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三 (6)

1. 治小兒中風失音不能語諸方

上件藥。相和令勻。少少與兒服之。

2. 治小兒中風口噤諸方

夫小兒中風口噤者。是風入頜頰之筋故。手足三陽之筋。入結頷頰。足陽明之筋。上於口。膚腠虛。風冷客於諸筋。筋得寒冷。則攣急。故機關不利而口噤也。

治小兒中風。卒口噤不開。昏沉。冥冥如醉。防風散方。

防風(去蘆頭),川升麻,羚羊角屑,羌活,石膏(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治小兒中風。口噤。四肢拘急。桂枝散方。

桂枝,獨活,麻黃(去根節),赤芍藥,川大黃(銼微炒),防風(去蘆頭),細辛(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薄荷溫酒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中風。口噤。腰背強硬。搐搦。犀角散方。

犀角屑,獨活,麻黃(去根節),白附子(炮裂),乾蠍(微炒),牛黃(細研以上各一分),天麻(半兩),天南星(半兩炮裂),麝香(半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薄荷酒調下半錢。蓋覆汗出。立驗。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中風口噤。不知人事。欲死。宜服此神驗方。

乾蠍(一枚尾全者微炒),瓜蒂(七枚),赤小豆(三七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服後以吐為效。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中風口噤。抵聖丸方。

膩粉(二錢),羌活,白附子(炮裂),乾蠍(微炒),天南星(炮裂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膩粉。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用薄荷水研破三丸。服後吐出風涎。或瀉出。如葵汁相似即效。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中風。口噤體熱。筋脈拘急。烏犀丸方。

烏犀角屑,羚羊角屑,防風(去蘆頭),黃芩(以上各一分),麝香(一錢細研),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酒研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中風。口噤不出聲。宜服此方。

雄雀糞(半兩微炒)

上件藥。細研。以麵糊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又方。

上取雞糞白。如大豆許。不計時候。以溫酒研服之。

又方。

上以竹瀝半合。微溫灌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中風口噤的各種方法

小兒中風口噤,是因為風邪入侵頜頰肌肉所致。手足三陽經的經絡連接著頷頰,足陽明經的經絡則通向口部。如果皮膚腠理疏鬆,風寒侵入經絡,經絡受寒則收縮痙攣,導致關節活動不利,因而出現口噤。

治療小兒中風,突然口噤不能張開,昏昏沉沉,如同醉酒的:防風散

防風(去蘆頭)、川升麻、羚羊角屑、羌活、石膏(以上各半兩)

將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盞水煎至五分,去渣,加入半合竹瀝,再煎一兩沸。不限時間服用,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藥量,溫服。

治療小兒中風,口噤,四肢拘緊的:桂枝散

桂枝、獨活、麻黃(去根節)、赤芍藥、川大黃(銼微炒)、防風(去蘆頭)、細辛(以上各一分)

將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不限時間服用,用溫薄荷酒調服半錢。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藥量。

治療小兒中風,口噤,腰背僵硬,抽搐的:犀角散

犀角屑、獨活、麻黃(去根節)、白附子(炮裂)、乾蠍(微炒)、牛黃(細研,以上各一分)、天麻(半兩)、天南星(半兩,炮裂)、麝香(半分,細研)

將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研磨均勻。不限時間服用,用薄荷酒調服半錢。服用後蓋被取汗,見效迅速。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藥量。

治療小兒中風口噤,神志不清,危及生命的:神驗方

乾蠍(一枚,尾部完整者,微炒)、瓜蒂(七枚)、赤小豆(三十七粒)

將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以粥湯調服半錢。服用後以嘔吐為效。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藥量。

治療小兒中風口噤的:抵聖丸

膩粉(二錢)、羌活、白附子(炮裂)、乾蠍(微炒)、天南星(炮裂,各一分)

將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膩粉,研磨均勻,用蜂蜜煉成綠豆大小的丸藥。不限時間服用,用薄荷水將三丸藥研碎服用。服用後吐出風涎或瀉出如葵汁樣的液體即為見效。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藥量。

治療小兒中風,口噤,體熱,筋脈拘緊的:烏犀丸

烏犀角屑、羚羊角屑、防風(去蘆頭)、黃芩(以上各一分)、麝香(一錢,細研)、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將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研磨均勻,用蜂蜜煉成綠豆大小的丸藥。不限時間服用,用薄荷酒將三丸藥研碎服用。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藥量。

治療小兒中風,口噤不出聲的:

雄雀糞(半兩,微炒)

將藥物細研,用麵糊和成麻子大小的丸藥。不限時間服用,用薄荷湯送服三丸。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藥量。

其他方法:

取雞糞白色部分,如大豆大小,不限時間,用溫酒調服。

用半合溫竹瀝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