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七十九 (26)
卷第七十九 (26)
1. 治產後痢膿血諸方
夫產後勞傷。臟腑不足。或飲食乖度。腸胃虛弱。水穀不消。冷熱之氣乘之於血。血滲腸間。津液相雜而下。故成膿血痢也。
治產後三日內。患膿血痢。腹中痛不止。黃連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黃柏(一兩塗蜜微炙銼),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當歸(一兩銼微炒),龍骨(一兩),木香(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陳粟米半合。
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產後膿血痢。腹中疼痛不可忍。赤石脂散方。
赤石脂(一兩),龍骨(一兩),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當歸(三分銼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艾葉(半兩微炒),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黃耆(半兩銼),黃柏(半兩微炙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三錢。日三四服。
治產後膿血痢。腹中㽲痛。四肢逆冷。乾薑散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當歸(半兩銼微炒),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白朮(一兩),艾葉(一兩微炒),熟乾地黃(一兩),縮砂(半兩去皮),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石脂(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三(二)錢。日三四服。
治產後膿血痢。日夜數十行。疼痛不止。附子散方。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白朮(二分),黃耆(三分銼),赤石脂(二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產後。膿血痢久不瘥。腸胃疼痛。不思飲食。漸加羸瘦。宜服艾葉散方。
艾葉(一兩微炒),黃柏(三分塗蜜微炙銼),赤芍藥(三分),黃連(三分去須微炒),地榆(三分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乾薑(半兩炮裂銼),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產後膿血痢不止。腹內疼痛。不欲飲食。漸加羸弱。阿膠散方。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人參(三分去蘆頭),黃耆(三分銼),乾薑(三分炮裂銼),當歸(三分銼微炒),熟乾地黃(三分),芎藭(半兩),白茯苓(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艾葉(半兩微炒),赤石脂(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產後膿血痢。及水穀不化。臍下冷痛。烏梅散方。
烏梅肉(一兩微炒),龍骨〔一(二)兩〕,乾薑(一兩炮裂銼),赤石脂(三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當歸(一兩銼微炒),黃連(一兩去須微炒),人參(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艾葉(一兩微炒)
白話文:
治產後痢膿血諸方
產後因勞累傷身,臟腑虛弱,或飲食不節,腸胃虛弱,導致水穀消化不良,寒熱之氣侵犯血液,血液滲入腸道,與津液混合而下,因此形成膿血痢疾。
產後三天內,患膿血痢,腹痛不止,可用黃連散:黃連(一兩,去須,微炒)、黃柏(一兩,塗蜜,微炙,銼碎)、阿膠(一兩,搗碎,炒至黃燥)、當歸(一兩,銼碎,微炒)、龍骨(一兩)、木香(三分)。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碗水,加入半合陳米,煎煮至五分,去渣,溫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產後膿血痢,腹痛難忍,可用赤石脂散:赤石脂(一兩)、龍骨(一兩)、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當歸(三分,銼碎,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碎)、艾葉(半兩,微炒)、阿膠(半兩,搗碎,炒至黃燥)、黃耆(半兩,銼碎)、黃柏(半兩,微炙,銼碎)。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粥水送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產後膿血痢,腹痛絞痛,四肢冰冷,可用乾薑散:乾薑(半兩,炮裂,銼碎)、當歸(半兩,銼碎,微炒)、川椒(半兩,去蒂頭及未開的,微炒去汗)、白朮(一兩)、艾葉(一兩,微炒)、熟乾地黃(一兩)、縮砂(半兩,去皮)、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赤石脂(一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粥水送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產後膿血痢,日夜腹瀉數十次,疼痛不止,可用附子散: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碎)、川椒(半兩,去蒂頭及未開的,微炒去汗)、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碎)、白朮(二分)、黃耆(三分,銼碎)、赤石脂(二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粥水送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產後膿血痢久治不癒,腸胃疼痛,不思飲食,日漸消瘦,可用艾葉散:艾葉(一兩,微炒)、黃柏(三分,塗蜜,微炙,銼碎)、赤芍藥(三分)、黃連(三分,去須,微炒)、地榆(三分,銼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乾薑(半兩,炮裂,銼碎)、阿膠(三分,搗碎,炒至黃燥)。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粥水送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產後膿血痢不止,腹痛,不想吃東西,日漸虛弱,可用阿膠散:阿膠(三分,搗碎,炒至黃燥)、人參(三分,去蘆頭)、黃耆(三分,銼碎)、乾薑(三分,炮裂,銼碎)、當歸(三分,銼碎,微炒)、熟乾地黃(三分)、芎藭(半兩)、白茯苓(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艾葉(半兩,微炒)、赤石脂(一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粥水送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產後膿血痢,以及水穀不化,臍下冷痛,可用烏梅散:烏梅肉(一兩,微炒)、龍骨(一到二兩)、乾薑(一兩,炮裂,銼碎)、赤石脂(三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當歸(一兩,銼碎,微炒)、黃連(一兩,去須,微炒)、人參(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阿膠(一兩,搗碎,炒至黃燥)、艾葉(一兩,微炒)。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粥水送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另一方:赤石脂(二兩,細研)、代赭石(一兩,細研)、桂心末(半兩)。將藥材搗碎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用粥水送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產後痢疾下膿血,腹痛,可用阿膠丸:阿膠(一兩,搗碎,炒至黃燥)、黃連(一兩,去須,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碎)、木香(三分)、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至香熟)。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混合,反覆捶打三百到二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服用三十丸,用粥水送服。
另一方:臭樗根(二兩,炙至微黃)、地榆(一兩半,銼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服用三十丸,用粥水送服。