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四 (5)
卷第八十四 (5)
1. 治小兒傷寒挾實諸方
夫小兒傷寒而臟氣實者。即寒氣與臟氣相搏。而壯熱者謂之挾實也。挾有二種。有冷有熱。其熱實糞黃而臭也。其冷實者食不消。糞白而酸氣也。以此當乃知之。雖冷熱相殊。外皆壯熱也。
治小兒四五歲。傷寒壯熱。挾實。心腹脹悶。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門冬(半兩去心焙),細辛(半兩),黃芩(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挾實。壯熱心煩。柴胡散方。
柴胡(三分去苗),當歸(一分),赤茯苓(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甘草(一分炙微赤銼),赤芍藥(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百日以來。傷寒。挾實壯熱。多驚心躁。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分)〕,龍膽(一分去蘆頭),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川朴硝(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挾實。心腹脹滿。不欲乳食。厚朴散方。
厚朴(半兩刮去皺皮塗生薑汁灸令香熟),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人參(一分去蘆頭),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甘草(一分炙微赤銼),朴硝(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傷寒挾實。壯熱。增寒頭痛。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一分),知母(一分),子芩(一分),人參(一分去蘆頭),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石膏(三分),川升麻(一分),柴胡(半兩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青竹葉七片。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隨兒大小。增減服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傷寒夾雜實證的各種處方
小兒患傷寒,且臟腑氣機壅滯者,寒邪與臟腑之氣相互搏結,導致發熱,稱為夾實。夾實分為兩種,一種是寒實,一種是熱實。熱實者,大便色黃且臭;寒實者,消化不良,大便色白且有酸味。根據大便的情況即可判斷。雖然寒熱不同,但外在表現都是壯熱。
治療四五歲小兒傷寒壯熱,夾雜實證,心腹脹悶的處方:大黃散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麥門冬(半兩,去心,焙乾)、細辛(半兩)、黃芩(半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治療小兒傷寒夾雜實證,壯熱心煩的處方:柴胡散
柴胡(三分,去苗)、當歸(一分)、赤茯苓(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碎)、赤芍藥(一分)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治療百日齡以上小兒傷寒,夾雜實證,壯熱,多驚心躁的處方:犀角散
犀角屑(一兩)、龍膽(一分,去蘆頭)、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川朴硝(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碎)、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治療小兒傷寒夾雜實證,心腹脹滿,不願吃奶喝水的處方:厚朴散
厚朴(半兩,刮去粗皮,塗上生薑汁,灸烤至香)、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人參(一分,去蘆頭)、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乾)、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碎)、朴硝(一分)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治療小兒傷寒夾雜實證,壯熱,發冷頭痛的處方:赤芍藥散
赤芍藥(一分)、知母(一分)、黃芩(一分)、人參(一分,去蘆頭)、枳殼(一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碎)、石膏(三分)、川升麻(一分)、柴胡(半兩,去苗)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加入青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
2. 治小兒傷寒熱渴諸方
夫小兒傷寒四五日。熱入於臟。髒得熱即津液竭燥。故令熱渴也。
治小兒傷寒熱渴。而下後覺煩悶。宜服甘草散方。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牡蠣粉(半兩),黃芩(半兩),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四分。去滓。取雞子清一枚。投入散中。熟攪掠去沫。徐徐溫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傷寒。頭熱足冷。口乾多渴。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半兩去蘆頭),蜣螂(二枚去翅足微炒),黃耆(半兩銼),麻黃(半兩去根節),赤茯苓(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治小兒傷寒熱渴。頭痛心煩。宜服栝蔞根散方。
栝蔞根(半兩),苦參(一分銼),人參(一分去蘆頭),寒水石(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石膏(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傷寒煩熱。大渴不止。宜服土瓜根散方。
土瓜根(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焙),甘草(一分炙微赤銼),葛根(一分銼),枇杷葉(一分拭去毛炙微黃),柴胡(半兩去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增減。
治小兒傷寒。大汗後。及已下利。煩渴不解。其脈洪大。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知母(半兩),地骨皮(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參(半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粳米一百粒。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治小兒傷寒熱渴諸方
小兒傷寒四五天,熱邪進入內臟,內臟受熱就會導致津液耗竭乾燥,所以才會發熱口渴。
治小兒傷寒熱渴,瀉後感到煩悶的方子(甘草散):
將炙烤至微紅切碎的甘草、牡蠣粉、黃芩、赤芍藥各半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至四分,濾去藥渣,加入一個雞蛋清,攪拌均勻至熟,去除浮沫,溫溫地服用。劑量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
治小兒傷寒,頭熱足冷,口乾渴的方子(人參散):
將去掉蘆頭的人參、去掉翅膀和足部略炒的蜣螂、黃耆、去掉根節的麻黃、赤茯苓各半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加入少許生薑,煎至五分,濾去藥渣,溫熱服用,時間不限。劑量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
治小兒傷寒熱渴,頭痛煩躁的方子(栝蔞根散):
將栝蔞根半兩,苦參一分(切碎),去掉蘆頭的人參一分,寒水石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的甘草一分,石膏半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至五分,濾去藥渣,溫熱服用,時間不限,劑量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
治小兒傷寒煩熱,口渴不止的方子(土瓜根散):
將土瓜根、去掉心焙乾的麥門冬各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的甘草一分,切碎的葛根一分,擦去毛並炙烤至微黃的枇杷葉一分,去掉苗的柴胡半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至五分,濾去藥渣,溫熱服用,時間不限,劑量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
治小兒傷寒,大汗之後或瀉後,煩渴不止,脈象洪大的方子(石膏散):
將石膏一兩,知母、地骨皮各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的甘草半兩,去掉蘆頭的人參半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加入一百粒粳米,煎至五分,濾去藥渣,溫熱服用,時間不限。劑量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