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四 (14)
卷第八十四 (14)
1. 治小兒黃病諸方
又方。
上以土瓜根搗取汁一大合。蜜半匙相和。漸漸服之。
又方。
秦艽(半兩去苗)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牛乳一合。煎一兩沸。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三歲以下。即可半錢。
又方。
上搗韭根取汁。用少許滴兒鼻中。有黃水出即瘥。
白話文:
另一個藥方:
將土瓜根搗爛,取出汁液約一大合(約10毫升),加入半匙蜂蜜混合均勻,讓孩子慢慢服用。
另一個藥方:
取秦艽(半兩,約15克,去除莖苗),將藥材搗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約3克),用一合(約10毫升)的牛奶煮沸一兩次後,濾掉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三歲以下的幼兒,每次服用半錢(約1.5克)即可。
另一個藥方:
將韭菜根搗爛取汁,用少許滴入幼兒鼻孔中,如果流出黃色液體,病就會好了。
2. 治小兒寒熱往來諸方
夫小兒寒熱往來者。由風邪外客於皮膚。而內痰飲漬於臟腑。致人血氣不和。陰陽更相乘克。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陽之氣。為邪所乘。邪正相干。陰陽交爭。時止時發。則寒熱往來也。
治小兒寒熱往來。啼呼腹痛。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半兩),寒水石(半兩),黃芩(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地黃半分。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寒熱往來。乳食不下。四肢無力。心腹脹滿。上焦疼。漸漸羸瘦。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人參(半兩去蘆頭),赤芍藥(半兩),桔梗(半兩去蘆頭),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訶黎勒皮(半兩),地骨皮(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前胡(半兩去蘆頭),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寒熱往來。腹脹漸瘦。不能飲食。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柴胡(三分去苗),赤茯苓(半兩),子芩(半兩),訶黎勒皮(三分),檳榔(三枚),赤芍藥(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知母(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以利為度。
治小兒寒熱往來。頭痛嘔吐。及乳癖。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皮(半兩),木香(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赤茯苓(半兩),桂心(半兩),柴胡(三分去苗),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薄荷生薑湯下五丸。日三四服。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寒熱往來。四肢羸瘦。鱉甲散方。
鱉甲(三分塗醋炙微黃),淡竹茹(一分),恆山(一杏仁許大),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蔥白二寸。
煎至五分。去滓。研入麝香一豆大。更煎一兩沸。溫服。日三服。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寒熱往來。面色萎黃。柴胡散方。
柴胡(半兩去苗),石膏(一兩),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麻黃(一分去根節),秦艽(一分去苗),恆山(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小兒寒熱往來諸方:
小兒寒熱反覆發作,是因為風邪從體表入侵,內在又有痰飲停滯於臟腑,導致氣血失調,陰陽互相攻伐。陽氣盛則發熱,陰氣盛則發寒。陰陽之氣被邪氣侵犯,邪正交爭,時而停止時而發作,所以出現寒熱往來的情況。
赤芍藥散方 (治小兒寒熱往來,啼哭腹痛): 赤芍藥、寒水石、黃芩、當歸(微炒)、甘草(炙微赤)、桂心各半兩。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加入生地黃半分,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劑量依兒童大小調整。
柴胡散方 (治小兒寒熱往來,乳食不下,四肢無力,心腹脹滿,上焦疼痛,日漸消瘦): 柴胡(去苗)一兩,人參(去蘆頭)半兩,赤芍藥半兩,桔梗(去蘆頭)半兩,鱉甲(醋炙令黃去裙襴)一兩,訶黎勒皮半兩,地骨皮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半兩,前胡(去蘆頭)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兩,甘草(炙微赤)半兩。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劑量依兒童大小調整。
鱉甲散方 (治小兒寒熱往來,腹脹消瘦,不能進食): 鱉甲(醋炙令黃去裙襴)一兩,柴胡(去苗)三分,赤茯苓半兩,子芩半兩,訶黎勒皮三分,檳榔三枚,赤芍藥半兩,當歸(微炒)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三分,知母半兩,川大黃(微炒)半兩,甘草(炙微赤)半兩。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加少許生薑,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劑量依兒童大小調整,以通便為度。
訶黎勒丸方 (治小兒寒熱往來,頭痛嘔吐,及乳癖): 訶黎勒皮半兩,木香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赤茯苓半兩,桂心半兩,柴胡(去苗)三分,川大黃(微炒)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兩。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煉蜜製成丸藥,如麻子大小,每次用薄荷生薑湯送服五丸,每日三到四次,劑量依兒童大小調整。
鱉甲散方 (治小兒寒熱往來,四肢消瘦): 鱉甲(醋炙微黃)三分,淡竹茹一分,恆山(杏仁大小)一粒,川大黃(微炒)一分。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加蔥白二寸,煎至五分,去渣,研入麝香一豆大,再煎一兩沸,溫服,每日三次,劑量依兒童大小調整。
柴胡散方 (治小兒寒熱往來,面色萎黃): 柴胡(去苗)半兩,石膏一兩,川大黃(微炒)一分,麻黃(去根節)一分,秦艽(去苗)一分,恆山一分。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至五分,去渣,溫服,每日三次,劑量依兒童大小調整。
莽草湯浴方 (治小兒寒熱往來不止,不能進食): 莽草一兩,丹參一兩,菖蒲二兩,蛇床子半兩,雷丸一合,桂心半兩。以上藥物都切碎,用五升水煮至三升,去渣,用以溫水沐浴,注意避風寒。
另一方: 取豬後腳蹄,燒成灰,研細,用母乳調服半錢,每日三次,劑量依兒童大小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