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四 (8)

1. 治小兒熱病諸方

夫小兒熱病者。是冬時嚴寒。人有觸冒寒氣。入於肌肉。當時即不發。至春得暖氣而發。則頭痛壯熱。謂之熱病。又冬時應寒而反暖。其氣傷人即發。亦使人頭痛壯熱。謂之冬溫。凡邪之傷人。皆由觸冒所以感之。小兒雖不能觸冒。其乳母抱持。解脫不避風邪。冷熱氣所感病也。

治小兒熱病。頭痛口乾。身體壯熱。心神煩躁。宜服解肌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葛根(半兩銼),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蔥白五寸。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令有汗出即瘥。

治小兒熱病。心煩壯熱。口乾多渴。宜服茵陳散方。

茵陳(半兩),麻黃(半兩去根節),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芩(半兩),葛根(半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增減溫服。汗出為效。

治小兒熱病。煩熱驚悸。石膏散方。

石膏(半兩細研),大青(一分),黃芩(一分),梔子(一分),知母(一分),葳蕤(一分),川升麻(一分),葛根(一分銼),龍膽(一分去蘆頭),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熱疾。頭痛心躁眼黃。吳藍散方。

吳藍(一兩),大青(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麥門冬(三分去心焙),黃芩(三分),茵陳(半兩),梔子仁(半兩),蘆根(一兩銼),石膏(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熱疾。煩熱不解。大小腸秘澀。心胸悶亂。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麥門冬(三分去心),川升麻(半兩),梔子仁(半兩),地骨皮(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熱病。心神狂躁。身熱如火。頭痛煩渴。眠臥不得。真珠散方。

真珠末(一分),馬牙硝(一分),龍齒(一分),鉛霜(半分),寒水石(一分),牛黃(半分),硃砂(半兩),太陰玄精(一分),麝香(半分)

上件藥。都研令細。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一(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熱疾。皮膚壯熱。子芩散方。

子芩(一分),川升麻(一分),梔子仁(一分),大青(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治小兒熱病諸方

小兒熱病,是因為冬天嚴寒,人體受寒氣入侵肌肉,當時可能沒有發病,等到春天溫暖時才發作,出現頭痛、發熱等症狀,稱為熱病。也可能是冬天應該受寒卻反而是溫暖的環境,導致寒氣受損傷人體而發病,也會引起頭痛發熱,稱為冬溫。各種外邪傷人,都是因為接觸而感染。小兒雖然不能自己接觸外邪,但如果奶母抱持時沒有避開風寒,也會因為冷熱之氣而生病。

治小兒熱病,頭痛口乾,身體發熱,心神煩躁,宜服解肌散:麻黃(三分,去根節)、葛根(半兩,銼碎)、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將藥物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加入蔥白五寸,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根據小兒大小增減,溫服,出汗即愈。

治小兒熱病,心煩發熱,口乾多渴,宜服茵陳散:茵陳(半兩)、麻黃(半兩,去根節)、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黃芩(半兩)、葛根(半兩,銼碎)。將藥物搗碎粗篩,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根據小兒大小增減,溫服,出汗為效。

治小兒熱病,煩熱驚悸,宜服石膏散:石膏(半兩,細研)、大青葉(一分)、黃芩(一分)、梔子(一分)、知母(一分)、葳蕤(一分)、川升麻(一分)、葛根(一分,銼碎)、龍膽草(一分,去蘆頭)、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將藥物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根據小兒大小增減,溫服。

治小兒熱疾,頭痛心煩眼黃,宜服吳藍散:吳藍(一兩)、大青葉(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碎)、麥門冬(三分,去心,焙乾)、黃芩(三分)、茵陳(半兩)、梔子仁(半兩)、蘆根(一兩,銼碎)、石膏(一兩,細研)。將藥物搗碎粗篩,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根據小兒大小增減,溫服。

治小兒熱疾,煩熱不退,大小便不通,心胸悶亂,宜服犀角散:犀角屑(半兩)、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麥門冬(三分,去心)、川升麻(半兩)、梔子仁(半兩)、地骨皮(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將藥物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煎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根據小兒大小增減,溫服。

治小兒熱病,心神狂躁,身熱如火,頭痛煩渴,睡臥不安,宜服真珠散:真珠末(一分)、馬牙硝(一分)、龍齒(一分)、鉛霜(半分)、寒水石(一分)、牛黃(半分)、硃砂(半兩)、太陰玄精(一分)、麝香(半分)。將藥物研磨細膩,不拘時間,用新汲水調服半錢,根據小兒大小增減。

治小兒熱疾,皮膚發熱,宜服子芩散:子芩(一分)、川升麻(一分)、梔子仁(一分)、大青葉(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碎)。將藥物搗碎細篩,不拘時間,用新汲水調服半錢,根據小兒大小增減。

治小兒熱病,發熱心悶,宜服牛黃散:牛黃(半分,細研)、硃砂(一分,細研)、茯神(一分)、栝蔞根(一分,銼碎)、苦參(一分,銼碎)、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碎)。將藥物搗碎細篩,研磨均勻,不拘時間,用新汲水調服半錢,根據小兒大小增減。

另一方:胡黃連(半兩)、梔子仁(半兩)、子芩(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牛黃(半兩,細研)。將藥物搗碎細篩,研磨均勻,不拘時間,用蜂蜜水調服半錢,根據小兒大小增減。

治小兒熱疾,煩渴頭痛,發熱不止:生地黃汁(三合),加生蜜半合調勻,隨時服用一合,根據小兒大小增減。

治小兒熱病煩渴:取栝蔞根末,不拘時間,用母乳調服半錢,根據小兒大小增減。

治小兒熱病,腹脹,大便不通:牽牛子(半兩,細研),過細篩,每次用橘皮湯調服半錢,大便通暢為效,根據小兒大小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