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六 (14)
卷第八十六 (14)
1. 治小兒驚疳諸方
牛黃(細研),雄黃(細研),天竹黃(細研),硃砂(細研),犀角屑,蟬殼(微炒),乾蠍(微炒以上各一分),蝸牛(三七枚炒令黃),天漿子(二七枚)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薄荷湯下五丸。看兒大小。臨時增減。
治小兒驚疳。身體壯熱。發歇不定。腹中壅悶。宜服膩粉丸方。
膩粉(一錢),麝香(一錢細研),蟾酥(半錢),牛黃(一分細研),硃砂(一分細研),巴豆(二十枚用油一小盞於銚子內煎候熱即一個個拋入油內爆者拈入水內總了控出去黑皮及油用)
上件藥。並須精好。都研令勻。用水浸蒸餅和丸。如黃米大。每服。以粥飲下一丸。日二服。稍利為度。
治小兒驚疳。退上焦熱。胡黃連丸方。
胡黃連(一分末),天竹黃(半兩),蘆薈(半錢),熊膽(半錢),膩粉(半錢),麝香,牛黃,雄黃,硃砂,龍腦(以上各一錢)
上件藥。都細研如粉。用軟飯和丸。如粟粒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
治小兒驚疳兼諸疾。常服萬壽丸方。
人參(去蘆頭),白茯苓,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犀角屑,硃砂(細研水飛過以上各半兩),木香(三分),川大黃(銼微炒),當歸(銼微炒),牛黃(細研),麝香(細研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燒飯和丸。如黍粒大。每服。以溫水下五丸。日三服。
治小兒驚疳。腹中有癖氣。夜啼不止。牛黃丸方。
牛黃(細研),人參(去蘆頭),柏子仁,茯神,赤芍藥,羌活(以上各一分),柴胡(去苗),川大黃(銼微炒),蛇蛻皮(燒灰),大麻仁,鱉甲(塗酥炙令黃去裙襴),檳榔(以上各半兩),蚱蟬(二七枚去翅足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於乳食前。以粥飲下一丸。
白話文:
治療小兒驚疳的各種藥方
- 藥方一: 將牛黃、雄黃、天竹黃、硃砂、犀角屑、蟬蛻(稍微炒過)、全蠍(稍微炒過),各取一份研磨成細末,蝸牛(炒至黃色)取二十一隻,天漿子取十四枚。
將以上藥材全部搗碎、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五顆,用薄荷湯送服,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
- 藥方二: 治療小兒驚疳,身體發熱,時好時壞,腹部脹悶。可以服用膩粉丸。
將膩粉一錢、麝香一錢(研磨成細末)、蟾酥半錢、牛黃一分(研磨成細末)、硃砂一分(研磨成細末),巴豆二十顆(用少量油在鍋中加熱,待油熱後將巴豆逐個放入油中爆裂,撈出放入水中,去除黑皮和油)。
將以上藥材都選用精良的,一起研磨均勻。用水浸泡過的蒸餅調和成丸,大小如黃米。每次服用一顆,用粥水送服,一天服用兩次。以稍有腹瀉為度。
- 藥方三: 治療小兒驚疳,退上焦(指胸膈以上部位)的熱,可服用胡黃連丸。
將胡黃連一分(研磨成末)、天竹黃半兩、蘆薈半錢、熊膽半錢、膩粉半錢、麝香、牛黃、雄黃、硃砂、龍腦(以上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都研磨成細粉,用軟飯調和成丸,大小如粟米。每次服用五顆,用粥水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 藥方四: 治療小兒驚疳兼其他疾病,可長期服用萬壽丸。
將人參(去除蘆頭)、白茯苓、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瓤後烘乾)、犀角屑、硃砂(研磨成細末,用水飛過),以上各取半兩,木香三分,川大黃(稍微炒過)、當歸(稍微炒過),牛黃、麝香(以上各取一分,研磨成細末)。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用燒熟的米飯調和成丸,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五顆,用溫水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 藥方五: 治療小兒驚疳,腹中有硬塊,夜間啼哭不止,可服用牛黃丸。
將牛黃(研磨成細末)、人參(去除蘆頭)、柏子仁、茯神、赤芍藥、羌活,各取一分,柴胡(去除苗)、川大黃(稍微炒過)、蛇蛻皮(燒成灰)、大麻仁、鱉甲(塗上酥油烤黃,去除邊緣)、檳榔,以上各取半兩,蚱蟬(去除翅膀和足,稍微炒過)取十四隻。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在哺乳或進食前服用一顆,用粥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