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九 (21)
卷第九 (21)
1. 治傷寒發汗通用經效諸方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
治傷寒頭痛身熱。四肢不利。宜服解表附子散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一分炮裂銼),麻黃(半兩去根節),桂心(半兩),芎藭(半兩),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生薑。和滓。不計時候熱服。良久。更以熱酒調下一錢。當便汗出。
治傷寒陰陽二毒。出汗敗毒丸方。
乾蠍(半兩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躑躅花(一分),芫花(一分醋炒令乾),硃砂(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水研豉心和丸。如梧桐子大。陽毒煎姜豉湯下七丸。陰毒熱水下七丸。不用衣覆。汗當自出。
治傷寒表裡不解。宜服三神丸方。
附子(半兩燒令半黑),芫花(一兩醋拌炒令黃),皂莢(一兩不蚛者去皮炙焦黃去子)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豆豉心。宿用湯浸。至來旦。研絞。取細稀者。用和藥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十丸。服藥後。或吐或瀉。若得一般。當便為效。
治傷寒。發汗極效方。
蒼朮(四兩銼去皮),甘草(二兩),豬牙皂莢(四梃),麻黃(二兩去根節)
上件藥。生用。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煎三兩沸。不計時候。和滓溫服。蓋覆令汗出。立效。
治傷寒發汗。神驗白散方。
白附子(半兩),附子(半兩去皮臍),半夏(一分),乾薑(一分),天南星(一分),皂莢子仁(一分)
上件藥。皆生用。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入生薑半分。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當有汗出便瘥。
治傷寒發汗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太陰玄精(一兩研細),硫黃(半兩細研),馬牙硝(半兩細研)
上件藥。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熱酒調下一錢。良久。以稀蔥粥投之。通身有汗。
治傷寒發汗。浮萍草散方。
浮萍草(一兩四月十五日者),麻黃(半兩去根節),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汗出立效。
白話文:
[治療傷寒發汗通用且有效的各種處方]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碗水,加入半份生薑和三枚紅棗,煎煮至剩下六分時,濾去藥渣。不拘時間,溫熱服用。
[治療傷寒頭痛、身體發熱、四肢不靈活,宜服用解表附子散]
炮製過的附子一兩(去除皮臍),炮製過的乾薑一分(切碎),麻黃半兩(去除根節),桂心半兩,芎藭半兩,炮製過的烏頭半兩(去除皮臍)。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中碗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六分時,去除生薑。連藥渣一起,不拘時間,溫熱服用。過一會兒,再用熱酒送服一錢,應當就會發汗。
[治療傷寒陰陽二毒,服用出汗敗毒丸]
稍微炒過的乾蠍半兩,麻黃一兩(去除根節),躑躅花一分,醋炒至乾的芫花一分,細研的硃砂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水研磨豆豉心和藥粉製成丸劑,如梧桐子般大小。陽毒症狀用薑豉湯送服七丸,陰毒症狀用熱水送服七丸。不用蓋被子,汗會自然流出。
[治療傷寒表裡不解,宜服用三神丸]
燒至半黑的附子半兩,醋拌炒至黃的芫花一兩,不蛀的皂莢一兩(去除皮,烤焦黃,去除籽)。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浸泡過夜的豆豉心湯,研磨絞汁,取較稀的部分,用來和藥末製成丸劑,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粥送服十丸。服藥後,可能會嘔吐或腹瀉。若出現其中一種情況,就代表藥效發揮。
[治療傷寒,發汗效果極佳的處方]
切碎去皮的蒼朮四兩,甘草二兩,豬牙皂莢四梃,麻黃二兩(去除根節)。
將以上藥材直接使用,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中碗水,煎煮三兩沸,不拘時間,連藥渣一起溫服。蓋被子幫助發汗,立刻見效。
[治療傷寒發汗,效果神奇的白散]
白附子半兩,附子半兩(去除皮臍),半夏一分,乾薑一分,天南星一分,皂莢子仁一分。
將以上藥材都直接使用,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加入半份生薑,用一中碗水,煎煮至剩下六分時,不拘時間,連藥渣一起溫熱服用,應當會發汗,病就好了。
[治療傷寒發汗的處方]
炮製過的附子一兩(去除皮臍),細研的太陰玄精一兩,細研的硫磺半兩,細研的馬牙硝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熱薑酒送服一錢。過一會兒,喝稀蔥粥,全身就會發汗。
[治療傷寒發汗,使用浮萍草散]
四月十五日採摘的浮萍草一兩,麻黃半兩(去除根節),炮製過的附子半兩(去除皮臍),桂心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一中碗水,加入半份生薑,煎煮至剩下六分時,不拘時間,連藥渣一起溫熱服用,發汗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