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四 (21)
卷第八十四 (21)
1. 治小兒冷熱不調諸方
夫小兒冷熱不調者。蓋為乳食乖度。寒溫失節。或陰陽相勝。氣血不調。致令冷歸下焦。熱衝上膈。若風冷入於腸胃。則瀉痢不定。或腹中氣滿。或時嘔逆。不能乳哺。故謂之冷熱不調也。
治小兒冷熱不調。胃氣壅滯。少思飲食。木香散方。
木香(一分),大腹皮(一分銼),人參(一分去蘆頭),赤茯苓(一分),青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皮(一分),桂心(一分),前胡(一分去蘆頭),半夏(一分湯浸七遍去滑),丁香(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半棗大。
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治小兒冷熱不調。可思飲食。食即不消。赤芍藥丸方。
赤芍藥(三分),桂心(一分),柴胡(半兩去苗),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赤茯苓(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二歲以上。粥飲化破三丸服。日三服。如四歲以上至七歲。服七丸。以粥飲下。
治小兒冷熱不調。腹內疼痛。發歇不定。白朮散方。
白朮(半兩),當歸(半兩銼碎微炒),芎藭(半兩),乾薑(一分炮裂銼),青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服之。
治小兒冷熱不調。腹痛下痢。香連散方。
木香(一分),黃連(半兩去須),當歸(一分銼微炒),乾薑(一分炮裂銼),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頻服。
治小兒冷熱不調。大便或壅或通。不欲乳食。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半兩),人參(一分去蘆頭),檳榔(一分),木香(一分),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桂心(一分),芎藭(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冷熱不調。大便青黃。心腹多痛。不欲乳食。當歸丸方。
當歸(三分銼微炒),人參(三分去蘆頭),白芍藥(二分),芎藭(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朮(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麵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三歲以上。加丸數服之。
治小兒冷熱不調。腹痛不可忍。或時寒熱。下痢濃血。木香丸方。
木香(一分),芎藭(半兩),當歸(半兩銼碎微炒),桔梗(半兩去蘆頭),黃芩(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生薑湯研破二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治小兒冷熱不調諸方
小兒冷熱不調,主要是因為飲食不當、寒熱失常,或陰陽失衡、氣血紊亂,導致寒邪下注下焦,熱邪上衝心膈。如果風寒入侵腸胃,就會出現腹瀉、痢疾,或腹脹、嘔吐,甚至無法進食母乳,這就是所謂的冷熱不調。
以下是一些治療小兒冷熱不調的處方:
木香散方 (治小兒冷熱不調,胃氣壅滯,少思飲食)
藥物:木香、大腹皮、人參、赤茯苓、青橘皮、訶黎勒皮、桂心、前胡、半夏、丁香、甘草。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加生薑半枚,煎至五分,去渣,放溫後服用。劑量依據兒童年齡調整。
赤芍藥丸方 (治小兒冷熱不調,能吃但消化不良)
藥物:赤芍藥、桂心、柴胡、鱉甲、川大黃、赤茯苓。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兩歲以上兒童,每次服用三丸,一日三次,以粥送服;四到七歲兒童,每次服用七丸,以粥送服。
白朮散方 (治小兒冷熱不調,腹痛反覆發作)
藥物:白朮、當歸、川芎、乾薑、青橘皮、甘草。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渣服用。劑量依據兒童年齡調整,不限服用時間。
香連散方 (治小兒冷熱不調,腹痛腹瀉)
藥物:木香、黃連、當歸、乾薑、阿膠。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粥送服。劑量依據兒童年齡調整,可多次服用。
訶黎勒散方 (治小兒冷熱不調,大便時溏時瀉,不願吃奶)
藥物:訶黎勒皮、人參、檳榔、木香、川大黃、桂心、川芎。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加少許生薑,煎至五分,去渣服用。劑量依據兒童年齡調整,不限服用時間。
當歸丸方 (治小兒冷熱不調,大便青黃,心腹疼痛,不願吃奶)
藥物:當歸、人參、白芍藥、川芎、甘草、白朮。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一日三次,以粥送服。三歲以上兒童,可增加服用劑量。
木香丸方 (治小兒冷熱不調,腹痛難忍,寒熱交替,腹瀉帶血)
藥物:木香、川芎、當歸、桔梗、黃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兩丸,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劑量依據兒童年齡調整,不限服用時間。
調氣散方 (治四五歲兒童冷熱不調,不能飲食)
藥物:白朮、人參、甘草、厚朴。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盞,加少許生薑,煎至五分,去渣,放溫後服用。劑量依據兒童年齡調整。
犀角散方 (治小兒冷熱不調,時有腹瀉腹痛,不能飲食)
藥物:犀角屑、桂心、甘草、當歸、黃連、陳橘皮、人參、乾薑。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渣,放溫後服用。一日三次。劑量依據兒童年齡調整。
赤茯苓丸方 (治小兒冷熱不調,腸胃阻塞,發熱,兩肋刺痛)
藥物:赤茯苓、當歸、川芎、川大黃、鱉甲。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一日三次,以粥送服。劑量依據兒童年齡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