蝸牛殼(十四枚微炒),麝香(一錢)

上件藥。同細研為散。以兩黃米大。吹入鼻中。當有黃水出為效。

又方。

上用鯽魚膽。滴於鼻中。連二五日用之。甚效。

白話文:

治療小兒腦疳的各種藥方

第一個藥方: 丁香(少量)、炒黃的蝸牛殼(少量)、赤小豆(少量)、不蛀的皂莢(包含子)

將以上藥材一起搗碎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用竹管吹入鼻孔。這方法適用於各種疳症。如果病情嚴重,鼻孔會排出蟲子。每天吹入鼻孔兩次,效果很好。

第二個藥方:(治療小兒腦疳,出現煩躁發熱、皮膚乾燥消瘦) 青黛(少量)、炙烤過的甘草(少量)、地榆(少量)、炒黃的蝸牛子(較多)、蘭香根(少量)、細磨的麝香(少量)、人糞灰(少量)、磨入的蚺蛇膽(少量)、細磨的龍腦(少量)

將以上藥材一起搗碎磨成粉末,混合均勻。每次服用,用稀粥水調服約半錢。每日三次,可根據兒童大小酌情增減劑量。也可以少量吹入鼻孔。

第三個藥方:(治療小兒腦疳,出現頭髮乾枯豎立、口中生白瘡,各種疳症都可使用) 熊膽(少量)、蚺蛇膽(少量)、蘆薈(少量)、龍腦(少量)、牛黃(少量)、麝香(少量)

將以上藥材一起細磨。用井水一升調勻,放入瓷器中,隔水加熱煮。煮的時候要用竹製的攪拌器不斷攪動,不要讓藥膏黏在鍋邊。煮到像稀粥一樣濃稠,藥膏就做成了。每次吹入鼻孔前一天,要讓小孩和乳母都停止食用生冷食物、醬、豆類等辛辣鹹味的食物,以及熱麵食、魚肉等。然後取約兩顆豆子大小的藥膏,慢慢吹入鼻孔,並塗抹口瘡,都能治癒。

第四個藥方:(治療小兒腦疳,出現鼻塞頭痛、眼睛昏暗、怕光) 細磨的龍腦(少量)、炒黃的蝸牛殼(少量)、蛤蟆灰(少量)、瓜蒂(少量)、細磨的麝香(少量)、去除鬚根的黃連(少量)、細辛(少量)

將以上藥材一起搗碎磨成粉末,放入瓷瓶中保存。每次取少量,吹入鼻孔,每天使用兩次。

第五個藥方:(治療小兒腦疳,出現鼻癢、毛髮像穗狀、面色發青消瘦) 地榆末(少量)、蛤蟆灰(少量)、青黛(較多)、穀精草(少量)、微炒過的乾蝸牛殼(多個)、麝香(較多)

將以上藥材一起細磨成粉末。每次取約兩顆黃米大小的藥粉,吹入鼻孔。如果鼻孔流出黃色液體,就表示有效。

額外補充的方法: 直接將鯽魚膽汁滴入鼻孔,連續使用兩到五天,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