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四 (1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四 (13)

1. 治小兒黃病諸方

夫小兒黃病者。是熱入於脾胃。熱氣蘊積。與穀氣相搏。蒸發於外。故皮膚悉黃。眼赤黃也。脾與胃合。俱象於土。候於肌肉。其色黃。故脾胃內熱。即蒸發於外。令肌膚黃也。此或傷寒。或時行。或溫病。皆由熱不時解。所以入胃也。凡發黃而下利。心腹滿者死。診其脈沉細者死。

又有百日半歲小兒。非關傷寒溫病。而身微黃者。亦是胃熱。慎不可灸之。灸之則熱甚也。此是將溫過度。所宜微薄其衣。數與除熱之藥療之。即自瘥。

治小兒黃病。身如橘色。茵陳散方。

茵陳(一兩),梔子仁(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黃芩(半兩),犀角屑(半兩),木通(半兩銼),寒水石(半兩),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天行病。發黃。心腹脹急。三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黃芩(半兩),梔子仁(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令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脾胃熱毒。致肌肉變黃。小便赤少。心中煩懊。茵陳丸方。

茵陳(一分),梔子仁(一分),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秦艽(一分去苗),川朴硝〔十(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諸黃。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黃連(半兩去須),栝蔞根(半兩),黃芩(半兩),梔子仁(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增減。

治小兒熱毒攻脾胃。遍身俱黃。小便赤澀。大便難。心神躁熱。兩目赤黃。升麻丸方。

川升麻(半兩),龍膽(半兩去蘆頭),梔子仁(半兩),黃芩(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秦艽(半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新汲水研下三丸。三歲以上。加丸數服。

治小兒諸黃。心胸壅悶。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茵陳(半兩),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新汲水研下三丸。量兒大小。增減服之。

又方。

赤小豆(二十一粒炒熟),瓜蒂(一十四枚),粳米(四十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綠豆大吹兒鼻中。有黃水出立瘥。

治小兒渾身及面色俱黃。宜服黃瓜丸方。

黃連(一兩去須),胡黃連(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黃瓜一枚。去瓤。留一小盞不入藥末。後以蓋子蓋定。用大麥麵裹燒。令面勻焦。去面搗熟。丸如綠豆大。七歲兒。每服以溫水下七丸。看兒大小。加減丸數服之。

白話文:

治小兒黃疸諸方

小兒黃疸是因為體內熱邪侵入脾胃,熱氣積聚,與食物的精氣互相搏鬥,導致熱氣外洩,所以皮膚、眼白都發黃。脾胃屬土,主肌肉,顏色呈黃,因此脾胃內有熱,就會導致熱氣外洩,使肌膚發黃。這可能是傷寒、流行疾病或溫病引起的,都是因為體內熱邪未能及時消除而侵入胃部所致。黃疸伴隨腹瀉、心腹脹滿者預後不良;脈象沉細者也預後不良。

有些百日或半歲的小兒,並非因傷寒或溫病而出現輕微黃疸,這是由於胃熱所致,切勿灸療,灸療反而會加重病情。這類情況是因為保暖過度,應當減少衣物,服用清熱藥物,自然就會痊癒。

茵陳散(治小兒黃疸,皮膚呈橘黃色)

茵陳一兩、梔子仁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黃芩半兩、犀角屑半兩、木通半兩(銼碎)、寒水石半兩、川芒硝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根據兒童年齡調整用量。

三黃散(治小兒天行病導致的黃疸,伴隨心腹脹滿)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黃芩半兩、梔子仁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根據兒童年齡調整用量。

茵陳丸(治小兒脾胃熱毒導致的肌肉發黃、小便赤少、心煩)

茵陳一分、梔子仁一分、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秦艽一分(去苗)、川朴硝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成粉末,用煉蜜和成綠豆大小的丸藥,不拘時間,溫水送服五丸,根據兒童年齡調整用量。

大黃散(治小兒各種黃疸)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黃連半兩(去須)、栝蔞根半兩、黃芩半兩、梔子仁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根據兒童年齡調整用量。

升麻丸(治小兒熱毒侵犯脾胃導致的全身發黃、小便赤澀、大便困難、心神煩躁、眼目赤黃)

川升麻半兩、龍膽半兩(去蘆頭)、梔子仁半兩、黃芩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秦艽半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成粉末,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不拘時間,用新汲水送服三丸,三歲以上兒童可增加丸藥數量。

大黃丸(治小兒各種黃疸,伴隨心胸鬱悶)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茵陳半兩、甜葶藶半兩(隔紙炒至紫色)。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成粉末,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不拘時間,用新汲水送服三丸,根據兒童年齡調整用量。

另一方

赤小豆二十一粒(炒熟)、瓜蒂十四枚、粳米四十粒。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成粉末,用綠豆大小的吹管吹入鼻中,黃水流出即可痊癒。

黃瓜丸(治小兒全身及面色發黃)

黃連一兩(去須)、胡黃連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成粉末,取黃瓜一個,去瓤,留一小盞不加藥粉,蓋上蓋子,用大麥麵裹燒至麵糊焦黃,去麥麵,搗熟,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七歲兒童每次溫水送服七丸,根據兒童年齡調整用量。

另一方

取土瓜根搗汁一大合,加入半匙蜜,分次服用。

另一方

秦艽半兩(去苗)。

將藥材搗碎粗篩,每次服用一錢,用牛乳一合煎至一兩沸,去渣,溫服,不拘時間,三歲以下兒童可服用半錢。

另一方

搗碎韭根取汁,滴少許入兒童鼻中,黃水流出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