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五 (3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五 (39)

1. 治小兒食癇諸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牛黃等。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三歲以金銀薄荷湯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七歲以下。食癇。壯熱。無辜痃癖。雄黃丸方。

雄黃(半兩細研),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麝香(半兩細研),牛黃(半兩細研),石膏(半兩細研水飛過),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牡蠣粉(半兩),巴豆(半兩去皮心膜壓去油),甘遂(一分煨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粥飲下三丸。如利三兩行(度)勿怪。更隨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食癇。化聚滯奶食。墜涎利大腸。真珠丸方。

真珠(一分末),天竹黃(一分細研),硃砂(一分細研),代赭(半兩),雄黃(半兩細研),蜣螂(半兩微炒),麝香(半兩細研),巴豆(十粒用油煎令褐色與杏仁研),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都研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生薑湯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食癇。心胸痰滯。大小便常多秘澀。防葵丸方。

防葵(半兩末),牛黃(半分),巴豆(二十枚取霜),滑石(半兩),膩粉(一分),蛇蛻皮(一條燒灰),硃砂(一分),麝香(半分)

上件藥。同細研。以糯米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粥飲下二丸。量兒大小。增減服之。

治小兒食癇。乳食不消。心腹壅滯。四肢驚掣。宜服此方。

硃砂(一分),五靈脂(一分),巴豆(五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細研如粉。用燒粟米飯和丸。如黃米大。一二歲兒每服。用溫水下二丸。以吐利為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乳食不消。心腹結實。壯熱煩悶。搖頭反目。口吐涎沫。名為食癇。鉛霜丸方。

鉛霜(一分),膩粉(一分),巴豆(五粒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都研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以通草薄荷湯下一丸。三歲以上。加丸服之。

治小兒食癇。墜痰涎。金箔丸方。

金箔(五片細研),膩粉(三錢),甘遂(一分煨微黃搗為末)

上件藥。相和研令勻。以棗瓤和作劑子。以五片金箔裹上。更著濕紙裹。煻灰火煨勻熱。候冷。取研。丸如綠豆大。每服。以人參湯下二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治療小兒食癇的各種藥方

將以上這些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牛黃等藥材,一起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如麻子般大小的藥丸。三歲兒童用金銀花薄荷湯送服兩丸,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

治療七歲以下兒童因飲食引起的食癇、高燒、不明原因的腹部腫塊(痃癖)的雄黃丸

雄黃(半兩,仔細研磨成粉),硃砂(半兩,仔細研磨成粉,用水飛法處理過),麝香(半兩,仔細研磨成粉),牛黃(半兩,仔細研磨成粉),石膏(半兩,仔細研磨成粉,用水飛法處理過),蕤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紅皮),牡蠣粉(半兩),巴豆(半兩,去除外皮、內心薄膜並壓榨去除油脂),甘遂(一分,微火煨至微黃)。

將以上這些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如黍米般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粥水送服三丸。如果腹瀉三、四次(程度),不用驚慌。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治療小兒食癇、消化積滯的奶食、排除痰涎、疏通大腸的珍珠丸

珍珠(一分,磨成粉末),天竺黃(一分,仔細研磨成粉),硃砂(一分,仔細研磨成粉),代赭石(半兩),雄黃(半兩,仔細研磨成粉),蜣螂(半兩,稍微炒過),麝香(半兩,仔細研磨成粉),巴豆(十粒,用油煎至褐色後與杏仁一起研磨),杏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去除雙仁後用麩皮稍微炒至微黃)。

將以上這些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如綠豆般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生薑湯送服兩丸。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治療小兒食癇、心胸痰多積滯、大小便經常不暢的防葵丸

防葵(半兩,磨成粉末),牛黃(半分),巴豆霜(二十枚巴豆取霜),滑石(半兩),膩粉(一分),蛇蛻皮(一條,燒成灰),硃砂(一分),麝香(半分)。

將以上這些藥材一起仔細研磨,用糯米飯調和,做成如黍米般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粥水送服兩丸,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治療小兒食癇、乳食不消化、心腹脹悶、四肢抽搐的藥方

硃砂(一分),五靈脂(一分),巴豆(五枚,去除外皮和內心後研磨,用紙包裹壓榨去除油脂)。

將以上這些藥材仔細研磨成粉末,用燒熟的粟米飯調和,做成如黃米般大小的藥丸。一到兩歲的兒童每次用溫水送服兩丸,以吐或瀉為佳。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治療小兒乳食不消化、心腹結塊、高燒煩悶、搖頭翻白眼、口吐涎沫,被稱為食癇的鉛霜丸

鉛霜(一分),膩粉(一分),巴豆(五粒,去除外皮和內心後研磨,用紙包裹壓榨去除油脂)。

將以上這些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用糯米飯調和,做成如粟米般大小的藥丸。每次用通草薄荷湯送服一丸。三歲以上的兒童可以增加藥丸服用量。

治療小兒食癇、排除痰涎的金箔丸

金箔(五片,仔細研磨成粉),膩粉(三錢),甘遂(一分,微火煨至微黃後搗成粉末)。

將以上這些藥材混合研磨均勻,用紅棗肉調和製成小劑子,用五片金箔包裹,再用濕紙包裹,放在熱灰中煨熱。待冷卻後取出研磨,做成如綠豆般大小的藥丸。每次用人參湯送服兩丸,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