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二 (8)
卷第八十二 (8)
1. 治初生兒重齶重齦諸方
夫小兒初生六七日後。血氣收斂成肉。口舌喉頰裡。冷冷然淨也。若喉舌上有物。如蘆籜盛水狀者。名懸癰。有氣脹起者。可以綿纏長針。留刃處如粟米許大。以刺之。令氣泄去。亦出清黃血汁也。一刺之止。消息一日。若不消。又刺之。不過三刺自消。或余小小未消。三刺之。
必自然得消也。有著舌下者。如此名重舌。有著頰裡。及上齶。如此者名重齶。有著齒齦者。即名重齦。皆刺之。去血汁即瘥也。
治小兒重齶重齦。腫痛。口中涎出。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白龍腦(一分),硃砂(一分),太陰玄精(一兩),鉛霜(半兩)
上件藥。同細研為散。每度。用藥半錢。先於重舌上。以鈹針鈹破出血。用鹽湯洗拭口。然後摻藥於口中。神效。
又方。
驢乳(一合),豬乳(一合)
上相和煎。至一合。時時與兒服之。
又方。
玄明粉(一分),太陰玄精(一分),鉛霜(半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少少敷之。
又方。
上以蛇蛻皮燒灰。研令細。以少許敷之。效矣。
又方。
上取田中蜂房。燒灰細研。以水和塗口中。立愈。
又方。
上取炲煤。以水調塗之。
白話文:
新生兒出生六七天後,血氣收斂成肉,口、舌、喉、頰內部乾淨清爽。如果喉舌上有東西,像蘆葦葉包裹水一樣,稱為懸癰,並伴有氣脹,可以用棉花包裹長針,針尖露出米粒大小,刺破它,讓氣體排出,同時也會流出清黃色的液體。一次刺破後,一天內就會好轉,如果沒有消退,再刺一次,最多三次就會痊癒。如果還有少量沒有消退,再刺三次,一定會自然痊癒。如果長在舌下,稱為重舌;長在頰內或上顎,稱為重齶;長在齒齦,稱為重齦。這些情況都用針刺破,排出血液後就會痊癒。
治療小兒重齶、重齦腫痛,口中流涎的方子:牛黃散。
配方:牛黃一分、白龍腦一分、硃砂一分、太陰玄精一兩、鉛霜半兩。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用藥半錢,先用鈹針刺破重舌上的腫物使其出血,用鹽水清洗口腔,然後將藥粉敷在口中,效果神奇。
另一個方子:驢奶一合,豬奶一合,混合煎煮至一合,少量多次喂服嬰兒。
另一個方子:玄明粉一分,太陰玄精一分,鉛霜半分,研磨成細粉,少量敷於患處。
另一個方子:蛇蛻皮燒成灰,研磨成細粉,少量敷於患處,有效。
另一個方子:取田間蜂巢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水調和後塗於口中,立即痊癒。
另一個方子:取煤灰,用水調和後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