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五 (40)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五 (40)

1. 治小兒癲癇諸方

夫小兒癲癇者。由風邪熱毒。傷於手少陰之經故也。心為帝王。神之所舍。其臟堅固。不受外邪。若風熱蘊積乘於心。則令恍惚不安。精神離散。榮衛氣亂。陰陽相併。故發癲癇也。又云。小兒在胎之時。其母卒有大驚。精氣並居。則令子癲癇也。

治小兒心臟積熱。時發癲癇。吐嘔涎沫。作驚迷悶。鐵粉丸方。

鐵粉(一兩細研),鉛霜(一分細研),天麻(三分),水銀(半兩),龍齒(一兩細研),天南星(一分),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麝香(一分細研),黑鉛(半兩與水銀結為砂子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竹瀝研化五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癲癇。發動無時。心悶吐沫。雄黃丸方。

雄黃(半兩細研),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鐵粉(半兩細研),豶豬膽(二枚),熊膽(一分),鯉魚膽(二枚),烏牛膽(半枚),青羊膽(二枚),麝香(一錢細研)

上以諸般膽汁。相和令勻。即入諸藥末。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金銀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五歲至七歲。發癇癲。無時發動。口出白沫。遺失大小便不覺。虎睛丸方。

虎睛(一對細研),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露蜂房(半兩微炙),麻黃(半兩去根節),子芩(半兩),鉤藤(半兩),防葵(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龍齒(一兩細研),梔子仁(一兩),銀箔(三十片細研),麝香(一分細研),羌活(三分),柴胡(三分去苗),白蘚皮(三分),川升麻(三分),雷丸(三分),沙參(三分去蘆頭),石膏(一兩細研水飛過),牛黃(一分細研)蚱蟬〔一兩去翅足微炒(炙)〕,蛇蛻皮(一分銼微炒),天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癇癲瘛瘲。發歇無時。地龍散方。

乾地龍(半兩微炒),虎睛(一對微炙),人參(一分去蘆頭)以上三味。同搗羅為末。金箔(三十片),銀箔(三十片),硃砂(一分),雄黃(一分),天竹黃(一分),代赭(一分),鉛霜(一分),鐵粉(一分)

上件藥。都細研。入前三味。再研令勻。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更看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癲癇。至大不瘥。或發。即口出白沫。並大小便出不知。虎睛丸方。

虎睛(一對酒浸一宿微炙細研),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鐵粉(一兩),露蜂房(半兩微炙),羌活(半兩)鉤藤(半兩),牛黃〔半兩(分)細研〕,蚱蟬(四枚去翅足微炙),防葵(半兩),麻黃(半兩去根節),龍齒(一兩細研),川升麻(半兩),細辛(一分),石膏〔一分(兩)細研水飛過〕

白話文:

【治療兒童癲癇各種方法】

兒童癲癇的產生,主要是因為風邪熱毒侵襲,傷害到手少陰心經所致。心臟猶如帝王,是神明寄居之地,本質堅韌,不易受外邪侵犯。然而,一旦風熱積聚,衝擊心臟,就會導致孩子精神恍惚、焦躁不安,精神分散,身體的營養和衛氣混亂,陰陽失調,進而引發癲癇。另外,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遭受重大驚嚇,也可能導致胎兒出生後患有癲癇。

鐵粉丸方,治療兒童心臟積熱,偶爾出現癲癇症狀,伴有嘔吐泡沫,驚嚇昏迷。

所需材料包括:鐵粉(1兩,細研)、鉛霜(1/10兩,細研)、天麻(3/10兩)、水銀(半兩)、龍齒(1兩,細研)、天南星(1/10兩)、硃砂(半兩,細研,用水漂洗過)、麝香(1/10兩,細研)、黑鉛(半兩,與水銀結合為砂子,細研)。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以煉製蜂蜜和成丸,大小如同綠豆。每次服用,可用竹瀝溶解五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酌情增減劑量。

雄黃丸方,治療兒童癲癇,發作無定時,心煩噁心,口吐泡沫。

所需材料包括:雄黃(半兩,細研)、硃砂(半兩,細研,用水漂洗過)、鐵粉(半兩,細研)、豶豬膽(2個)、熊膽(1/10兩)、鯉魚膽(2個)、烏牛膽(半個)、青羊膽(2個)、麝香(1錢,細研)。將各種膽汁混合均勻,加入藥材粉末,揉成綠豆大小的丸。每次服用,可用金銀花茶送服五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酌情增減劑量。

虎睛丸方,治療5-7歲兒童癲癇,隨時可能發作,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

所需材料包括:虎睛(一對,細研)、硃砂(半兩,細研,用水漂洗過)、露蜂房(半兩,輕微烤焙)、麻黃(半兩,去根節)、黃芩(半兩)、鉤藤(半兩)、防葵(1兩)、川大黃(1兩,切碎,輕微炒制)、龍齒(1兩,細研)、梔子仁(1兩)、銀箔(30片,細研)、麝香(1/10兩,細研)、羌活(3/10兩)、柴胡(3/10兩,去苗)、白蘚皮(3/10兩)、川升麻(3/10兩)、雷丸(3/10兩)、沙參(3/10兩,去蘆頭)、石膏(1兩,細研,用水漂洗過)、牛黃(1/10兩,細研)、蚱蟬(1兩,去翅足,輕微炒制)、蛇蛻皮(1/10兩,切碎,輕微炒制)、天麻(半兩)、甘草(半兩,烤紅,切碎)。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煉製蜂蜜,反覆搗製數百次,揉成綠豆大小的丸。每次服用,可用粥飲送服五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酌情增減劑量。

地龍散方,治療兒童癲癇、痙攣,發作不定時。

所需材料包括:乾地龍(半兩,輕微炒制)、虎睛(一對,輕微烤焙)、人參(1/10兩,去蘆頭)。以上三種藥材一同研磨成粉末。再加入金箔(30片)、銀箔(30片)、硃砂(1/10兩)、雄黃(1/10兩)、天竹黃(1/10兩)、代赭(1/10兩)、鉛霜(1/10兩)、鐵粉(1/10兩)。所有藥材細研,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可用溫水調和半錢,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酌情增減劑量。

虎睛丸方,治療兒童長期未愈的癲癇,發作時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

所需材料包括:虎睛(一對,酒浸一夜,輕微烤焙,細研)、硃砂(1兩,細研,用水漂洗過)、鐵粉(1兩)、露蜂房(半兩,輕微烤焙)、羌活(半兩)、鉤藤(半兩)、牛黃(半兩,細研)、蚱蟬(4枚,去翅足,輕微烤焙)、防葵(半兩)、麻黃(半兩,去根節)、龍齒(1兩,細研)、川升麻(半兩)、細辛(1/10兩)、石膏(1/10兩,細研,用水漂洗過)。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加入煉製蜂蜜揉成麻子大小的丸。每次服用,可用溫水送服五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酌情增減劑量。

治療兒童長年未愈的癲癇方。

所需材料包括:鉛(2兩)、硫磺(1兩)、水銀(2兩)、鐵粉(1兩)。首先在鍋中熔化鉛,加入硫磺,持續攪拌炒制,待硫磺煙氣減弱,加入水銀繼續攪拌,然後加入鐵粉,以大火燒製,取出後放置一夜,讓其自然釋放火毒。研磨成極細粉末,用粟米飯和成綠豆大小的丸。每次服用,可用金銀花茶送服五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酌情增減劑量。

治療兒童癲癇等疾病的方子。

所需材料:光明硃砂(2兩,選擇顆粒狀)。將硃砂包裹在金箔中,放入裝有磁石粉的密封瓶中,瓶中留一小孔,放入硃砂,上面再覆蓋磁石粉。瓶口用鉛片封住,用文火養制七天,保持鉛片能被筷子穿透。養製後,去掉鉛片,大火燒斷,待冷卻後,放入乳缽中細研,然後放入通油缽中。用馬牙硝粉覆蓋,放入蒸籠中蒸煮一段時間,硃砂會化為液體。患者餐後,可用溫水調和半錢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酌情增減劑量。

雌黃丸方,治療兒童癲癇即將發作,精神萎靡,視力模糊,痙攣伴隨怪異聲音,咬舌吐沫。

所需材料包括:雌黃(1兩,細研,炒至褐色)、黃丹(1兩,炒至褐色)、麝香(1/10兩)。所有藥材混合細研成粉,加入牛乳一升,慢火熬成膏,揉成綠豆大小的丸。每次服用,可用溫水送服兩丸,每日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酌情增減劑量。

硃砂丸方,治療兒童癲癇,發作不定時。

所需材料包括:硃砂(1兩,細研,用水漂洗過)、鉛霜(1兩)、鐵粉(1兩)、馬牙硝(1兩)。所有藥材細研成麵粉狀,以棗肉和成綠豆大小的丸。每次餐後,可用熱水送服三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酌情增減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