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二 (9)

1. 治小兒臍風諸方

夫小兒臍風者。由斷臍後。為水濕所傷。或尿在䙀褓之內。乳母不覺。濕氣傷於臍中。亦因其解脫風冷所乘。遂令兒四肢不利。臍腫多啼。不能乳哺。若不急療。遂致危殆者也。

治小兒初生至七日以來。臍風腫。欲落封臍。雄鼠糞散方。

雄鼠糞(七枚微炒),胡粉(半兩),大棗(三分去核),麝香(一錢細研),綿帛灰(一錢)

上件藥。搗研為散。看臍欲落不落。即用藥以敷之。所以不令風入故也。

治孩子才生。不斷臍了。便敷此散。冀免一臘內臍風撮口方。

雀兒飯甕子(三枚),亂髮(雞子大燒令煙欲斷不斷即堪),蜈蚣〔一寸(許)燒灰〕,羚羊角(燒灰一錢),麝香(一小豆大)

上件藥相和。細研令勻。割臍了。便用敷之效。

治小兒臍風。汁出不止方。

黃柏末,釜下墨煤,亂髮(燒灰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少少敷之。

治小兒臍風。濕腫久不瘥方。

上用當歸末敷之效。

又方。

上以甑帶燒灰。研敷之效。

又方。

上以瓜蒂燒灰。研敷之良。

又方。

上以露蜂房燒灰。研敷之良。

白話文:

新生兒臍風治療方法彙集

嬰兒臍風,是因斷臍後受潮濕侵襲所致。可能是尿液浸濕襁褓,奶媽未察覺,濕氣侵犯臍部;也可能是因受寒風侵襲所致。最終導致嬰兒四肢無力、臍部腫脹、哭鬧不止、無法哺乳,若不及时治疗,危及生命。

以下為治療新生兒出生七天內,臍部腫脹,即將脫落之臍風的藥方:

雄鼠糞(七枚,微炒)、胡粉(半兩)、大棗(三分,去核)、麝香(一錢,研細)、棉花灰(一錢)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觀察臍帶是否即將脫落,如果是,就用此藥粉敷在臍部,以防止風寒入侵。

以下藥方適用於嬰兒出生後,未斷臍就敷用的藥方,以預防臍風:

雀卵殼(三個)、頭髮(雞蛋大小,燒成微燼)、蜈蚣(約一寸長,燒成灰)、羚羊角(燒成灰,一錢)、麝香(一小粒)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均勻。斷臍後立即敷用。

以下藥方用於治療嬰兒臍風,滲液不止:

黃柏粉末、鍋底煤灰、頭髮(燒成灰),各一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少量敷用。

以下藥方用於治療嬰兒臍風,濕腫久治不癒:

使用當歸粉末敷於患處。

其他藥方:

使用蒸籠上的炭灰,研磨後敷用。

使用南瓜蒂燒成灰,研磨後敷用。

使用露蜂房燒成灰,研磨後敷用。

2. 治小兒臍腫濕久不瘥諸方

夫小兒臍濕者。亦由斷臍之後。洗浴傷於濕氣。水入臍口。致令腫濕。經久不幹也。凡斷臍後。便久著熱艾厚裹。不得令兒尿濕著臍。切須慎之。往往中濕致腫。至百日以後。不可瘥也。

治小兒臍腫。濕久不瘥。封臍散方。

胡粉(一分),雄鼠糞(七枚燒為灰),甑帶(一兩燒為灰),乾薑灰(半分),綿帛灰(半分),白石脂(半分)

上件藥。相和細研。加麝香末一錢。看臍欲落不落。即封臍便瘥。如未患敷之。即終不患。燒藥時。不得令有別灰也。

治小兒臍腫汁出。久不瘥方。

甘草(三分銼),螻蛄(三分微炒用)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敷臍中。

又方。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豬牙頰骨中髓(半兩)

上件藥。先研杏仁如膏。入髓和令勻。以塗臍中。

治小兒生來臍內有汁出。經久不瘥方。

上燒緋帛灰。研敷臍中。

治小兒臍濕腫。逾月不止方。

干蝦蟆(一分燒灰),白礬(一分燒灰),皂莢子(一分燒灰)

上件藥。細研令勻。少少敷臍中。

治小兒臍中赤腫。汁出不止方。

蝦蟆(一枚),牡蠣(一枚)

上件藥。並燒為灰。細研如粉。每取少許敷臍中。日三兩上即瘥。

治小兒臍濕不幹方。

白礬(一分燒灰),龍骨(一分)

上件藥細研。敷臍中。取瘥為度。

治小兒臍濕。鹽豉熨方。

鹽(二兩),豉(二合)

上二味。爛搗。擔作餅子。如錢許大。安新瓦上。炙令熱。用熨臍上差。亦用黃柏末貼之妙。

治小兒臍中汁出不止。兼赤腫。立效方。

白石脂(一兩細研)

上熬令溫。撲臍中。日三度良。

又方。

上以白礬燒灰。細研敷之。

又方。

上以蝦蟆燒灰。細研敷之。

又方。

上以東壁土。細研敷之。

白話文:

治療嬰兒臍帶殘端腫脹濕潤久治不癒的各種方法

嬰兒臍帶潮濕,是因為斷臍後,清洗沐浴時受了潮濕之氣,水進入臍部,導致腫脹潮濕,久久不癒。凡是斷臍後,都要用溫熱的艾草厚厚包裹,不可讓嬰兒尿液弄濕臍部,務必小心謹慎。往往因為受潮濕而腫脹,到百日後仍無法痊癒。

治療嬰兒臍帶腫脹,濕潤久治不癒的藥方:

封臍散:胡粉一分、雄鼠糞七枚(燒成灰)、甑帶一兩(燒成灰)、乾薑灰半分、棉帛灰半分、白石脂半分。以上藥物混合研磨成細粉,加入麝香末一錢。觀察臍帶是否快要脫落,如果是,就用此藥粉敷在臍部,很快就會痊癒。如果還沒發病,就敷上,就不會得病。燒藥時,不可混入其他灰燼。

治療嬰兒臍帶腫脹流膿,久治不癒的藥方:

甘草三分(切碎)、螻蛄三分(微炒)。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敷在臍部。

另一個藥方:

杏仁半兩(用溫水浸泡去皮)、豬牙頰骨髓半兩。先將杏仁研磨成膏狀,再加入骨髓混合均勻,塗抹在臍部。

治療嬰兒出生時臍帶內有膿液流出,久治不癒的藥方:

燒焦紅色布帛的灰燼,研磨後敷在臍部。

治療嬰兒臍帶濕腫,超過一個月未癒的藥方:

乾蟾蜍一分(燒成灰)、白礬一分(燒成灰)、皂莢子一分(燒成灰)。以上藥物細細研磨均勻,少量敷在臍部。

治療嬰兒臍帶發紅腫脹,膿液流出不止的藥方:

蟾蜍一枚、牡蠣一枚。以上藥物燒成灰,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少量敷在臍部,一日三次,很快就會痊癒。

治療嬰兒臍帶潮濕不乾的藥方:

白礬一分(燒成灰)、龍骨一分。以上藥物細細研磨,敷在臍部,直到痊癒為止。

治療嬰兒臍帶潮濕,用鹽豉熨的藥方:

鹽二兩、豉二合。以上兩種藥物搗爛,做成錢幣大小的餅狀,放在新的瓦片上,烤熱後用來熨燙臍部。也可以用黃柏粉末敷貼,效果很好。

治療嬰兒臍帶流膿不止,同時紅腫,見效快的藥方:

白石脂一兩(細研)。將其熬溫後,敷在臍部,一日三次,效果很好。

另一個藥方:

用白礬燒成灰,研磨後敷貼。

另一個藥方:

用蟾蜍燒成灰,研磨後敷貼。

另一個藥方:

用東牆土,研磨後敷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