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七 (6)
卷第八十七 (6)
1. 治小兒內疳諸方
又方。
丁香末(一兩),牛黃(一分),雄黃(一分),黃連末(一分細研),蟾酥(半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以豬膽汁和丸。如粟米粒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另一個藥方:
丁香粉末(一兩)、牛黃(一分)、雄黃(一分)、黃連粉末(一分,需仔細研磨)、蟾酥(半分)。
將以上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豬膽汁調和成丸子,大小如小米粒一般。不拘時間,用薄荷湯送服五顆。可依照兒童的年齡大小,自行斟酌加減藥量。
2. 治小兒腦疳諸方
夫小兒在胎之時。其母挾於風熱。生下之後。熱毒之氣猶在臟腑。不得宣通。因其哺乳不節。胸膈壅滯。則令頭皮光急。發枯作穗。腦熱如火。體多汗流。或頭生瘡。或腮虛腫。若久不瘥。損兒眼目。漸漸羸瘦。頭大項細。故謂之腦疳也。
治小兒腦疳。身熱發枯。牛黃丸方。
牛黃(一分細研),麝香(半分細研),龍腦(半分細研),青黛(半兩細研),熊膽(一分研入),胡黃連(一分),木香(一分),犀角屑(一分),蘆薈(一分細研),蟾酥(半分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麵糊和丸。如黃米大。每服。以溫水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腦疳。是胎熱所為。其疾在頭皮光急。頭髮作穗。或鬢有瘡痍。或時腮虛腫。若患此疾。多損眼目。宜服青黛丸方。
青黛(半兩細研),龍膽(半兩去蘆頭),川升麻(半兩),赤茯神(半兩),黃連(半兩去須),藍子(一分),蜀漆(一分),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腦疳。眼澀多睡。驚悸。不吃奶食。黃瘦。宜服虎睛丸方。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犀角屑(半兩),真珠末(半兩),子芩(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梔子仁(半兩),天竹黃(一分),麝香(半兩細研),龍膽(一分去蘆頭),牛黃(一分細研),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一歲兒以奶汁下一丸。日三服。兒稍大。即以意加丸服之。
治小兒腦疳久不瘥。肌體黃瘦。頭面乾枯。眼鼻生瘡。壯熱多渴。宜服化疳丸方。
蝦蟆灰(半兩),青黛(半兩細研),穀精草灰(一分),牛黃(一分細研),木香(一分),丁香(一分),熊膽(半分研入),蘆薈(一分細研),硃砂(半兩細研以水飛過),麝香(一分細研),犀角屑(一分),膩粉(半分研入),羚羊角屑(一分),砒黃(半分細研),檳榔(一分),胡黃連(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牛黃等。煉蜜和丸。如粟米大。每一歲以粥飲下一丸。日三服。
治小兒腦疳。羸瘦煩熱。龍腦丸方。
龍腦(一錢),牛黃(一分),麝香(一錢),硃砂(一分),熊膽(一分),蘆薈(一分),干蝦蟆灰(一分),雄黃(一分),胡黃連末(一分)
上件藥。都研令如粉。以水化熊膽和丸。如麻子大。若硬。更入糯米飯同丸。每服。用薄荷溫湯下三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腦疳。頭髮干豎。作穗。眼有白膜。鼻頭有瘡。通腦丁香散方。
白話文:
在胎兒時期,如果母親受到風熱影響,孩子出生後,體內可能殘留熱毒,這些熱毒困在臟腑無法順利排出。如果哺乳不定時或過量,會導致孩子胸膈部位阻滯,進而使頭皮變得緊繃、頭髮枯黃且纖細,甚至出現頭部熱如火燒、多汗的情況。有時候,孩子的頭部或腮部會長瘡或浮腫,若長期未能改善,可能會傷害到眼睛,身體逐漸消瘦,呈現頭大頸細的外觀,這種情況被稱為「腦疳」。
治療小兒腦疳,身體發熱,頭髮枯黃的牛黃丸配方如下:
所需材料包括牛黃、麝香、龍腦、青黛、熊膽、胡黃連、木香、犀角屑、蘆薈、蟾酥等,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末,加入麵糊揉成黃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粒,每天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劑量。
治療小兒腦疳,因胎熱引起的疾病,症狀包括頭皮緊繃、頭髮枯黃、鬢角長瘡、腮部浮腫,這種情況會對眼睛造成損害,可服用青黛丸來治療:
所需材料包括青黛、龍膽、川升麻、赤茯神、黃連、藍子、蜀漆、川大黃、甘草等,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末,加入煉蜜揉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粒,每天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劑量。
治療小兒腦疳,眼睛乾澀、多睡、驚悸、不願吃奶、身形黃瘦,可服用虎睛丸:
所需材料包括虎睛、犀角屑、珍珠末、子芩、川大黃、梔子仁、天竹黃、麝香、龍膽、牛黃、巴豆等,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末,加入煉蜜揉成芝麻大小的丸子,一歲大的孩子每次服用一粒,用奶水吞服,每天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劑量。
治療小兒腦疳,長期未愈,肌肉黃瘦,頭臉乾燥,眼鼻生瘡,高熱多渴,可服用化疳丸:
所需材料包括蝦蟆灰、青黛、穀精草灰、牛黃、木香、丁香、熊膽、蘆薈、硃砂、麝香、犀角屑、膩粉、羚羊角屑、砒黃、檳榔、胡黃連等,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末,加入煉蜜揉成粟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粒,用粥水吞服,每天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劑量。
治療小兒腦疳,體弱煩熱,可服用龍腦丸:
所需材料包括龍腦、牛黃、麝香、硃砂、熊膽、蘆薈、幹蝦蟆灰、雄黃、胡黃連末等,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末,加入水溶解的熊膽揉成芝麻大小的丸子,如果太硬,可以加入糯米飯一同揉製,每次服用三粒,用薄荷溫湯吞服,每天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劑量。
治療小兒腦疳,頭髮乾枯直立,眼有白膜,鼻頭長瘡,可使用通腦丁香散:
所需材料包括丁香、蝸牛殼、赤小豆、不蚛皁莢等,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少許,用竹管子吹入鼻中,一天兩次,對於病情嚴重的孩子,鼻內可能會有蟲子排出。
治療小兒腦疳,皮膚乾燥瘦弱,可服用青黛散:
所需材料包括青黛、甘草、地榆、蝸牛子、蘭香根、麝香、人糞灰、蚺蛇膽、龍腦等,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粥水調和吞服,每天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劑量,也可以將少許粉末吹入鼻中。
治療小兒腦疳,頭髮乾枯直立,口腔長白瘡,所有類型的疳病都適用:
所需材料包括熊膽、蚺蛇膽、蘆薈、龍腦、牛黃、麝香等,將這些材料細細研磨,加入井華水調和,放入瓷器中,用雙層鍋蒸煮,同時用竹篦攪拌,避免藥物黏附在容器邊緣,待藥物稠度適中時,即可製成膏狀,每次使用前,孩子和哺乳母親需停止食用生冷、醬豆、燻辣、鹹味、熱麵、魚肉等食物,然後取少量藥膏,漸漸吹入鼻中,或塗抹在口腔瘡口處。
治療小兒腦疳,鼻塞頭痛,視力模糊,畏光,可使用吹鼻龍腦散:
所需材料包括龍腦、蝸牛殼、蝦蟆灰、瓜蒂、麝香、黃連、細辛等,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少許,吹入鼻中,一天兩次。
治療小兒腦疳,鼻癢,毛髮乾枯,面色蒼白,身形消瘦,可使用益腦吹鼻散:
所需材料包括地榆末、蝦蟆灰、青黛、穀精草、幹蝸牛殼、麝香等,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兩黃米大小的粉末,吹入鼻中,會有黃水流出,顯示治療效果。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鯽魚膽滴入鼻中,連續使用五天,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