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四 (6)

1. 治小兒傷寒餘熱不退諸方

夫小兒傷寒。若四五日後。熱即入里。即宜下之。下之得利後。熱猶不除者。是餘熱未盡故也。其狀。肉常溫溫而熱是也。

治小兒傷寒。二三日。已服藥得汗後。餘熱未除。宜服逐毒氣。葳蕤散方。

葳蕤(半兩),川大黃(半兩銼微炒),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芩(半兩),大青(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汗利以後。餘熱不除。口乾心煩。不欲乳食。黃耆散方。

黃耆(一分銼),麥門冬(半兩去心焙),知母(一分),人參(一分去蘆頭),赤茯苓(一分),黃芩(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傷寒。得汗利後。餘熱不除。心神煩躁。夜臥不安。黃連散方。

黃連(一分去須),大青(二(一)分),川升麻(一分),赤茯苓(一分),人參(一分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麥門冬(半兩去心焙),黃芩(一分),地骨皮(一分),犀角屑(半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傷寒。汗利以後。餘熱不解。身體疼痛。心神虛煩。不思乳食。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子芩(一分),葛根(一分銼),川升麻(半兩),前胡(半兩去蘆),玄參(一分),犀角屑(一分),赤芍藥(一分),柴胡(半兩去苗),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後。餘熱不除。心神不安。宜服茯神丸方。

茯神(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焙),犀角屑(一分),梔子仁(一分),白蘚皮(一分),川升麻(一分),玄參(一分),車前子(一分),鐵粉(半兩細研),硃砂(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與鐵粉硃砂。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傷寒後。餘熱不除。四肢不利。宜用此湯浴方。

川大黃(半兩),甘草(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丹參(半兩),雷丸(三分),白朮(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兩。以水三升。

煎至二升半。去滓。看冷熱。於密室中浴兒。後宜避風。隔日再用。

白話文:

治療小兒傷寒餘熱不退的各種方法

如果小兒傷寒發病四五天後,熱邪已經深入體內,就應該服用瀉下藥物。如果瀉下後大便通暢,但發熱仍然沒有消退,說明餘熱尚未完全清除,表現為身體微微發熱。

治療小兒傷寒,如果發病二三天後,已經服用發汗藥物,但餘熱未消,應該服用能驅除毒邪的葳蕤散。

葳蕤(半兩)、川大黃(半兩,切碎略炒)、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黃芩(半兩)、大青葉(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煎至五分,去渣服用。不限時間,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用量,溫服。

治療小兒傷寒,發汗、通便後餘熱不退,口乾心煩,不願吃奶喝水,應該服用黃耆散。

黃耆(一分,切碎)、麥門冬(半兩,去掉心,烘焙)、知母(一分)、人參(一分,去掉蘆頭)、赤茯苓(一分)、黃芩(一分)、甘草(一分,炙烤至微紅,切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煎至五分,去渣服用。不限時間,溫服。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治療小兒傷寒,發汗、通便後餘熱不退,心神煩躁,夜不能安眠,應該服用黃連散。

黃連(一分,去掉鬚根)、大青葉(二(或一)分)、川升麻(一分)、赤茯苓(一分)、人參(一分,去掉蘆頭)、甘草(一分,炙烤至微紅,切碎)、麥門冬(半兩,去掉心,烘焙)、黃芩(一分)、地骨皮(一分)、犀角屑(半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煎至五分,去渣服用。不限時間,溫服。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治療小兒傷寒,發汗、通便後餘熱不退,身體疼痛,心神煩躁,不想吃奶喝水,應該服用麥門冬散。

麥門冬(半兩,去掉心,烘焙)、黃芩(一分)、葛根(一分,切碎)、川升麻(半兩)、前胡(半兩,去掉蘆頭)、玄參(一分)、犀角屑(一分)、赤芍藥(一分)、柴胡(半兩,去掉苗)、甘草(一分,炙烤至微紅,切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加少許生薑煎煮,煎至五分,去渣服用。不限時間,溫服。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治療小兒傷寒後,餘熱不退,心神不安,應該服用茯神丸。

茯神(半兩)、麥門冬(半兩,去掉心,烘焙)、犀角屑(一分)、梔子仁(一分)、白蘚皮(一分)、川升麻(一分)、玄參(一分)、車前子(一分)、鐵粉(半兩,研磨細粉)、硃砂(半兩,研磨細粉)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與鐵粉、硃砂混合研磨均勻,用蜂蜜調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不限時間,用溫水送服五丸。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治療小兒傷寒後,餘熱不退,四肢無力,可以使用以下藥浴方。

川大黃(半兩)、甘草(半兩)、防風(半兩,去掉蘆頭)、丹參(半兩)、雷丸(三分)、白朮(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取一兩藥粉,加水三升,煎煮至二升半,去渣。待藥液稍涼後,在密閉的房間內為兒童藥浴。藥浴後應避免受風,隔日再用。

2. 治小兒時氣諸方

夫小兒時氣病者。是四時之間。忽有非節候之氣。如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其氣傷人。為病亦頭痛壯熱。大體與傷寒相似。無間長幼。其病形證略同。言時氣者。是通行之氣。故名時氣。世亦呼為天行也。

治小兒時氣壯熱。頭疼咳嗽。不能食。宜服解肌散方。

麻黃(二分去根節),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芍藥(半兩),貝母(半兩煨微黃),石膏(一兩細研),柴胡(半兩去苗),葛根(半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時氣。頭痛壯熱。升麻散方。

川升麻(半兩),赤芍藥(半兩),石膏(半兩細研),麻黃(半兩去根節),貝齒〔一兩(枚)〕,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得微汗為效。

治小兒時氣。頭疼壯熱。咳嗽心煩。人參散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生乾地黃(一兩),麥門冬〔一分(兩)去心焙〕,蘆(茅)根(一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時氣。咳嗽壯熱。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芍藥(半兩),川升麻(一分)貝母(三分煨微黃),甘草〔半兩(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入淡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時氣頭痛。體熱煩渴。葛根散方。

葛根〔一(三)分銼〕,麥門冬(三分去心),黃芩(半兩),赤芍藥(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石膏(一兩細研),川升麻(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時氣壯熱。心腹煩悶。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人參(半兩去蘆頭),葛根(半兩銼),茅根(一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時氣。壯熱咳嗽。心胸脹悶。乳食不下。生乾地黃散方。

生乾地黃(一兩),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麥門冬(一兩去心焙),款冬花(二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所謂小兒時氣病,指的是在四季交替之間,忽然出現不符合季節氣候的現象,例如春天應該溫暖反而寒冷,夏天應該炎熱反而寒涼,秋天應該涼爽反而悶熱,冬天應該寒冷反而溫暖。這種異常的氣候侵襲人體,引起的疾病會有頭痛發熱等症狀,大體上跟傷寒類似,不論年紀大小,病症都差不多。所謂的時氣,是指會傳播流行的氣,所以叫做時氣,世俗也稱之為天行。

治療小兒時氣發燒、頭痛、咳嗽、食慾不振的解肌散

需要麻黃(去除根部和節點,少量)、杏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去除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赤芍藥(半兩)、貝母(半兩,煨過至微黃)、石膏(一兩,磨成細粉)、柴胡(半兩,去除苗)、葛根(半兩,切碎)、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依照兒童年齡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溫服。

治療小兒時氣頭痛發熱的升麻散

需要川升麻(半兩)、赤芍藥(半兩)、石膏(半兩,磨成細粉)、麻黃(半兩,去除根部和節點)、貝齒(一兩)、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依照兒童年齡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溫服,服後微微出汗即可見效。

治療小兒時氣頭痛發熱、咳嗽心煩的人參散

需要人參(半兩,去除蘆頭)、生地黃(一兩)、麥門冬(少量,去除心,烘焙過)、蘆根(一兩,切碎)、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依照兒童年齡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溫服。

治療小兒時氣咳嗽發熱的麥門冬散

需要麥門冬(一兩,去除心,烘焙過)、杏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去除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赤芍藥(半兩)、川升麻(少量)、貝母(少量,煨過至微黃)、甘草(少量,烤至微紅,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加入少量淡竹瀝,再次煮沸,不論時間,依照兒童年齡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溫服。

治療小兒時氣頭痛、身體發熱、煩躁口渴的葛根散

需要葛根(少量,切碎)、麥門冬(少量,去除心)、黃芩(半兩)、赤芍藥(半兩)、人參(半兩,去除蘆頭)、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石膏(一兩,磨成細粉)、川升麻(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依照兒童年齡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溫服。

治療小兒時氣發燒、心胸煩悶的麥門冬散

需要麥門冬(一兩半,去除心,烘焙過)、人參(半兩,去除蘆頭)、葛根(半兩,切碎)、茅根(一兩,切碎)、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依照兒童年齡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溫服。

治療小兒時氣發燒咳嗽、心胸脹悶、不思乳食的生地黃散

需要生地黃(一兩)、杏仁(少量,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去除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麥門冬(一兩,去除心,烘焙過)、款冬花(少量)、陳皮(少量,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烘焙過)、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杯水,加入少量竹茹,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溫服,依照兒童年齡大小酌量增減劑量。

治療小兒時氣發燒五六日不止的麥門冬散

需要麥門冬(半兩,去除心,烘焙過)、甘草(少量,烤至微紅,切碎)、梔子仁(五枚)、吳藍(少量)、大青(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依照兒童年齡大小酌量增減劑量,溫服。

治療小兒時氣發燒五日以上熱不退的棗葉飲

需要棗葉(一把,切碎)、麻黃(一兩,去除根部和節點)、蔥白(一把,切碎)、豆豉(少量)

將以上藥材放入一大杯童子小便中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三四歲的兒童溫服少量,每日三四次,依照兒童年齡大小酌量增減劑量。

治療小兒時氣煩躁口渴、腹脹的葛根散

需要葛根(半兩,切碎)、黃芩(半兩)、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柴胡(半兩,去除苗)、甘草(少量,烤至微紅,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每次服用一錢,加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溫服,服後微微腹瀉即可,依照兒童年齡大小酌量增減劑量。

治療小兒時氣嘔吐不止的蘆根散

需要生蘆根(一兩)、竹茹(半兩)、人參(一兩,去除蘆頭)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少量,加一小杯水煎煮至剩一半,去除藥渣,不論時間,依照兒童年齡大小酌量減少劑量,溫服。

治療小兒時氣的沐浴方法

取桃葉七兩,切碎,加入五升水煮沸十餘次,去除藥渣,看水溫適宜後,避風給兒童淋浴,出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