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二 (15)
卷第八十二 (15)
1. 治小兒變蒸諸方
凡小兒生三十二日為一變。六十四日再變。兼蒸。九十六日三變。一百二十八日四變。又蒸。一百六十日五變。一百九十二日六變。又蒸。二百二十四日七變。二百五十六日八變。又蒸。二百八十八日九變。三百二十日十變。又蒸。此小變蒸畢也。後六十四日大蒸。蒸後六十四日又一大蒸。
後一百二十八日又一大蒸。此三大蒸都畢。凡五百七十六日。乃成人。血脈骨本皆堅牢也。所以變蒸者。皆是榮其血脈。改其五臟。故一變畢。輒覺性情忽有異也。其變蒸之候。令身熱脈亂。汗出。目睛不明。微欲驚。不乳哺。上唇頭起白泡子。耳尻並冷。是其候也。當變小劇。
先期四五日便發。後劇三四日方歇。卒蒸五日。遠至七日九日。當變蒸之時。慎不可療及灸刺。但和視之。若良久熱不已。即微與紫雙丸。熱歇便止。若於變蒸中。加以天行溫疫病。或非變蒸而得天行者。其候皆似。唯耳及尻通熱。口上無白泡爾。當先服黑散子以發其汗。出溫粉粉之。
熱當歇。便就瘥。若猶不都除。乃與紫雙丸下之。
治小兒變蒸壯熱。黑散子方。
麻黃(半兩去根節),川大黃(一分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並炒令黑。都研令細。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服了。且令暖抱兒。令汗出。良久。以粉粉之。勿使見風。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變蒸內。身體壯熱。經時不解。心腹煩滿。紫雙丸方。
代赭(一兩研如粉),赤石脂(一兩研如粉),巴豆(三十枚去皮心出油),杏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巴豆等。別搗如膏。四味相和。搗二千杵。相得。入少蜜搗之。亦須密器中收。三十日兒。服如麻子一丸。與少乳汁下之。食頃後。與少乳。勿令多。至日中當少下。熱若未除。明旦更與一丸服之。百日兒每服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小兒夏月多熱。令發疹。二三十日輒一服甚佳。紫雙丸所有疾皆療之。代赭須真者。若不真。以左顧牡蠣代之。
治小兒變蒸。經時不止。挾熱。心煩。啼叫無歇。骨熱面黃。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龍膽(半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玄參(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白話文:
治小兒變蒸諸方
嬰兒出生後,32天為一次變蒸,64天二次變蒸,96天三次變蒸,128天四次變蒸,160天五次變蒸,192天六次變蒸,224天七次變蒸,256天八次變蒸,288天九次變蒸,320天十次變蒸。這些都是小變蒸,之後64天一次大變蒸,再過64天又一次大變蒸,最後再過128天又一次大變蒸,這三次大變蒸完成後,總共576天,嬰兒才算完全長成,血脈骨骼都堅固了。
之所以會有變蒸,是因為身體在榮養血脈,改造五臟,所以每次變蒸後,孩子的性格脾氣都會有所變化。變蒸的徵兆是發熱、脈搏紊亂、出汗、眼睛不清亮、略微驚嚇、不吃奶、上嘴唇起白泡、耳後和屁股冰冷。
小變蒸通常在預期時間前四五天開始,持續三四天才會好轉,最長可能持續五到七天甚至九天。變蒸期間,絕對不能針灸治療,只能觀察。如果發熱很久不退,可以少量服用紫雙丸,退熱後就停止服用。
如果在變蒸期間,孩子同時患上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或者在非變蒸時期患上流行性感冒,症狀都類似,但耳後和屁股都發熱,嘴上沒有白泡。此時應先服用黑散子發汗,出汗後用爽身粉擦拭,熱退後就會痊癒。如果熱還未完全退去,再服用紫雙丸。
治小兒變蒸壯熱 黑散子方
麻黃(半兩,去根節)、川大黃(一分,切碎)、杏仁(半兩,溫水浸泡去皮尖和雙仁)
以上藥材炒至黑色,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溫水調服。服藥後要溫暖地抱著孩子,使其出汗,過一段時間後用爽身粉擦拭,避免吹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藥量。
治小兒變蒸內熱,身體壯熱,持續不退,心腹煩悶 紫雙丸方
代赭石(一兩,研磨成粉)、赤石脂(一兩,研磨成粉)、巴豆(三十枚,去皮心,榨油)、杏仁(五十枚,溫水浸泡去皮尖和雙仁)
將巴豆等藥材搗成膏狀,然後將四味藥材混合,搗磨二千下,加入少量蜂蜜繼續搗磨,並用密封的容器保存。三十天大的嬰兒,每次服用一粒如麻子大小的藥丸,用少量母乳送服。服藥後一會兒再喂少量母乳,不要喂太多。服藥後中午應該會少量排便。如果發熱未退,第二天早上再服用一丸。一百天大的嬰兒,每次服用兩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藥量。夏天嬰兒容易發熱出疹子,二三十天服用一次效果很好。紫雙丸可以治療各種疾病。代赭石必須是真品,如果不是真品,可以用左顧牡蠣代替。
治小兒變蒸,持續不退,伴隨發熱、心煩、哭鬧不止、骨骼發熱、面色發黃 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龍膽草(半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烘乾)、玄參(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切碎)、人參(一兩,去蘆頭)
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至五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藥量。
2. 治小兒客忤諸方
夫小兒客忤者。是神氣軟弱。忽有非常之物。或見未識之人。氣息觸之。謂之客忤也。又雖是家人。或別房異戶。或乳母及父母從外夜還。或經履鬼神粗惡暴氣。或牛馬之氣。皆為忤也。其狀。吐下青黃赤白水穀解離。腹痛夭矯。面變易五色。狀似發癇。但眼不戴上。其脈弦急數者是也。
若失時不治。久則難瘥。若乳母飲酒過度。醉後及房勞。喘乏便乳兒者。最劇。能殺小兒也。
治小兒脈盛實。寒熱作時。四肢驚掣。發熱大吐。兒若已能進哺。中食不消。壯熱。及變蒸不解。中客忤。人鬼氣。並諸癇等。並宜服龍膽散方。
龍膽(一分去蘆頭),鉤藤(一分),柴胡(一分去苗),甘草(一分炙微赤銼),赤茯苓(一分),蜣螂(三枚去翅足微炒),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黃芩(一分),桔梗(一分去蘆頭),赤芍藥(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溫服。日四五服。
闢小兒諸般驚叫顫瘛。從初養下。便與乳母帶闢諸驚忤之氣。雄黃丸方。
雄黃(一兩),虎頭骨(三分微炙),麝香(一分),猴孫頭骨(三分微炙),白龍腦(一分),大蛇頭(一枚微炙),乳香(一分),降真香(一兩末),煎香(一兩),白膠香(一兩),鬼臼(一兩去毛為末)
上件藥。都研令細。用熟棗肉和丸。如彈子大。初長兒煎先燒一丸。次用綠絹袋子。帶一丸於身上。闢一切驚忤之氣。
治有人新生中客忤。發熱。乳哺不消。及中風。及折踧。口出舌。並吐逆。面青。目戴上視。腹滿或癇。羸瘦。及三歲不行。麝香丸方。
麝香(半兩細研),牛黃(半兩細研),黃連(一兩去須),特生礜石(半兩細研),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雄黃(半兩細研),丹砂(半兩細研水飛過),桂心(半兩),烏賊魚骨(半兩),巴豆(三十枚去皮心別研如膏),赤頭蜈蚣(一枚炙焦)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黍米大。兒生十日至一月。日服一丸。凡四十日至一百日。服二丸。一歲至三歲。服三丸。三歲以上。以意加減服之。以乳汁下。米飲亦得。
治小兒卒中客忤方。
地龍糞(一兩),灶中黃土(一兩)
上件藥。以水和如雞子黃大。塗兒頭上。及五心。即愈。
治小兒中客忤。體熱方。
白龍骨(一分),牛黃(半分細研),葛根(一分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水調下半錢。日三四服。
治小兒客忤。驚啼壯熱。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分),牛黃(半分細研),麥門冬(一分去心焙),鉤藤(一分),麝香〔一(三)豆大細研〕,硃砂(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金銀溫湯調下半錢。
白話文:
標題:[治療小兒客忤的各種方法]
內容:所謂的小兒客忤,指的是孩子因爲神氣軟弱,突然遇到不尋常的事物,或是見到未曾相識的人,受到氣息影響,這種情況被稱爲客忤。此外,即便是家人,如果來自不同房間,或者保姆及父母在夜間從外面回家,又或者是接觸到鬼神的粗惡暴氣,甚至牛馬的氣息,這些都能引發客忤。病狀表現爲嘔吐物呈現青、黃、赤、白等顏色,水谷分離,腹部疼痛,面部顏色變換,看似癲癇發作,但是眼睛不會向上翻。脈象表現爲弦急且數。
如果錯過治療時機,病情會持續惡化難以痊癒。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哺乳的母親飲酒過度,醉後或房事後喘息未定就餵養嬰兒,這種情況下引發的客忤極其嚴重,甚至可能危及小兒生命。
治療小兒脈搏旺盛實滿,時發寒熱,四肢抽搐,發熱並大量嘔吐,如果孩子已經能夠進食,但是食物消化不良,體溫高燒不退,以及變蒸現象無法緩解,遭受客忤、人鬼之氣,以及其他癲癇症狀,應服用龍膽散。
龍膽(去掉根部)、鉤藤、柴胡(去掉苗)、甘草(炙紅後切片)、赤茯苓、蜣螂(去掉翅膀和腳,微炒)、川大黃(切碎微炒)、黃芩、桔梗(去掉根部)、赤芍藥,以上藥物搗碎過篩爲散。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渣,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量分減溫服,每日四到五次。
預防小兒各種驚嚇顫抖,從出生起,給哺乳的母親使用雄黃丸以驅除各種驚嚇之氣。
雄黃、虎頭骨(微炙)、麝香、猴孫頭骨(微炙)、白龍腦、大蛇頭(微炙)、乳香、降真香、煎香、白膠香、鬼臼(去掉毛,研末),以上藥物細研,用熟棗肉和丸,如彈子大小。初生兒先燒一丸,再將藥丸裝入綠絹袋中佩戴於身,可抵禦所有驚嚇之氣。
治療新生兒遭受客忤,發熱,哺乳消化不良,以及中風、折挫、口吐舌頭,伴有嘔吐,面色青白,眼睛上翻,腹脹或癲癇,身體消瘦,以及三歲還不能行走,可以使用麝香丸。
麝香(細研)、牛黃(細研)、黃連(去掉須)、特生礜石(細研)、附子(炮裂去皮臍)、雄黃(細研)、丹砂(細研水飛過)、桂心、烏賊魚骨、巴豆(去掉皮心,單獨研如膏)、赤頭蜈蚣(炙焦),以上藥物搗碎過篩爲末,加入煉蜜製成黍米大小的丸。孩子出生十天到一個月,每日服一丸;四十天到一百天,服兩丸;一歲到三歲,服三丸;三歲以上,根據情況增減服用。以乳汁送服,也可以用米湯。
治療小兒突然遭受客忤。
地龍糞、竈中黃土,以上藥物用水調和成雞蛋黃大小,塗抹在孩子的頭上和手心、腳心,即可治癒。
治療小兒遭受客忤,身體發熱。
白龍骨、牛黃(細研)、葛根,以上藥物搗碎過篩爲散。每次服用,用溫水調下半錢,每日三四次。
治療小兒客忤,驚啼發熱,可以使用犀角散。
犀角屑、牛黃(細研)、麥門冬(去掉心,焙乾)、鉤藤、麝香(細研)、硃砂(細研),以上藥物搗碎過篩爲散,加入細研的藥物拌勻。不限時間,以金銀花溫湯調下半錢。
治療小兒客忤,驚啼叫喊。
竈中黃土(研磨)、雞蛋(去掉殼),以上藥物混合,加入少許水調和,先用桃柳湯給孩子洗澡後,將此藥塗抹在手心、腳心及頭頂。
另一種方法,
豬乳、牛黃末,以上藥物混合,逐漸滴入孩子口中。
治療小兒突然遭受客忤,哭鬧腹脹。
雀糞、當歸(切碎微炒),以上藥物搗碎過篩爲末,加入煉蜜製成麻子大小的丸。五十天的孩子,每次服一丸,以乳汁送服,每日三四次,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劑量。
治療小兒遭受客忤,瀕臨死亡,心腹疼痛,可以使用雄黃散。
雄黃、麝香,以上藥物研磨爲散。一週歲的孩子,每次服一字,用刺雞冠血調和灌服,空腹午後各一次,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劑量。
治療小兒遭受客忤,吐青白泡沫,飲食均吐出,腹中疼痛,氣息微弱,可以使用桂心散。
桂心,以上藥物搗碎過篩爲末。一兩百天的孩子,每次服半錢,用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渣,分四次溫服,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劑量。
治療小兒突然遭受客忤。
銅鏡鼻,以上燒至赤紅,放入少許酒中淬火,少量給孩子服用。
治療小兒遭受人毒。
取馬尿一升,燒至煙盡,用酒三升煎煮三五沸,去渣,溫浴孩子,即可治癒。
治療小兒遭受人毒。
公豬尿道,以上用熱水五升浸泡,過濾取汁,溫浴孩子有效。
治療小兒寒熱,以及所有毒氣侵擾孩子。
豬後腿懸蹄,以上燒成灰,細研,每次服一字至半錢,與乳汁調和灌服,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劑量。
治療小兒被外來人氣突然侵襲,昏迷,腹中有聲響。
取外來者的頭頂頭髮十根,剪斷孩子的衣帶少許,以上全部燒成灰,細研,每次服一字,與乳汁調和灌服,即可治癒。
治療小兒遭受客忤,頸部僵硬,瀕臨死亡,可以使用衣中白魚散。
衣中白魚(十枚),以上研末,塗抹在母親乳頭上,讓孩子吸吮,吞嚥即可治癒。
另一種方法,
取少量麝香,細研,與乳汁調和塗在口中。
治療小兒突然遭受客忤,吐奶,不哺乳,面色青黃,脈象結急,可以採用以下浴法。
青銅錢(一百二十文),以上用水一斗煮取五升,適溫,用以給孩子沐浴,立即見效。
治療小兒客忤,高熱。
白芷根苗、苦參,以上藥物等分,粗搗爲散,用清漿水煎煮,加入少許鹽,用以給孩子沐浴,沐浴後,用粉按摩更好。
另一種方法,
取李葉煎湯去渣,溫洗孩子。
另一種方法,
新鮮馬糞,以上絞取汁液,隨時給孩子少量服用。
治療小兒遭受客忤,瀕臨狼狽。
將孩子抱至廁所前,取廁紙燒灰爲末,用水調服少量,即可治癒。
治療小兒突然遭受客忤,可以使用禁符。
以上符咒,用硃砂繪製,貼於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