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一 (5)

1. 治產後風虛勞損諸方

夫產則血氣勞傷。腑臟虛弱。而風冷客之。風冷搏於血氣。血氣不能溫於肌膚。使人虛乏疲頓。致羸損不平復。若久不平復。或久不瘥。風冷入於子臟。則胞臟冷。赤使無子。謂之風虛勞損也。

治產後風虛勞損。羸瘦。不思飲食。四肢疼痛。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白朮(半兩),羚羊角屑(半兩),木香(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半兩),白芍藥(半兩),芎藭(半兩),白茯苓(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

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產後風虛勞損。四肢煩疼。夜臥不安。漸加羸瘦。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羚羊角屑(半兩),羌活(半兩),黃耆(一兩銼),酸棗仁(半兩微炒),當歸(三分銼微炒),人參(三分去蘆頭),麥門冬(三分去心),白芍藥(三分),防風(半兩去蘆頭),芎藭(二分),白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

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產後風虛勞損。四肢疼痛。不欲飲食。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白芍藥(一兩),芎藭(一兩),黃耆(一兩半銼),防風(一兩去蘆頭),人參(一兩去蘆頭),熟乾地黃(二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用羊肉二斤。棗二十枚。先以水五升。煮至二升半。每服。用肉汁一中盞。入藥四錢。

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產後風虛勞損。身體疼痛。時有煩熱。不思飲食。四肢少力。羌活散方。

羌活(三分),赤箭(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白芷(半兩),芎藭(三分),白芍藥(半兩),羚羊角屑(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牛膝(半兩去苗),骨碎補(半兩),熟乾地黃(一兩),白茯苓(二分),黃耆(三分銼),桂心(半兩),細辛(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產後風虛勞損。氣攻心腹。四肢疼痛。不思飲食。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熟乾地黃(一兩),芎藭(三分),當歸(一兩銼微炒),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人參(三分去蘆頭),白茯苓(三分),黃耆(三分銼),白芍藥(三分),桂心(半兩),白朮(半兩),甘草〔二(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產後由於血氣受損,臟腑虛弱,容易受風寒侵襲。風寒侵犯血氣,使血氣無法溫暖肌膚,導致產婦虛弱疲倦,身體消瘦,難以恢復健康。如果長時間未癒,風寒侵入臟腑,則會導致胞臟寒冷,甚至不孕,這就是所謂的產後風虛勞損。

以下是一些治療產後風虛勞損的方劑:

黃耆散方: 適用於產後風虛勞損,消瘦,食慾不振,四肢疼痛者。藥材包括黃耆、白朮、羚羊角屑、木香、人參、當歸、桂心、白芍藥、芎藭、白茯苓、甘草。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約半碗水,加少量生薑和三個大棗一起煎煮,煎至約三分之一,去渣溫服,一天服用三次。

熟乾地黃散方: 適用於產後風虛勞損,四肢煩痛,夜不能寐,日漸消瘦者。藥材包括熟地黃、羚羊角屑、羌活、黃耆、酸棗仁、當歸、人參、麥門冬、白芍藥、防風、芎藭、白茯苓、甘草。用法用量與黃耆散方相同。

當歸散方: 適用於產後風虛勞損,四肢疼痛,食慾不振者。藥材包括當歸、白芍藥、芎藭、黃耆、防風、人參、熟地黃、甘草、白茯苓。將藥材研磨成粗粉,用約兩斤羊肉、二十個大棗,加約五升水煮至約二點五升,每次服用約半碗肉湯,加入四錢藥粉,煎至約三分之一,去渣溫服,一天服用三次。

羌活散方: 適用於產後風虛勞損,全身疼痛,偶爾發熱,食慾不振,四肢無力者。藥材包括羌活、赤箭、防風、白芷、芎藭、白芍藥、羚羊角屑、當歸、牛膝、骨碎補、熟地黃、白茯苓、黃耆、桂心、細辛。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約半碗水,加少量生薑煎煮,煎至約三分之一,去渣溫服,隨時都可以服用。

木香散方: 適用於產後風虛勞損,氣逆攻心腹,四肢疼痛,食慾不振者。藥材包括木香、附子、熟地黃、芎藭、當歸、陳橘皮、人參、白茯苓、黃耆、白芍藥、桂心、白朮、甘草。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約半碗水,加少量生薑和三個大棗一起煎煮,煎至約三分之一,去渣溫服,隨時都可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