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五 (2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五 (27)

1. 治小兒一切癇諸方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未滿月及出月。壯熱發癇。宜服鉤藤散方。

鉤藤皮(一分),蚱蟬(二兩微炙),柴胡(半兩去苗),川升麻(半兩),蛇蛻皮(五寸微炙),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石膏(三分細研),黃芩(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三兩沸。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初生百日內發癇。蚱蟬散方。

蚱蟬(三分微炒),黃芩(半兩),赤芍藥(三分),細辛(半兩),鉤藤〔半兩(分)〕,蛇蛻皮(五寸炙令黃色)黃耆(半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溫溫服之。

治小兒百日內發癇。連發不醒。及胎中帶風。體冷麵青。身體反張。麻黃散方。

麻黃(一分去根節),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羌活〔三兩(分)〕,柴胡(三分去苗),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川升麻(一兩),子芩(一兩),葛根(半兩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蛇蛻皮(五寸炙令黃色),石膏(一兩半細研),鉤藤(一分),蚱蟬〔二七枚微炒(炙)黃〕,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更入竹瀝半合。煎三兩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百日以來。至三四歲。肝心風熱。發驚癇連縱。身體如火。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鉤藤(一兩),黃芩(一兩),川升麻(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龍齒(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用水一小盞。入竹葉七片。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一歲至四歲。壯熱。大驚發癇。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細研),蚱蟬(二枚微炙),柴胡(一兩半去苗),川升麻(三分),鉤藤(三分),子芩(一兩),知母(一兩),梔子仁(半兩),龍齒〔一分(兩)〕,赤芍藥(半兩),麻黃(三分去根節),葛根(一兩銼),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一兩沸。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四五歲。忽患驚癇。鉤藤散方。

鉤藤(半兩),犀角屑(一分),牛黃(一分細研),虎睛(一對微炙),防風(一分去蘆頭),梔子仁(半兩),石膏(半兩細研水飛過),蚱蟬(一枚微炙),獨活(一分),人參(一分去蘆頭)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過濾掉藥渣,根據嬰兒的大小調整劑量服用。

治療未滿月或剛滿月的嬰兒,出現高熱、抽搐的鉤藤散方:

鉤藤皮(少量),蟬蛻(稍微烤過,約兩份),柴胡(半份,去除根苗),升麻(半份),蛇蛻皮(烤過,約五寸),甘草(少量,烤至微紅,切碎),石膏(少量,研磨成細末),黃芩(半份),大黃(半份,切碎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過濾掉藥渣,加入半合竹瀝(竹子汁液),再煎煮三兩滾沸即可。根據嬰兒的大小調整劑量溫服。

治療出生百日內嬰兒抽搐的蟬蛻散方:

蟬蛻(少量,稍微炒過),黃芩(半份),赤芍(少量),細辛(半份),鉤藤(半份),蛇蛻皮(烤至黃色,約五寸),黃耆(半份,切碎),甘草(半份,烤至微紅,切碎),牛黃(少量,研磨成細末),麝香(少量,研磨成細末),大黃(一份,切碎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過濾掉藥渣,根據嬰兒的大小調整劑量溫服。

治療百日內嬰兒抽搐不止、昏迷不醒,或是胎中帶風、身體冰冷、臉色發青、身體僵硬的麻黃散方:

麻黃(少量,去除根部和莖節),甘草(少量,烤至微紅,切碎),羌活(約三份),柴胡(少量,去除根苗),大黃(一份,切碎稍微炒過),升麻(一份),黃芩(一份),葛根(半份,切碎),枳殼(半份,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部),蛇蛻皮(烤至黃色,約五寸),石膏(一份半,研磨成細末),鉤藤(少量),蟬蛻(約二十七枚,稍微炒過),杏仁(半份,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和尖端,去除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過濾掉藥渣,再加入半合竹瀝,煎煮三兩滾沸即可。根據嬰兒的大小調整劑量服用。

治療百日以上至三四歲,因肝心風熱引起的抽搐、持續發作、身體發燙的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份),鉤藤(一份),黃芩(一份),升麻(一份),麥門冬(一份半,去除內部,烘乾),龍齒(兩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加入七片竹葉一起煎煮至剩下一半。過濾掉藥渣,根據嬰兒的大小調整劑量溫服。

治療一歲至四歲,高熱、嚴重驚嚇、抽搐的石膏散方:

石膏(一份,研磨成細末),蟬蛻(兩枚,稍微烤過),柴胡(一份半,去除根苗),升麻(少量),鉤藤(少量),黃芩(一份),知母(一份),梔子仁(半份),龍齒(少量),赤芍(半份),麻黃(少量,去除根部和莖節),葛根(一份,切碎),甘草(少量,烤至微紅,切碎),大黃(一份,切碎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下一半。過濾掉藥渣,加入一合竹瀝,再煎煮一兩滾沸即可。根據嬰兒的大小調整劑量溫服。

治療四五歲兒童,突然出現驚嚇抽搐的鉤藤散方:

鉤藤(半份),犀角屑(少量),牛黃(少量,研磨成細末),虎睛(一對,稍微烤過),防風(少量,去除蘆頭),梔子仁(半份),石膏(半份,研磨成細末,用水飛過),蟬蛻(一枚,稍微烤過),獨活(少量),人參(少量,去除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