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六 (13)
卷第八十六 (13)
1. 治小兒驚疳諸方
治小兒驚疳。肌膚羸瘦。心神煩熱。口鼻疳䘌。宜服青黛丸方。
青黛(細研),牛黃(細研),麝香(細研),蘆薈(細研),硃砂(細研),雄黃(細研),犀角屑,真珠末,琥珀末,胡黃連(以上各一分),蟾酥(一杏仁大研入),夜明沙(半分微炒),瓜蒂(半分),龍腦(半分(錢)細研),乾蟾(一枚燒灰),蟬殼(七枚微炒),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母丁香(十枚),蜣螂(二枚用大麥面作餅子裹燒灰)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豬膽汁和丸。如黍米大。每用奶汁化破三(二)丸。一丸滴兒鼻中。二(一)丸灌入口內。立效。
治小兒驚疳。眼熱澀。多睡。心悸不安。肌肉黃瘦。虎睛丸方。
虎睛(一對酒浸炙令黃),犀角屑(半兩),子芩(一兩),山梔子(半兩去皮),川大黃(一兩銼微炒),麝香(一分細研),天竹黃(半兩細研),龍膽(三分去蘆頭),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黃礬(三分燒令赤),真珠末(一分研入),牛黃(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奶汁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驚疳。乳食留滯。身熱腦幹。睡中驚悸。天竹黃丸方。
天竹黃(細研),乾蠍(微炒),雄黃(細研),熊膽(細研),麝香(細研),犀角屑,硃砂(細研)胡黃連,蘆薈(細研),丁香(以上各一分),龍腦(一錢細研),蟾酥(一杏仁大研入),巴豆(三粒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用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空心。以溫水下三丸。
治小兒驚疳。壯熱。及睡中多汗。心神煩躁。多驚。鐵粉丸方。
鐵粉(三分細研),麝香(一錢細研),硃砂(細研),天竹黃(細研),青黛(細研),蛇黃(細研)使君子末,黃連(去須末),熊膽(細研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都研令勻。以粟米飯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每服。用粥飲下三丸。三四歲兒。每服五丸。日二三服。
治小兒驚疳。遍體生瘡。使君子丸方。
使君子(十枚),田父(三枚炙微黃),雄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黃連(半兩去須),硃砂(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一歲以粥飲下一丸。日三服。
治小兒驚疳。遍身壯熱。痰涎不利。青黛丸方。
青黛(半兩),龍腦,膩粉,麝香,蟾酥,晚蠶蛾(微炒以上各半分),白殭蠶(一分末)
上件藥。都細研為末。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薄荷湯調膩粉半字。化破二丸服。得吐瀉出涎黏惡物為度。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驚疳。心悸壯熱。手足抽掣。牛黃丸方。
白話文:
[治療小兒驚疳的各種藥方]
-
治療小兒驚疳,症狀為肌肉消瘦、心神煩熱、口鼻周圍生瘡: 應服用青黛丸。
-
藥材:青黛(細磨)、牛黃(細磨)、麝香(細磨)、蘆薈(細磨)、硃砂(細磨)、雄黃(細磨)、犀角屑、珍珠末、琥珀末、胡黃連(以上各一份),蟾酥(約一顆杏仁大小,磨細加入),夜明砂(半分,稍微炒過),瓜蒂(半分),龍腦(半分,磨細),乾蟾(一枚,燒成灰),蟬蛻(七枚,稍微炒過),虎睛(一對,用酒浸泡一晚後稍微烤過),母丁香(十枚),蜣螂(二枚,用大麥麵做成餅包住燒成灰)。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豬膽汁調和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
-
用法:每次用奶汁化開三丸(或兩丸),一丸滴入嬰兒鼻中,兩丸(或一丸)灌入口中,效果迅速。
-
治療小兒驚疳,症狀為眼睛發熱乾澀、嗜睡、心悸不安、肌肉黃瘦: 服用虎睛丸。
-
藥材:虎睛(一對,用酒浸泡後烤至黃色)、犀角屑(半兩)、子芩(一兩)、山梔子(半兩,去皮)、川大黃(一兩,切碎稍微炒過)、麝香(一分,磨細)、天竹黃(半兩,磨細)、龍膽(三分,去蘆頭)、巴豆(一分,去皮心,磨細後用紙包壓榨去油)、黃礬(三分,燒至紅色)、珍珠末(一分,磨細加入)、牛黃(一分,磨細)。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
-
用法:每次用奶汁送服三丸,可根據嬰兒大小調整劑量。
-
治療小兒驚疳,症狀為乳食積滯、身體發熱、腦門乾燥、睡中驚悸: 服用天竹黃丸。
-
藥材:天竹黃(磨細)、乾蠍(稍微炒過)、雄黃(磨細)、熊膽(磨細)、麝香(磨細)、犀角屑、硃砂(磨細)、胡黃連、蘆薈(磨細)、丁香(以上各一份),龍腦(一錢,磨細),蟾酥(約一顆杏仁大小,磨細加入),巴豆(三粒,去皮心,磨細後用紙包壓榨去油)。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已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用糯米飯調和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
-
用法:每次空腹用溫水送服三丸。
-
治療小兒驚疳,症狀為高熱、睡中多汗、心神煩躁、多驚: 服用鐵粉丸。
-
藥材:鐵粉(三分,磨細)、麝香(一錢,磨細)、硃砂(磨細)、天竹黃(磨細)、青黛(磨細)、蛇黃(磨細)、使君子末、黃連(去須後磨粉)、熊膽(磨細,以上各一份)。
-
製法:將以上藥材混合磨均勻。用小米飯調和製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
-
用法:一兩歲嬰兒每次用粥水送服三丸;三四歲嬰兒每次服五丸。每日服用二至三次。
-
治療小兒驚疳,症狀為全身生瘡: 服用使君子丸。
-
藥材:使君子(十枚)、田父(三枚,烤至微黃)、雄黃(一分,磨細)、麝香(一分,磨細)、黃連(半兩,去須)、硃砂(一分,磨細)。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已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用糯米飯調和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
-
用法:一歲嬰兒每次用粥水送服一丸,每日三次。
-
治療小兒驚疳,症狀為全身高熱、痰涎不利: 服用青黛丸。
-
藥材:青黛(半兩),龍腦、膩粉、麝香、蟾酥、晚蠶蛾(稍微炒過,以上各半分),白殭蠶(一分,磨粉)。
-
製法:將以上藥材都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
-
用法:每次用薄荷湯調和膩粉少許,化開兩丸服用。以吐瀉出黏稠穢物為度。可根據嬰兒大小酌情加減劑量。
-
治療小兒驚疳,症狀為心悸高熱、手足抽搐: 服用牛黃丸。 (這裡的原文沒有說明藥方,所以無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