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二 (1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二 (17)

1. 治小兒中馬毒諸方

凡人乘馬到人家。人身有馬汗。不暇湯浴。則須換衣服。不暇換衣服。即食。頃間歇定。方得親近小兒。若不如此。則小兒中馬毒客忤。或初卸馬。馬氣未歇。將鞍轡等物。逼近小兒。兒聞馬嘶便驚。皆因中馬毒客忤。其狀。腹痛。吐下青黃白色水穀解離。甚者致夭也。

治小兒中馬毒。宜用此方。

上取馬尾毛。於兒前燒。令兒嚥氣。及每日燒之。

又方。

上取馬口角沫。塗兒口中效。

白話文:

大人騎馬回家後,身上沾染了馬汗,沒時間洗澡,就要換衣服;沒時間換衣服,也要先休息一會兒,穩定下來才能靠近孩子。如果不這樣做,孩子就可能因為接觸到馬的毒氣而生病,出現客忤症狀。或者剛下馬,馬的氣息還沒消散,就帶著馬鞍、馬嚼子等東西靠近孩子,孩子聽到馬嘶叫受驚嚇,也會因此中毒而生病。孩子生病的症狀是:肚子痛,嘔吐,拉肚子,排出青黃色或白色的水樣便,嚴重者甚至會死亡。

治療孩子因為接觸馬而中毒的方子:取馬尾巴的毛髮,在孩子面前燒,讓孩子吞下煙氣,每天都這樣做。

另一個方子:取馬嘴邊的唾沫,塗在孩子的嘴裡,也有效。

2. 治小兒驚啼諸方

夫小兒驚啼者。由風熱邪氣乘於心。則心臟生熱。精神不定。睡臥不安。故驚而啼也。

治小兒驚啼壯熱。心煩不得穩睡。宜服鉤藤散方。

鉤藤(一分),龍膽(一分去蘆頭),犀角屑(一分),茯神(一分),黃芩(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頻服之。

治小兒驚啼煩熱。眠臥不安。龍齒散方。

龍齒(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焙),赤芍藥(一分),川升麻(一分),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頻服之。

治小兒風熱驚啼。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細研),犀角屑(一分),人參(一分去蘆頭),茯神(一分),防風(一分去蘆頭),細辛(一分),蚱蟬(一分去足頭微炙),蛜𧌴(一分醋拌微炒),牛砂(一分細研),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更研令勻。一二歲兒。每服一字。用竹瀝調服。三四歲兒。每服半錢。不計時候服。

治小兒驚啼。及壯熱心煩。眠臥不安。睡中或時搐搦。龍角丸方。

龍角(半兩),黃芩(半兩),川大黃(半兩蒸三度銼微炒),牡丹(一分),蚱蟬(二枚去足頭微炙),牛黃(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牛黃研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煎金銀湯研五丸服。量兒大小。增減服之。

治小兒驚啼不止。犀角丸方。

犀角屑(半兩),羌活(一分),胡黃連(一分),龍齒(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煎金銀湯。研破三丸服之。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初生及一年內。兒多驚啼不休。或不得眠臥。時時肚脹。有似鬼神所為。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一分),桂心(二分),白朮(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川大黃(一分銼微赤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驚啼。煩悶壯熱。少得睡。牛黃丸方。

牛黃(半分),牡蠣(一分燒為粉),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黃芩(一分),龍角(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滿月兒。以乳汁研破服二丸。一歲兒。以薄荷湯下五丸。余以意加減服之。

治小兒驚啼。發啼即熱。朝夕惕惕。大便或青或黃赤白。雄黃丸方。

雄黃(半兩細研),牛黃(半兩細研),牡蠣(半兩燒為粉),真珠末(一分),巴豆(三枚去皮心研出油)

上件藥。都研為末。煉蜜和丸。如黍米粒大。小兒一月或五十日。未發時。飲服三丸。母抱臥。炊一斗米頃。兒當寐。身體輕汗出。即解。一服不解。可再服。若小兒傷乳不安。腹中有痰乳。當微下如毈雞子鳥屎鼻涕勿怪。便住服藥。

白話文:

[治療孩童因驚嚇啼哭的各種方法]

孩童因驚嚇啼哭,通常是因為風熱邪氣影響到心臟,導致心臟過熱,精神無法集中,睡眠品質不佳,因此會出現驚嚇後啼哭的情況。

治療孩童因驚嚇啼哭且伴有高熱、心煩無法安穩入睡,適合服用鉤藤散。

藥方包含鉤藤、龍膽、犀角屑、茯神、黃芩和甘草各一份。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杯煮至剩一半,濾掉藥渣,根據孩童年齡大小調整服用量,可多次服用。

治療孩童因驚嚇啼哭且伴有煩熱、睡眠不安,適用龍齒散。

藥方包含龍齒、麥門冬、赤芍藥、川升麻、川大黃和甘草。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杯煮至剩一半,濾掉藥渣,根據孩童年齡大小調整服用量,可多次服用。

治療孩童因風熱引起驚嚇啼哭,可用牛黃散。

藥方包含牛黃、犀角屑、人參、茯神、防風、細辛、蚱蟬、蛜𧌴、牛砂和甘草。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已研磨好的藥材,再研磨均勻。對於一到兩歲的孩童,每次服用一字,用竹瀝調服;三到四歲的孩童,每次服用半錢,不限時間服用。

治療孩童因驚嚇啼哭,伴有高熱、心煩、睡眠不安、偶爾抽搐,適用龍角丸。

藥方包含龍角、黃芩、川大黃、牡丹、蚱蟬和牛黃。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牛黃研磨均勻,用煉蜜製成如綠豆大的丸子。每次服用,用金銀湯研碎五丸服用,根據孩童年齡大小調整服用量。

治療孩童因驚嚇持續啼哭,適用犀角丸。

藥方包含犀角屑、羌活、胡黃連和龍齒。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製成如綠豆大的丸子。每次服用,用金銀湯研碎三丸服用,一天服用三到四次,根據孩童年齡大小調整服用量。

治療新生兒及一歲內孩童因驚嚇持續啼哭,或無法安眠,常常肚子脹,疑似鬼神作祟,可用赤芍藥散。

藥方包含赤芍藥、桂心、白朮、甘草和川大黃。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杯煮至剩一半,根據孩童年齡大小調整溫服量。

治療孩童因驚嚇啼哭,伴有煩躁高熱,睡眠不足,可用牛黃丸。

藥方包含牛黃、牡蠣、川大黃、黃芩和龍角。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製成如綠豆大的丸子。滿月的孩童,用乳汁研碎服用二丸;一歲的孩童,用薄荷湯送服五丸。其他年齡段的孩童,根據情況酌情增減服用量。

治療孩童因驚嚇啼哭,啼哭時伴隨高熱,日夜擔憂,大便顏色異常,可用雄黃丸。

藥方包含雄黃、牛黃、牡蠣、真珠末和巴豆。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製成如黍米粒大的丸子。一個月大或五十天大的孩童,在未發病時,飲服三丸,母親抱著躺下,待一斗米煮熟時,孩童應當進入睡眠,身體輕微出汗,即可緩解病情。如果一次服用未見效,可以再次服用。如果孩童因哺乳不適,腹部有痰乳,可能會出現微下如毈雞子鳥屎鼻涕,不必驚慌,停止服用藥物。

治療孩童因驚嚇啼哭,伴有熱實、面色憔悴、腹部堅硬積塊,無法正常哺乳,同時治療風癇,可用虎睛丸。

藥方包含虎睛仁、犀角屑、子芩、川大黃和梔子仁。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製成如麻子大的丸子。一到兩歲的孩童,用乳汁研碎服用三丸;三到四歲的孩童,每次服用五丸,用溫水研碎服用。不限時間,微利為度。

治療孩童因驚嚇啼哭,呼吸近乎停止,可能是因為外界邪氣隨人進入,或讓孩童見到鬼魂,許多醫生治療無效,適用千金湯。

藥方包含蜀漆和牡蠣。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醋漿水一小杯煮至剩一半,溫服。如果口緊閉無法吞服,可讓人含著藥液餵給孩童。以痊癒為度,根據孩童年齡大小調整服用量。

治療孩童因驚嚇持續啼哭,適用伏龍肝丸。

藥方包含伏龍肝、硃砂和麝香。將藥材細研成粉,用蜜製成如綠豆大的丸子。等到啼哭時,用溫水調服一丸,必定有效。根據孩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服用量。

治療孩童因驚嚇啼哭,發作不定,可用雞屎白。

將雞屎白炒黃後研磨成末,用乳汁調服一字。

治療孩童因驚嚇啼哭不停,面色青紫、腹部脹大,是因為受到外來邪氣幹擾,適用麝香散。

藥方為真好麝香。將麝香細研成粉,每次服用,用清水調服一字,一天三次。根據孩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服用量。

治療孩童因驚嚇啼哭,適用蝟皮散。

藥方為燒成灰的蝟皮。將藥材細研成粉,一到兩歲的孩童,每次服用一字,用乳汁調服;三到四歲的孩童,每次服用半錢,不限時間服用。

另一種治療方式。

藥方為燒成灰的亂髮。將藥材細研成粉,每次服用,用溫水調服一字。

另一種治療方式。

藥方為車脂。用水研磨少量,放入口中,並敷在肚臍上。

治療孩童因驚嚇啼哭,像被東西刺痛,適用柏子仁散。

藥方為柏子仁。將藥材研磨成細粉,一到兩歲的孩童,每次服用一字,用粥飲調服;三到四歲的孩童,每次服用半錢,一天服用三到四次。根據孩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服用量。

治療孩童因寒熱交錯、驚嚇啼哭不安,適用雷丸浴湯。

藥方包含雷丸、牡蠣、黃芩、細辛和蛇牀子。將藥材用水一斗煮至剩七升,去掉藥渣,分成兩次使用。觀察水溫,先讓孩童洗頭,注意不要讓水進入耳朵和眼睛,接著洗背部,最後洗腰部以下。洗完澡後避開風吹,用粉撲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