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五 (35)
卷第八十五 (35)
1. 治小兒驚癇諸方
白蘚皮(一兩),犀角屑(三分),鉤藤(一兩),子芩(三分),龍齒(一兩),蚱蟬(半兩去翅足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澹竹葉七片。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驚癇。壯熱心躁。發歇不定。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馬牙硝(三分),鐵粉(三分),龍齒(三分)
上件藥。搗細研為散。每於乳食後。以熟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心肺積熱。發驚癇。煩悶吐逆。心神昏迷。痰涎壅滯。硃砂丸方。
硃砂(一分細研),牛黃(一分細研),乾蠍(一分微炒),膩粉(一錢),蠶蛾(一分微炒),鉛霜(一分細研),麝香(半錢細研),龍腦(半錢細研),天漿子(二七枚內有物者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薄荷湯化五丸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驚癇。多涎。體熱。犀角丸方。
犀角屑(半兩),天竹黃(半兩細研),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天麻(半兩),白附子(半兩炮裂),鉛霜(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以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煎竹葉湯研下五丸。看兒大小。加減丸數服之。
治小兒驚癇。鎮心丸方。
金箔(五十片細研),銀箔(五十片細研),水銀(半兩以少棗肉研令星盡),牛黃(一分細研),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遠志(一分去心),防葵(半兩),漢防己(一分),白蘞(一分),鐵粉(半兩細研),紫石英(半兩細研水飛過),真珠末(半兩),雄黃(半兩細研),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芍藥(半兩),茯神(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金銀箔等。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薄荷湯研下三丸。日三服。看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治小兒驚癇。壯熱。心神不定。犀角丸方。
犀角屑(半兩),硃砂(一分細研),天竹黃(一分細研),麝香(半兩細研),牛黃(一分細研),天南星(半兩炮裂),乾蠍〔半(一)分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水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薄荷湯下三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驚癇。邪氣。皮肉壯熱。嘔吐心煩。不得安睡。虎睛丸方。
虎睛(一對細研),牛黃(一分),麝香(一分細研),川升麻(半兩),鉤藤(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犀角屑(半兩),天竹黃〔二(一)分細研〕,梔子仁(半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蚱蟬(三枚去翅足微炒),蜣螂(三枚去翅足微炒),蛇蛻皮(五寸燒灰)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以粥飲研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治療小兒驚癇的各種藥方
- 藥方一: 白鮮皮(約37.5克)、犀角屑(約1.1克)、鉤藤(約37.5克)、子芩(約1.1克)、龍齒(約37.5克)、蟬蛻(約18.75克,去除翅膀和腳,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每次服用約3.75克,用一小杯水加入七片淡竹葉,煎煮至剩一半的量,去除藥渣。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服用劑量。
- 藥方二:(治療小兒驚癇,發高燒、煩躁不安、發作不定) 牛黃(約0.375克)、馬牙硝(約1.1克)、鐵粉(約1.1克)、龍齒(約1.1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散。每次在餵奶或吃飯後,用溫開水沖服約1.875克,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 藥方三:(治療小兒心肺積熱,引發驚癇、煩悶嘔吐、神志不清、痰多) 硃砂(約0.375克,研磨成極細粉末)、牛黃(約0.375克,研磨成極細粉末)、全蠍(約0.375克,稍微炒過)、膩粉(約3.75克)、蠶蛾(約0.375克,稍微炒過)、鉛霜(約0.375克,研磨成極細粉末)、麝香(約1.875克,研磨成極細粉末)、龍腦(約1.875克,研磨成極細粉末)、天漿子(約14顆,內部有籽的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用薄荷湯化開五丸服用。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 藥方四:(治療小兒驚癇,多口水、發熱) 犀角屑(約18.75克)、天竹黃(約18.75克,研磨成細粉)、硃砂(約37.5克,研磨成細粉並用水飛過)、天麻(約18.75克)、白附子(約18.75克,炮製使其開裂)、鉛霜(約18.75克,研磨成細粉)。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已研磨好的藥粉,再次研磨均勻。用軟米飯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用煎好的竹葉湯送服五丸。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丸數。
- 藥方五:(治療小兒驚癇) 金箔(約50片,研磨成細粉)、銀箔(約50片,研磨成細粉)、水銀(約18.75克,用少量棗肉研磨至看不到水銀珠)、牛黃(約0.375克,研磨成細粉)、川大黃(約1.1克,切碎稍微炒過)、遠志(約0.375克,去除心部)、防葵(約18.75克)、漢防己(約0.375克)、白蘞(約0.375克)、鐵粉(約18.75克,研磨成細粉)、紫石英(約18.75克,研磨成細粉並用水飛過)、珍珠末(約18.75克)、雄黃(約18.75克,研磨成細粉)、人參(約18.75克,去除蘆頭)、白芍藥(約18.75克)、茯神(約1.1克)。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金銀箔等,全部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用薄荷湯送服三丸,每日三次。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 藥方六:(治療小兒驚癇,高燒、心神不定) 犀角屑(約18.75克)、硃砂(約0.375克,研磨成細粉)、天竹黃(約0.375克,研磨成細粉)、麝香(約18.75克,研磨成細粉)、牛黃(約0.375克,研磨成細粉)、天南星(約18.75克,炮製使其開裂)、全蠍(約0.375克或約1.1克,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水浸泡過的蒸餅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用薄荷湯送服三丸,每日三至四次。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 藥方七:(治療小兒驚癇,邪氣、皮膚發熱、嘔吐煩躁、難以入睡) 虎睛(一對,研磨成細粉)、牛黃(約0.375克)、麝香(約0.375克,研磨成細粉)、川升麻(約18.75克)、鉤藤(約18.75克)、甘草(約18.75克,烤過稍紅切碎)、犀角屑(約18.75克)、天竹黃(約0.75克或約0.375克,研磨成細粉)、梔子仁(約18.75克)、川大黃(約37.5克,切碎稍微炒過)、蟬蛻(三個,去除翅膀和腳,稍微炒過)、蜣螂(三個,去除翅膀和腳,稍微炒過)、蛇蛻皮(約15公分,燒成灰)。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綠豆。三歲兒童,用粥水送服三丸,根據兒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